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爆笑:外國人聽不懂的「中式英語」

 2011-03-20 00:59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15
    小字

在多年的留學生涯中,曾在生活實踐中親身領略過「好幾國」英語。但最為回味無窮,常令人拍案叫絕的英語還要看咱們中式英語。

影響最大,也最經典的例子是「Long time no see」,意為「好久不見。早期去美國務工的華人並無英語語法方面的常識,於是想當然地按照中文語法生造出了這麼一句問候語。而經過長期使用,美國人民頗為接受這樣一個不合語法的短語,認為它簡單明瞭,吐字又清晰方便。因此,這句中式短語堂而皇之地進入了英語的主流。如今我在國外與久未謀面的朋友相聚時,此句是必作開頭兒的。

說完正面形象,我們當然就要談談反面典型了。第一個反面例子經常出現在買東西的場景裡。我們中國人買什麼東西時習慣說,給我來個這個,遞我一個那個,比如:給我來包萬寶路。我的一個同學第一次從國內過來時剛下飛機就在機場鬧了笑話。他衝著機場商店裡的店員說:「Give me a Marlboro(給我個萬寶路)。」這種句式只有在歹徒搶劫商店時才會出現。店員當時冷汗就下來了,幸虧他身邊的經理頭腦靈活,問道:「Do you mean you want to buy a Marlboro(你是說你想買包萬寶路嗎?」我們同學感覺這個經理真「莫名其妙」,心裏話:「我不買還能搶埃」於是點頭說「yes yes!」

其實這類句子正確的表達應該是:「May I have something, please?」

第二個「反面教材」就是我們北方人常吃的麵條,我們中國學生通常管它叫 noodles。可當我初次來到國外時發現在超市里根本沒有「noodles」這種東西。麵條的英語標名是pasta,或者spaghetti。noodles通常是指給小孩子吃的細小繡密的麵條。

第三個需要糾正的中式用法也是關於吃的,確切地說是關於吃後的感覺。我們中國學生遇到什麼好吃的東西,經常就是將其評論為 「delicious」。其實這個delicious是很正式的用法,平時外國老百姓說話基本不用。他們用的通常是tasty,或者就是一句簡單的good,高度概括了。我宿舍附近有家比薩餅店招牌上的廣告語就是「Damn tasty」,直接翻譯過來就是「該死的好吃」!您說他們都多狠吧,可是再狠我也沒聽說有誰用「damn delicious」的。

最後附送讀者兩個小笑話。第一個是我自己的。剛來這邊留學時有一次聚餐吃的是小羊排。轉天有個沒去的外國同學問我吃了什麼,我張嘴就來了 「lamp」。 lamp和羊排lamb只差一個字母,可意義想去甚遠,乃是管燈的意思。那個外國同學一時驚嘆,下意識地看了看天花板上的大燈,心裏大概在合計:這哥們兒牙口真棒!

第二個還是我同學的,有一天此君在自家廚房做飯,一個外國朋友打電話找他,問他在哪裡。他不假思索地回答「I am in the chicken」。其實他肯定是想說「I am in the kitchen」。這一疏忽不要緊,沒想到把自己變進公雞的肚子裡去了。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