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產後漏尿的困擾嗎?(圖)

產後的你,不知從何時開始只要出現牽動腹壓肌的動作,如跳耀、大笑、咳嗽、打噴嚏、爬樓梯或提拿重物時,尿液就會不自主地流出?該如何解決這種令人害羞的困擾呢?
根據調查報告指出,婦女每4人就有1個人有漏尿的困擾,隨著年紀愈大,發生率愈高。懷孕的婦女更有高達30∼50%的人有尿失禁的困擾,雖然產後絕大多數的婦女可恢復正常,不過,將來再度懷孕或是年紀變大時仍有復發的傾向。

產後常見的尿失禁類型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婦產科主任詹景全表示,漏尿也就是所謂的「尿失禁」,是指尿液不自主流出,並會造成社交、個人心理及衛生上的問題。尿失禁可分為四種型態,分別是:應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滿溢性尿失禁、混合性尿失禁,而產後的尿失禁大部分是屬於應力性尿失禁。

產後為何容易尿失禁?

詹景全主任指出,懷孕時,子宮從原本約70公克增加至4∼5公斤重,長期壓迫骨盆肌肉組織,造成骨盆底肌肉鬆弛;加上生產過程中,胎兒經過產道,可能使陰道裂傷或支配提肛肌的神經血管斷裂,使支撐膀胱、子宮、腸子的骨盆底肌肉萎縮、無力、鬆弛,是造成產後尿失禁的主因。此外,胎頭擠壓膀胱造成膀胱水腫、無力或膀胱過度膨脹,也容易導致產後尿失禁。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婦產科主任林姿吟也表示,如果在生產過程中第二產程過長、胎次過近、孕前體重過重、胎兒體重過重(超過4,000公克)、生產次數過多、產婦年齡過大等,都將大大提高產後尿失禁的機率。她進一步表示,由於在使用產鉗生產時,胎頭被拉下的速度遠快於正常的分娩,進而對神經、骨盆底的結締組織產生牽扯、傷害。倘若在生產過程中,迫不得已使用產鉗或真空吸引器生產或是產婦用力過度、使力不當,產後漏尿的情況將更為嚴重。

另外,尿失禁與生產的方式也有相當大的關聯性,有些孕婦會選擇以剖腹產的方式來降低產後尿失禁的情況。針對於此,林姿吟主任指出,雖然生產方式採取剖腹產且未經過產痛的產婦,日後漏尿的機率小於採自然產或經過產痛的剖腹產產婦,但並不表示,選擇剖腹產就不會發生尿失禁。而且也要考慮剖腹產可能會增加感染的風險,因此,為了預防尿失禁而選擇剖腹產未免有點矯枉過正。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