3月24日,北京市朝陽區一處名為10號院的一棟6層灰白色樓院,在午後的斜陽下頗為光鮮。
不僅光鮮,與周圍那些重新「刷紅」的磚混樓相比,這棟新建的獨棟樓院還有些「氣勢奪人」:雖然只有6層,樓裡卻配有電梯;樓前樓後均空置出長約40米、寬5米的空地,預留作車位;樓院的四周還緊緊圍上了一排排鐵柵欄。
此處相鄰地壇和雍和宮。在寸土寸金的京城寶地,這裡的二手房價每平米最低也得3萬元以上。
但正是這棟「10號院」,卻在最近被曝光為××部門的內部福利分房樓。一份近日迅速流傳的《2011年××部公務員最牛分房方案》爆料稱,這棟被當地房屋中介估值達4萬元/平米左右的樓院,僅以6900元/平米的內部價分配給了該部門的公務員。
3月24日,記者撥通該部門辦公廳新聞處的電話詢問此事時,該處有關人士回應,「不知道這件事情」,部裡也沒有發布過任何有關內部售房細則的公告。
然而,記者獲得的一份標明為該部門經濟適用房建設辦公室於去年底發布的一則通知中,卻清楚地印證了爆料內容;該《通知》還表示,「××部經濟適用房建設領導小組制定的上述辦法(細則)已經部領導批准,現印發執行」。
這棟以經適房名義獲批的建築,究竟是誰的10號院?記者在探究真相的走訪中,發現,10號院的附近,竟然聚集了六大部委的集資建房樓院。
誰的10號院?
和平街14區,要在一排上了年紀的紅色磚混建築中辨認出10號院,是很容易的事兒。
不僅僅是它與眾不同的灰白色牆面、前後寬闊的空地、緊密包圍的鐵柵欄。「這棟建築質量好,比一般的商品房質量還好。」附近的一家房地產中介商告訴記者,雖然只有6層,可樓裡配置了電梯。
10號院斜對面、8號樓的一名業主告訴記者,這裡原來是幾棟錯落分布的磚瓦房,後來被拆遷掉,2008年10號院開工建設,去年落成。
「不是處級以上幹部,不要打這個房子的主意。」這名業主透露,這棟樓院是政府部門集資蓋的內部房,外人根本就沒資格購買。
近日流傳甚廣的《2011年××部公務員最牛分房方案》稱,「繼2010年"農業部集體購買限價房"後,近日有人向本報記者爆出××部公務員2011年內部分房方案,北京東北二環朝陽區一處名為10號院的純小板樓,僅售6900元/平米。按照每套90平米計算,一套房比相同地段的市場價約低出200萬」。
3月24日,記者就這份內部分房方案,向該部門致電求證。
該部門一名不願透露姓名和職務的工作人員回應,「不知道這件事情」,部裡也沒有發布過任何有關內部售房細則的公告。
隨後不久,記者發現此前一天還被廣泛傳播的上述方案內容,已經從相關論壇「銷聲匿跡」。
然而,記者找到了一份標明是××部經濟適用房建設辦公室於2010年12月20日發布的《關於印發<××部職工住宅內部銷售辦法>和<××部職工住宅內部銷售辦法實施細則>的通知》。
該《通知》第三章中關於「售房價格」部分內容稱,擬售房基準價格為6900元/平方米(暫定),單套售價根據房屋戶型、樓層、朝向等條件進行調節,每套住房的銷售價格經國管局認可的房地產評估公司測定。最終房價以中央國家機關住房制度改革辦公室批復為準。
此外,「職工購買和平裡職工住宅在職工住房補貼控製麵積標準以內部分,按照基準價格並結合房屋調節因素計價;超過標準的部分,在戶型基準價格的基礎上按10%的比例提高計價。」
上述《通知》還稱,「部經濟適用房建設領導小組制定的上述兩個辦法(細則)已經部領導批准,現印發執行。」
與此同時,某著名建築公司的人士向記者提供了一份名為「××部10號院職工項目」的建築工程招標文件,文件顯示,該項目樓於2007年12月份公開招標,2008年4月份前後開工,2010年6月前後竣工。
整個項目建築面積為5455.9平方米。據上述建築公司人士介紹,工程投資預算是1600萬元左右,在北京建築市場上屬於中小型工程。
記者掌握的材料顯示,這棟僅有50多套房屋的6層住宅樓,建設成本折合每平方米2933元,即便是在2008年的建築市場,其成本也算比較高的了。
「當時參與投標的建築企業都知道,這是中央某部委的內部職工樓。」上述人士說。
某房屋中介的一名人士亦向記者證實,「10號院就是某部委集資建的單位房,根據行政職位分配房源。」
權力分房如何「洗白」
記者在10號院附近的房屋中介公司瞭解到,這一區域的房源售價均在3萬元/平米以上,而根據市場估值,10號院的房價則能賣到4萬元/平米。
「現在賣到3萬的房子都是2000年以前的二手房源,以10號院的地理位置和條件來說,4萬的價格不算高。」一名售樓人士向記者介紹。
這個價格是前述××部「內部住宅銷售通知」中定價的6倍。「一般來說,政府單位建房分配之後,5年之內是禁止買賣的,不過5年之後就可以了。」
除去巨大的價差,××部有關單位在其前述通知中說明,「10號院」的房屋屬於經濟適用房,因此才對該部門公務員進行分配。這中間引發公眾的重重疑問。
而按照北京市經濟適用房管理辦法,購買經濟適用房的家庭需要符合北京市的購買條件(最早規定,家庭年收入不得高於6萬元,後又下調到不得高於4萬元),依此而論,該部門的公務員是否符合這樣的收入條件?
其次是經濟適用房購買應該將申請人進行公示,然後進行搖號,搖中的家庭才有資格購買經濟適用房。
記者瞭解到,這一地區一直是各大部委職工住宅樓密集的地方,人保部、財政部、商務部等諸多部委曾被媒體披露在此地區有職工分房。在走訪了附近一些地段之後,記者發現,煤炭部、林業部等部門的集資建房也在此均有分布。
其分房的形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由部委機關服務局或國管局收購開發商的房子,然後按照低於市場價格很多的標準(一般為5000-6000元/平米)銷售給公務員;二是由部委自籌資金,在劃撥的土地上建設職工住宅。
10號院即屬於第二種分房形式。
北京大岳諮詢有限公司總經理金永祥表示,福利分房早已叫停,有關部委向內部員工低價售房是沒有依據的。且不說「10號院」這樣絕佳的地段和高成本的建築成本是否屬於經濟適用房範疇,單就這種分配方式來說,就值得質疑。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曹建海認為,1998年以來,這種政府部門內部低價售房的情況已經持續很久了。中央機關享受著單位自建房的權利,利用國有土地走經濟適用房的路線,這是一個巨大的不公平,是權利腐敗。
北京我愛我家房地產經紀有限公司的副總裁胡景暉透露,實際上,政府機關每年都有經濟適用房的指標,但在從拿土地到房屋建設的程序上,政府直接出面投建會遭遇制度阻礙。
因此,相關單位便採取結合當年經濟適用房指標的方式來建房自售。不僅是××部這樣的國家級部委,包括北京市的一些機關、部委,如果能夠拿到一些土地蓋一些房子,會結合當年經濟適用房的指標,按照經濟適用房的價格,銷售給員工,再去申報經濟適用房指標,這樣就合法化了。
「如此,一方面北京市不用再去蓋經濟適用房了,政治任務完成了;另一方面,機關單位也解決了買不起商品房的公務員的住房問題,雙方"皆大歡喜"」。胡景暉表示。
要解決這個問題,胡景暉認為,一方面目前的產權式的保障性住房要向租賃式過渡。「以後的經濟適用房可以更多以公共租賃房的形式出現,這樣的話,收入達到一定水平之後,就能夠搬出去了,相比產權式擁有住房就公平一些。」
另一方面,政府部門公務員的住房分配應該透明化。「應定期向社會公布經濟適用房的建設情況、公務員的經濟狀況、住房狀況、住房問題的解決途徑,接受公眾的監督和檢查。」胡景暉說。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北京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