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稻米的變身

 2010-06-29 00:29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野稻變家稻


收割後的稻田

稻分「粳稻」和「秈稻」兩種,這是以其黏度作為分類,前者黏性高後者較低,皆為禾本一年生植物。有部分學者認為,秈稻是較早被人類栽培的品種,是原生在亞熱帶低地區的植物,野稻在棲地被覓食的人類發現到,在來年發現同一地點又有莊稼生長,逐漸發展起農業的栽種技術,野稻亦逐漸成為人工栽培作物。

新石器時代約有七十餘處的遺址內發現稻穀遺存,以長江中下游太湖地區最為密集。如「河姆渡文化」遺址內,發現了一個儲存稻籽的平底陶罐;以及堆積數十公分高的禾穗倉儲遺蹟,代表這地區可能開始耕種稻作。「良渚文化」遺址內除了發現倉儲的稻層遺蹟外,也發現了石製耕具,因此以稻作為目的之農業活動已經真正的出現了。大量倉儲的跡象,顯示當時對於稻穀的需求,已到達相當高的程度。

水利與稻作


殷墟「醜方簋亞」,是用來盛食黍、稷的容器。

由現今發現的西周青銅器「簠」上,可見「用盛稻梁」之銘文,可見到當時華北的稻米產量相當稀少,稻是被當作一種珍饌看待,出現在貴族家的青銅器皿上,是相當高級的食物。因為在周代的南方,普遍是以米作為主食,但在以黍、棱為主食的北方,米卻是珍修。

這種現象與水利工程技術可謂息息相關,種稻最需引水灌溉,但是受限於地理條件,水利發展困難,所以在西周時的黃河流域內,水稻栽培仍十分有限。

到了東周時代的南方,稻米的栽培與種植更加普遍。現代考古在南方發現多處的稻米堆遺蹟,特別是在當時楚國勢力範圍內,就挖掘到了五處推斷為囤積稻米用的糧倉遺蹟,可見南方的稻米,已被大量種植與收割,才能有如此規模的考古遺蹟殘留至今。



西周晚期「頌壺」,壺為盛酒之器。

這種規模的稻作,也說明瞭當時水利建設的逐漸發達,在《戰國策》中就有記載著「東周欲為稻,西周不下水,東周患之」的文句,這同時說明瞭東周的華北地區已經開始較具規模地種稻,所以才需引水灌溉,且發展出水利設施灌溉稻田,同時透露出水利設施的建造,也造成了水源的糾紛。

華北水利建設的但規模仍有所不足,因此黃河流域的稻作量,仍然趕不上長江流域。故以稻米為主食之現像在華北極為罕見,稻米多半仍是被製作為甜點、點心、酒,最多是成為華北統治階級偶爾嘗之的珍饌。

来源:歷史文化學習網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