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中國糧食自給存危機?(圖)

 2011-01-07 13:02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1
    小字

一直以來,中國政府最深切的憂慮之一就是有一天這個國家可能無法養活自己,必須依賴進口糧食度日。

在國家財富不斷累積的今天,問題的關鍵並不在於中國人是否真的會餓肚子。探討這個問題的真正意義在於中國政府在糧食自給這個戰略目標上到底能夠維持多久。

去年,中國對進口食物不斷增長的需求已逐漸在國際市場引發了一系列影響,無論是玉米、小麥,還是大米和動物飼料,都是如此。

農業生產方面出現的變化令中央政府的一些高層官員開始反思農業政策,這也促使渣打銀行(Standard Chartered Bank)中國經濟學家王志浩(Stephen Green)在上個月撰寫了一份研究報告,報告分析了中國的領導人是否在重新構思中國的土地管理方式。

本週,王志浩再次分析了相關問題,他指出未來幾年中國糧食產出的增速很可能會放緩,首當其衝的就是玉米,其進口量會增加。

雖然大規模生產以後轉基因食品可能緩解當前糧食供應的緊張局面,但糧食進口仍然可能是滿足中國糧食需求的重要渠道。

「我們在為糧食生產發愁,」王志浩寫道, 「我們擔心的是,如果國家無法迅速調集土地資源,加之漸漸老齡化的勞動力人口和中國北方不斷惡化的缺水問題,中國的糧食生產將受到嚴重影響.」

中國政府聲稱自己擁有1.2億公頃的耕地,但王志浩對此持懷疑態度。「儘管官方有自己的統計數據,但事實上耕地資源很可能一直在萎縮,」他說。

但他也承認可能存在另一種解釋,即大量使用化肥所增加的糧食產出已經實現,而農村生產力整合的步伐又比較緩慢。換句話說,中國的農業生產大都採取小農經濟的形式,而非美國那種存在規模經濟效應的超大農場形式。

王志浩承認,技術進步、專業化生產和政府加大在農業科研方面的投入確實提高了農業產出,這一點在蔬果種植方面尤其明顯,因為這兩者所需投入的土地和人力相對較少。

但總的說來,已有證據表明,中國在維護糧食自給自足的問題上正面臨著越來越多的不確定性。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華爾街日報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