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社會正在陷入97回歸以來最大的一場政治危機之中。上週日3月6日香港上萬市民走上街頭,抗議政府財政預算案,部分示威民眾與警方發生暴力衝突,被警方拘捕一百多人,人數之多僅次於1967年香港暴動。今天的中國觀察,要向大家介紹有關香港近期局勢的分析評論。
香港《明報》的社論稱:「回歸之後,隨著政治、經濟、社會變遷,市民社會意識高漲,示威遊行不斷,香港一度被冠以‘遊行之都’、 ‘示威之都’的稱號。過去,雖然市民為了維權、表達訴求,動輒走上街頭,但是香港並未予人一種‘亂’的感覺,反而市民在示威、遊行表現出來的理性、有序,例如2003年的七‧一大遊行,數以十萬計市民參與,遊行隊伍井然有序,並無任何不愉快事件發生,使人對香港社會的文明、市民的高質素,都給予高度評價。不過,最近一年,情況悄然起了變化,示威者與警員衝突,好像成為遊行的壓軸戲碼。」
香港《信報》的社論稱:「正在北京參加兩會的中央政策組首席顧問劉兆佳表示,部分香港人對社會不滿,形成怨氣,可能已達‘臨界點’,暗示情況已非常嚴峻。」「很明顯,香港雖然脫離了殖民地成為特區,但政府管治哲學仍然是重管理輕政治,」「管治班子並沒有一套管治理念和策略——香港到底要發展成一個什麼樣的社會?政府應該扮演什麼角色?政府應該要捍衛一套什麼樣的核心價值? 一國兩制之下,香港和大陸的融合應發展到什麼程度?上述問題,很多人認為太過空泛,多談無益,但下一屆特區政府如果無法回答好上述問題,並以此調校各項施政,香港將會繼續表面繁榮但內里民怨沸騰,群眾仍會動輒以激烈抗爭作為表達訴求的手段。」
香港《東方日報》的社論稱: 「中央政策組首席顧問劉兆佳日前承認香港已處於‘臨界點’,雖然他後來又否認這種說法,但不管承認還是否認,不管港府如何將頭埋在沙堆中,都掩蓋不了民怨沸騰的事實。」「港府目前面對的是2003年以來最大的政治危機,如果在西方社會,有關官員早就下臺問責了,惟令人遺憾的是,港府雖然意識到形勢不妙,但有關高官至今既不道歉,更不辭職,企圖負隅頑抗,這種不負責任的態度,無異火上加油,進一步挑起民怨。」
香港《明報》署名吳志森的評論稱:「中央政策組前全職顧問練乙錚一針見血地指出:不少人以為民主會帶來民粹,但其實非民選政府才會更民粹,因為他們既不瞭解民情也不能駕馭民意,遇事唯有藥石亂投,以為用最民粹的方法才可平息民憤。」「香港民意和政府管治的確已經到了臨界點,首席智囊劉兆佳顯然說漏了嘴,收也收不回了。長期累積的深層次矛盾,如地產霸權、貧富懸殊、全民退保、醫療融資、小班教學、公平競爭……這些拉扯幾十年還未解決的重大政策,我們對日薄西山的夕陽政府已經無望了,但令人更沮喪的是,在這個畸形政制下,除了繼續上街,能寄望下屆政府能為我們黎民百姓做點好事嗎?」
香港《信報》署名劉迺強的評論稱:「貧富懸殊、社會不公、官商勾結、政府昏庸,已成為全民共識;社會開始接受、甚至同情激進抗議行動。」「未來兩年將共有五次全港性選舉,政客和傳媒都要躁動生事;加上通脹的因素,人人都力爭不受損失,中下階層更面臨維持生計的壓力。」「香港簡直就是一個密封的火藥庫,還不時閃著火花,隨時都會爆發;一旦爆發,因為已經沒有任何救火機制,勢將不可收拾。」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香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