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古典詩詞的三美指的是什麼(組圖)

 2010-08-14 23:31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李白詩意圖

          

                                    杜甫詩意圖

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如果從《詩經》算起的話,中國詩歌發展的歷 史已經有3000多年了,所以說,我們中國有著悠久的詩歌發展的歷史。正因為有這樣一個悠久的傳統和歷史,也正因為詩歌在社會生活和文學藝術當中佔有重要的地位,所以在長期發展的進程當中,中國古典詩詞無論是在思想上,還是在藝術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那浩如煙海的古典詩詞作品,那富有民族性精華的古典詩詞,在今天仍然有著無可比擬的美感教育作用,大量的古典詩詞依然被人們所喜愛,這也就是古典詩詞所具有的獨特的藝術魅力。

在我們現實生活當中,在社會生活當中,處處可以看到,古典詩詞還被人們所熱愛,古典詩詞還繼續在流傳,古典詩詞還依然煥發出它的新鮮的生命力。古典詩詞既然那麼美,我們大家都想學它,那麼,怎麼去學呢?從哪兒找一個切入點呢?我想從三個方面來切入。

第一個方面,我們欣賞古典詩詞就要欣賞古典詩詞的意境美,從領略、把握詩詞的意境入手,這樣才能真正地理解詩詞那種深邃的、優美的境界,那種優美的藝術魅力。意境美是中國古代詩歌所追求的最高的藝術標準,也是欣賞詩歌首先應當注意的。

什麼叫「意境」呢?王國維在《宋元戲曲史》裡面這樣說:「寫情則沁人心脾,寫景則在人耳目,述事則如其口出是也。古詩詞之佳者,無不如是。」王國維又說:「能寫真景物、真感情者,謂之有境界,否則謂之無境界。」其實真正能夠體現一首詩的意境美的,應當是情和景的有機結合、情和景的密不可分,也就是我們欣賞一首詩,看它怎樣寫景,看它怎樣通過寫景來把思想感情融會其中,這是古代詩歌創作意境的一種藝術追求。

中國古典詩詞的意境所呈現出來那種美的形態,是反覆的,是多方面的,它是以多種形態呈現在我們面前的。就是說,大家讀詩,體會意境美是不一樣的,不是說意境美就是一種意境或者那種美的感受就是一種感受,不是這樣的,其實意境美是非常豐富的,我把它概括為八個方面。第一種意境叫「雄奇闊大」;第二種叫「曠放開朗」;第三種叫「蒼涼悲壯」;第四種叫「深邃沉鬱」。這四種類型有個共同點,就是表現了一種「陽剛之美」。此外還有四種,第一種叫做「濃艷瑰麗」;第二種叫做「淡泊靜謐」;第三種叫做「清新素雅」;第四種叫做「淒冷寒涼」。這四種大體上集中表現了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陰柔之美」。所以詩歌這種意境美,給我們的感受,無非是「陽剛美」,無非是「陰柔美」。那麼「陽剛美」一種類型就是「雄奇闊大」的意境,這種意境的詩詞往往在寫景的時候,雄奇壯美,氣勢雄渾,抒情則奔騰震盪,磅礡千鈞,語言方面它往往是渲染誇張,驚心破膽。第二種叫做「曠放開朗」,這種意境一般特徵是這樣的,寫景往往是脫塵拔俗,虛實相生,抒情的時候往往是曠大開朗,舒緩綿長,在語言方面一般就是健朗明快,奇譎俊逸。第三種叫做「蒼涼悲壯」,這種意境美一般的特徵是,在寫景色方面,往往是蒼茫闊遠,峭拔蕭疏,抒情方面往往是豪縱雄健,慷慨悲涼,在語言方面往往是古樸遒勁,剛正慘烈。第四種就是「深邃沉鬱」,這類詩詞,它一般的特點是,內容上深蓄積厚,感情深沉,曲回鬱結,在語言上往往是不事彫琢,絕少誇張,長於以情事動人。

上面我們講了四種。我們讀了這些詩以後,在我們眼前,往往會產生一種它所表現的形象,有的像崇山峻崖,橫絕太空;有的像大河橫前,波濤洶湧;有的像迅雷疾電,走雲連風;有的像大風捲水,林木衰摧;有的像壯士拂劍,浩然彌哀;有的像倒酒既盡,仗藜行歌;有的好像是行吟澤畔,飲恨吞聲。總而言之,這些形象,都給我們一種美感。一般說來,這種美感是激揚振奮的,是奔放熱情的,是深沉堅實的,是勁健悲慨的。這四種,我們 說屬於「陽剛之美」。

關於「陰柔美」,我也概括有四種類型:第一種叫「濃艷瑰麗」,這類詩詞所描寫的題材,大多是酒邊花下,盛裝美人;它所採用的表現手法,往往是濃抹彩繪,刻意彫琢;它所表現出來的藝術形象,往往是金碧輝煌,濃艷絕人。第二種叫做「淡泊靜謐」,這類詩詞的意境,往往它所描寫的題材大多是大自然的空寂幽趣,表現作者一種遠塵避世的飄逸情緒。第三種叫做「清新素雅」,這類的詩詞一般說來,作者所描寫的也大多是大自然的景物,青山綠水,芳草鮮花,比較素淡。或者描寫一些純潔天真的人物,生動活潑,俏麗可愛。它的表現手法往往是細緻纖麗的、清奇婉轉的,好像是流泉鳴琴,洋溢著生氣。第四種是「淒冷寒涼」,這類詩詞,它所表現的情事環境大多是哀傷淒冷的,如愀如悲,如泣如訴,往往以淒婉楚惻來打動人心。讀這類詩詞,它可以引發人們的畏懼和悲憫,用一種悲劇的方式來喚起人們對美好事物的熱愛和嚮往。

欣賞中國古典詩詞的第二個切入點,應該是語言美。因為中國古典詩詞也是語言的藝術,是最精粹的、最精練的語言,是最美的語言。人們說這個語言很美,就是講它的語言像詩一樣,所以詩的語言是非常美的語言,詩歌的語言如同繪畫的顏料,這個畫面再美,也要靠語言來塗染它。所以詩歌的語言美,可以使作品表現出一種繪畫美。古代的詩歌概括力強、體制小,所以要求語言比較準確精練、生動形象。

詩歌欣賞的第三個切入點就是形式美。中國古代詩詞是最講究形式的,在長期發展的過程當中,逐漸形成了各種規律、各種體制,再結合漢語言文字的特點,使得古代詩歌在形式上具有一種音樂美和建築美,詩讀起來很好聽,抑揚頓挫;也有一種建築美,詩很規整、很整齊,就像我們現在蓋的樓房一樣,上上下下都是方的。西方的詩或者國外其它的詩,金字塔式的或者階梯式的,也有它排列的形式。當然詞有長短句,它也是一種形式、一種形態,所以它表現出一種獨特的音樂美和建築美,這種形式美,在世界的詩歌園地當中也是獨具一格的。中國古典詩歌早期定型為「四言詩」,大家知道《詩經》,最早定型的是「四言詩」,就是四個字一句,但是並沒有特別的格律的要求;到了漢魏六朝時期,「五言詩」「七言詩」興起;到了南朝時期,在齊代永明年間,有人發現了漢字有平、上、去、入四聲,四種聲調,有人就根據漢字的這種四種聲調,以及雙聲疊韻這些規律,來研究詩句當中聲韻調的配合,要求寫詩要「一簡之內,音韻盡殊,兩句之中,輕重悉異」,講究對偶。所以在南朝時期就出現了注重聲律的一種新的詩體——「永明體」。「永明體」對後來格律詩的形成,以及後來的駢文和詞、曲這些文學樣式的產生和發展,都有著深遠的影響。唐代初年,就是在這個基礎上產生了律詩和絕句,也就是所謂的「格律詩」。

中國詩歌真正講格律是從唐代開始的。在唐代以前,它還有一個發展的過程。此後,這種新的詩體,這種「格律詩」,以及後來的詞、曲,在句速,在字速,在每句中的聲調、字的聲調,以及句末的押韻、句與句之間的對仗,全詩的這種結構規律上,都有了一定的格式。所以格律詩就成為中國古代詩歌的一種基本形式,詩、詞、曲都是如此。詩歌有了一定的格律要求,讀起來輕重緩急相間,長短有緻,抑揚頓挫,韻調諧和,這就更加豐富了詩歌的表現力和藝術美。古典詩詞這種格律的要求很嚴格,也比較複雜,但它的基本要求主要是三個方面:一個是「平仄」的要求,「平仄」就是字的聲調;第 二個就是「押韻」的要求,「押韻」押什麼韻;第三個就是「對仗」的要求,「對仗」「對偶」。這些都比較複雜、要求比較嚴。

来源:網文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