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我就有個宿敵,他的名字叫‘別人家的孩子’。這個孩子從來不玩遊戲,不聊QQ,不喜歡逛街。天天就知道學習……」開學後,人人網上出現了一則名為《別人家的孩子》的熱帖,短短几天瀏覽量已破萬,眾多學生紛紛討伐「別人家的孩子」。
網友:恨煞「別人家的孩子」
「從小我就有個宿敵叫 ‘別人家的孩子’。這個孩子從來不玩遊戲,不聊QQ,不喜歡逛街,天天就知道學習。長得好看,又聽話又溫順,回回年級第一,不讓人操心。還有個有錢又正兒八經的男/女友。研究生和公務員都考上了,一個月七千工資。會做飯,會家務,會八門外語。上學在外地一個月只要400元生活費還嫌多。嗯,我在我媽嘴裡是最差勁的。好像她恨不得生的是別人家的孩子……」這則廣泛流傳於網路和微博的熱帖引發眾多學生的共鳴,在人人網上,短短几天就被分享四千多次,瀏覽量破萬。
在新浪微博上,關於「別人家的孩子」的微博有一萬六千多條。多數網友表示「恨透了」這個叫「別人家孩子」的虛幻的攀比對象。
記者隨機採訪了各個年齡段的二十多位學生,僅有兩位表示父母很少把這樣的話掛在嘴邊,而絕大多數學生都表示父母經常用「別人家的孩子」來教育自己。
更有不少網友和學生表示,自己一路就是被父母「比」著長大的。上學時,比的是成績,到了大學,比的是證書,而工作後比的則是職業、收入甚至是擇偶。有網友給「別人家的孩子」找了不少形容詞,比如:神通廣大、虛無縹緲、宇宙中最強大、宿敵般的人物。
案例:中學生不堪被比而自殘
在部分心理專家接診的案例中,「別人家的孩子」的確很可怕,甚至誘發了個別孩子的心理問題。
華東師大心理諮詢專家陳默老師就曾接觸過一個真實案例,兩個媽媽以前是同學,從小就喜歡暗地較勁,兩人生的孩子又是同齡,同在一個班級唸書。於是,兩個孩子就成了媽媽們嘴裡最愛比較的對象。媽媽每天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問別人家的孩子表現如何,考試成績如何,生詞默寫出來沒有?一聽說別人家的孩子超過了自己的孩子,馬上臉拉得老長,劈頭蓋臉地一陣亂罵。到了初三,其中一個孩子的成績漸漸落後,便再也不願去上學了,並一直喃喃自語,「我要去殺了那個別人家的孩子。 」
光明中學心理教師張靜也碰到一個案例,高三學生小施成績中上,有個表姐去年高考進了名牌大學,從此,表姐就常常被媽媽掛在嘴邊,小施不堪忍受比較的壓力,竟偷偷準備了一把小刀,當媽媽開始念叨「你那個姐姐如何優秀,你怎麼不給我爭氣! 」時,她就拿出小刀,在自己身上劃幾下,直到出血才收手,手上落下了難以修復的疤痕。
「十個父母中,有九個都是這樣的,殊不知,這樣的比較讓孩子很受傷。 」陳默老師表示,反覆跟別的孩子比較容易造成一種「高競爭感」,這種「高競爭感者」屬於心理問題高危人群,追根溯源都是家長的比較造成的。
建議:比別人不如比自己
「‘愛比’的家長普遍陷入一種焦慮,這種焦慮是社會對孩子千篇一律的評價標準造成的。」優成長家庭教育中心教育諮詢總監王雲老師認為,長期以來,成績好、考進名牌大學、找到好工作就是好孩子的惟一標準。任何與之相悖的發展模式就會被視為失敗的案例,家長們往往忽略了孩子的個性,缺少成長道路的規劃。
在靜安家庭教育指導中心副主任陳小文看來,家長的出發點往往是為了孩子好,希望讓孩子「知恥而後勇」,激發鬥志,但因為方法不當產生誤區。比如,家長喜歡比成績,因為分數更直觀。但是孩子班級的整體情況、卷子的難易度、考查重點,以及其他因素卻被忽視。再比如,家長在比較時都喜歡「揚短避長」,將弱點無限放大,這些都可能強化孩子對這個弱點的逆反情緒。
對此,陳老師建議,父母應該多學習「如何進行科學的比較」——比別人不如比自己,少橫向比較,多縱向比較,拿孩子這次成績和上次比,比較孩子的新優點和改掉的壞習慣,這樣來的更實際一些。
「同時,還要結合孩子自身的特點,不能‘刻舟求劍’,照搬成功模式。 」陳老師說,任何別的孩子成功案例僅供參考,決不能試圖拿來複製。他建議家長多關注成功者的外部因素,努力營造與之相似的家庭環境,不要再讓「別人家的孩子」成為你孩子的 「宿敵」。
- 關鍵字搜索:
- 爸媽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