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倫多的多代同堂重新流行

當以四代同堂、安享天倫為傳統的國人正在掙脫父母懷抱而獨立門戶的時候,以自由平等、個性獨立為追求的西人卻在回歸多代同堂的生活。近日,Coldwell不動產公司在北美調查中發現:回歸「多代同堂」已成為美、加房地產市場的一個新動向。美國37%的地產經紀認為越來越多的人正在尋找和購買適合三代人共同居住房屋,而加拿大45% 的受訪者有同感。

經濟困境、照料親人是多代同堂的主因

是什麼原因促使加拿大人愛上了多代同堂?據瞭解,在經歷金融海嘯洗禮以及房價暴漲熱潮之後,因經濟原因而被迫躲避在父母家以求縮減開支的人佔有很大比重,但仍有更多的人認為回歸父母懷抱,主要是為了照顧家人健康。

調查顯示:45%的加拿大人認為房產負擔能力急劇下降,以及其它經濟原因,是選擇多代同堂的重要原因。近日,加拿大央行宣布基準利率提高至0.5%。皇家銀行、道明銀行、豐業銀行和龍興銀行緊隨其後宣布提高1/4厘,把優惠利率從2.25%升至2.5%。在就業形勢低迷,房價居高不下的情況下,加息與HST 的到來使人們的經濟負擔更加沈重。無奈之下,許多人選擇了開源節流、優化重組。於是退休後經濟拮据的父母搬去與子女同住,失業在家、難以承擔房貸的子女搬到父母的屋檐下。如此一來,DOUBLE的保險、房產稅、貸款、維修、日用雜貨等費用減去了一半,歡聚一堂的家人極大減輕了經濟負擔。

調查中,另一個數據令人震驚。52%的受訪者認為,選擇多代同堂的生活方式,是為了照顧家人健康(Health-Care)。加拿大嬰兒潮一代已經漸漸進入老年,他們一貫秉承的傳統家庭觀念也深深影響著子女。雖然加拿大沒有養兒防老的思想,但多數加拿大人仍然認同尊老愛幼、贍養父母的觀念。如果老人身體硬朗,子女們會搬出獨住。當父母疾病纏身、不能自理的時候,孩子們絕不會置之不理。他們中的一個會挑起贍養父母的責任,而其它子女則會出錢出力。這一點與中國家庭非常相似。加拿大是一個傳統與前衛相結合的國家,正像它的兩大執政黨,保守黨與自由黨交替執政一樣,加拿大人也延續著傳統和自由相結合生活方式。人們秉承尊老愛幼、贍養父母、敬業愛家的傳統思想,卻能接納同性結婚、自由換妻、脫衣舞吧等新生事物。不論加拿大的多元文化發展到什麼程度,其最傳統的尊老愛幼思想永遠不會動搖,由此帶來52%的加拿大人接受多代同堂生活的現實。

選擇多代同堂的利與弊

多代同堂、利弊分明。首先,經濟效益顯而易見,房子少了一套,按揭少了一份,車也可以減少一輛,賬單兩家分擔,孩子可以由老人接送,老人也不用住養老院。家人住在一起,省錢省力、互相關照、安享天倫。然而多代同堂的弊端也同樣明顯。不論華人還是西人,老一代與年輕人的價值觀念、生活習慣、個人喜好都有很大差異。分開居住的時候,彼此各取所需、各得其樂、互不打擾。一旦合二為一,同處一個屋檐下之後,生活空間變小、彼此影響加深,老人和青年人就需要互相遷就,甚至忍氣吞聲,這樣便容易形成矛盾。

北約克居民王女士力挺多代同堂。她總結出五大好處。第一,省錢。水、電、天然氣費父母掏了,小兩口抓緊時間存點錢。第二,省心。早餐、晚餐有人做,衣服髒了有人洗,父母在家,出門都不用帶鑰匙。第三,省力。不僅省去了做家務的煩惱,連接送孩子上學、放學都由父母代勞。第四,有安全感。丈夫出差的時候,和父母在一起,重新回歸孩童時代。第五,互相照應。王女士平時工作忙,父母是她溫馨的後方,她可以全力投入到工作中。而父母有病的時候,她也可以近身照料。

士嘉堡的SHERRY也有同感。她說:「丈夫的父母很早就辦理了團聚移民,他們三口一直生活在一起。因此,是否和父母同住,成為我們婚前的第一個難題。看到丈夫為難的樣子,我心軟了。畢竟他是獨子,父母又上了年紀,在這個人生地不熟的異國他鄉,父母的健康讓他十分擔憂。因此,當他提出結婚後將與他的父母同住的請求時,我只能接受。但是我仍有一些擔心,畢竟即將融入一個陌生的新家庭,該怎樣與老人相處,該如何化解矛盾,都是一些棘手的問題。事實證明,我拿人心比自心,對待公公、婆婆如同自己父母一樣,他們也同樣會把我當作親生女兒看待。結婚一年來,我與公公婆婆相處得很融洽。每天下班後,他們便會做好熱騰騰的飯菜等著我們。並且,剛剛2歲孩子也由兩位老人看護。要知道,多倫多的幼兒看護班費用驚人。如果沒有老人幫忙,我每月要多花近兩千元。省下這筆錢,我感到輕鬆不少,不僅生活質量大幅提高,每年還能豪華旅遊一番。最主要的是每天一進家門,看到老人與孩子正開心地玩耍,我總會感到非常的溫暖和幸福。」

當然,凡事都有利和弊。與老人近距離相處同樣也有諸多不便。老人與子女在生活方式、價值觀念、思維方式等方面存在很大差異。許多老人的消費觀念是省吃儉用,能用的東西繼續使用,能吃的東西不會丟棄,對一針一線都十分珍惜。而子女們講究時尚,穿的要體面,住的要舒適,要求的是生活質量。在生活方式、興趣愛好上,老年人與子女也存在很大不同。老年人喜歡安靜,以閑適為好,子女們喜歡熱鬧,以見多識廣為樂。老人與子女長時間住在一起,難免會因為各種差異而產生不愉快。與其如此,不如保持一定距離。家住FINCH的王先生就表達了這樣的觀點。

兩年前,這位年過花甲的老人獲得了團聚移民的身份。起初,他和老伴與孩子們同住。幾個月後,他感覺很不自在,便動了「分家」的打算。首先,王先生的女兒移民多年,已經養成了地地道道的加拿大生活習慣。在飲食上,女兒、外孫喜歡三文治、Pizza餅、西式蛋糕。而這些確是老倆口難以接受的。活了大半個世紀,王先生最鍾愛的還是饅頭和粥。在起居時間上,女兒工作繁忙,經常加班加點、晚睡晚起。老倆口已經養成多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習慣。起居時差,讓雙方都感到不習慣。在代溝上,王先生接受的是傳統教育,秉承的是老一輩思想,而女兒出國多年,早已融入加拿大文化,因此父女對待事務的看法經常南轅北轍。時間久了,王先生終於決定,各安其心、各享其樂、各順其便。與其聚在一起互相影響,大家不愉快,不如保持距離,入住老年公寓。

王先生住進老年公寓後感到十分順心。不僅是因為這裡生活舒適、自由自在,更在於和孩子分開之後,距離產生了美。女兒、女婿、外孫子每週與他們相聚一次,每次都是歡聲滿堂。曾經的不愉快早已蕩然無存,一家人有分有合、其樂融融。

家人就是時時刻刻關心你、照顧你的人,家人是在你最失意的時候不放棄你,在你最潦倒的時候不離開你,在你最傷心的時候不停安慰你的人。不論是否選擇多代同堂,與家人在一起的時光都應該是最踏實、最幸福、最快樂的。
 

本文留言

作者張亮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