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拜年送名片
拜年不必進府門,送上名片抵見人。各處賀歲皆如此,贈予紙店大筆金。
宋代已用名片拜年,稱為「飛帖」。各家門前貼一紅紙袋,上寫「接福」,即承放飛帖之用。《清波雜誌》載:「元祐年間,新年賀節,往往使用佣僕持名刺代往。」到明代仍然如此。文征明《拜年》詩云:「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清代《燕臺月令》也形容北京「是月也,片子飛,空車走。」現代的賀年片、賀年卡,可以說是其遺風。
拜年不必進府門,送上名片抵見人。各處賀歲皆如此,贈予紙店大筆金。
宋代已用名片拜年,稱為「飛帖」。各家門前貼一紅紙袋,上寫「接福」,即承放飛帖之用。《清波雜誌》載:「元祐年間,新年賀節,往往使用佣僕持名刺代往。」到明代仍然如此。文征明《拜年》詩云:「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清代《燕臺月令》也形容北京「是月也,片子飛,空車走。」現代的賀年片、賀年卡,可以說是其遺風。
元結羊腸
元宵初過猶自忙,家家女兒結羊腸。含情暗思心中語:何時得似雙鴛鴦
《霏雪錄》:「北方士女正月十六日用舊曆紙九道為繩,亂結以首尾,聯屬者為兆,謂之結羊腸。」元趙孟頫有《結羊腸》詩:「十六初過上元節,家家女兒結羊腸。含情暗中心自語:何時得似雙鴛鴦。」
元宵初過猶自忙,家家女兒結羊腸。含情暗思心中語:何時得似雙鴛鴦
《霏雪錄》:「北方士女正月十六日用舊曆紙九道為繩,亂結以首尾,聯屬者為兆,謂之結羊腸。」元趙孟頫有《結羊腸》詩:「十六初過上元節,家家女兒結羊腸。含情暗中心自語:何時得似雙鴛鴦。」
宋 擔酒上墳
騎驢擔酒祭祖墳,一路春光滿眼新。道旁關扑擲得順,竿挑利物好誇人。
南宋楊萬里有《三月三日上忠襄墳因之行散得十絕句》詩,當時上墳已由祭掃變為帶食盒酒具到郊外踏青的活動;而路旁許多賣粉捏孩兒、像生果子等物的小販用賭博形式吸引買主,這種賭博稱為「關扑」。
騎驢擔酒祭祖墳,一路春光滿眼新。道旁關扑擲得順,竿挑利物好誇人。
南宋楊萬里有《三月三日上忠襄墳因之行散得十絕句》詩,當時上墳已由祭掃變為帶食盒酒具到郊外踏青的活動;而路旁許多賣粉捏孩兒、像生果子等物的小販用賭博形式吸引買主,這種賭博稱為「關扑」。
明鞭春牛
年年春打六九頭,煙火爆竹放未休。五彩旌旗喧鑼鼓,圍看府尹鞭春牛。
《清嘉錄》載:「先立春一日,郡守率僚屬迎春婁門外柳仙堂,鳴騶清路,盛設羽儀,前列社夥,殿以春牛。觀者如市。」明周希曜《寶安春色篇》:「掀天爆聲徹夜鬧,沸地歌喉板敲檀。春牛高擁巡陌上,瑞麟婆娑影盤桓。」袁宏道有《迎春歌》,證明迎春儀式已經演化為一種盛大的歌舞活動。明代鞭春牛,還有麒麟搭配,清代年畫,更畫出大象和春牛作伴,取意「萬象更新」。
年年春打六九頭,煙火爆竹放未休。五彩旌旗喧鑼鼓,圍看府尹鞭春牛。
《清嘉錄》載:「先立春一日,郡守率僚屬迎春婁門外柳仙堂,鳴騶清路,盛設羽儀,前列社夥,殿以春牛。觀者如市。」明周希曜《寶安春色篇》:「掀天爆聲徹夜鬧,沸地歌喉板敲檀。春牛高擁巡陌上,瑞麟婆娑影盤桓。」袁宏道有《迎春歌》,證明迎春儀式已經演化為一種盛大的歌舞活動。明代鞭春牛,還有麒麟搭配,清代年畫,更畫出大象和春牛作伴,取意「萬象更新」。
明 走百病上城頭
姐妹元宵結伴遊,金吾不禁登城頭。走出深閨祛百病,勝到岳陽萬丈樓。
六對山人《錦城竹枝詞》:「為游百病走周遭,約束簪裙總取牢。偏有鳳鞋端瘦極,不扶也上女牆高。」描寫當時成都婦女在元宵夜遍游城牆為樂事。
姐妹元宵結伴遊,金吾不禁登城頭。走出深閨祛百病,勝到岳陽萬丈樓。
六對山人《錦城竹枝詞》:「為游百病走周遭,約束簪裙總取牢。偏有鳳鞋端瘦極,不扶也上女牆高。」描寫當時成都婦女在元宵夜遍游城牆為樂事。
明 斗百草
百花爭艷滿庭芳,鶯歌燕舞女兒鄉。不喜飲酒猜拳樂閑將斗草過時光。
明翟佑《四時宜忌》:「《荊楚記》曰:三月三日,四民踏百草。時有斗百草之戲,亦祖此耳。」高啟《斗草》詩:「摘十遍叢叢,鋪茵曲檻東。眾家誰得?勝獨有並紅。」
百花爭艷滿庭芳,鶯歌燕舞女兒鄉。不喜飲酒猜拳樂閑將斗草過時光。
明翟佑《四時宜忌》:「《荊楚記》曰:三月三日,四民踏百草。時有斗百草之戲,亦祖此耳。」高啟《斗草》詩:「摘十遍叢叢,鋪茵曲檻東。眾家誰得?勝獨有並紅。」
清 猜燈謎
彈壁燈貼三面題,摩肩搭背來猜謎。本似前朝射復事,文思機敏方解疑。
《武林舊事》等載:「以絹燈剪寫詩詞,時富譏笑,及畫人物,藏頭隱語,及舊京諢語戲弄行人。元宵佳節,帝城不夜。春宵賞燈之會,百戲雜陳。詩謎書於燈,映於燭,列於通衢,任人猜度;所以稱為燈謎。」好謎者更組織有謎社。謎社在清代亦極為流行。如光緒年間有竹西後社、射虎社,萍社等燈謎組織;其間謎手雲集,每以茶館酒肆,或在自傢俬宅作為燈謎活動場所。或研究探討;或張燈懸謎,招引猜射,娛樂民眾。謎燈有四面,三面貼題籤,一面貼壁,此燈又名彈壁燈。猜中者揭簽,獲小禮品留念。清家震濤有《打燈謎》詩云:「一燈如豆挂門旁,草野能隨藝苑忙。欲問還疑終繾綣,有何名利費思量。」
彈壁燈貼三面題,摩肩搭背來猜謎。本似前朝射復事,文思機敏方解疑。
《武林舊事》等載:「以絹燈剪寫詩詞,時富譏笑,及畫人物,藏頭隱語,及舊京諢語戲弄行人。元宵佳節,帝城不夜。春宵賞燈之會,百戲雜陳。詩謎書於燈,映於燭,列於通衢,任人猜度;所以稱為燈謎。」好謎者更組織有謎社。謎社在清代亦極為流行。如光緒年間有竹西後社、射虎社,萍社等燈謎組織;其間謎手雲集,每以茶館酒肆,或在自傢俬宅作為燈謎活動場所。或研究探討;或張燈懸謎,招引猜射,娛樂民眾。謎燈有四面,三面貼題籤,一面貼壁,此燈又名彈壁燈。猜中者揭簽,獲小禮品留念。清家震濤有《打燈謎》詩云:「一燈如豆挂門旁,草野能隨藝苑忙。欲問還疑終繾綣,有何名利費思量。」
清 請紫姑神
元宵之夜請紫姑,保佑吉祥賜安福。終歸女兒同情意,焉辨荒唐事有無。
劉向《異苑》載:「紫姑本人家妾,為大婦所妒。正月十五日感激而死。故世人作其形迎之,祝云:‘子胥不在(雲是其婿),曹夫人已行,(雲是其大婦)小姑可出’。於豬欄邊或廁邊迎之,捉之覺重,是神來也。」後來成為傳說:唐代壽陽刺史李景,納何媚為妾;為大婦曹氏所嫉。正月十五日夜,殺何於廁中。天帝憫之,命何為廁神。《荊楚歲時記》:「其夕迎紫姑,以卜將來蠶桑,並佔眾事。」故民間每於正月十五夜用畚箕為架,以扶乩形式迎接她降臨,請她保佑蠶桑豐收,人畜平安。陸游曾有詩譏之:「孟春百草靈,古俗迎紫姑。廚中取竹箕,冒以婦裙襦。豎子夾扶持,插筆祝其書。俄若有物憑,對答不須臾。豈必考中否一笑聊相娛。詩章亦間作,酒食隨所須。興闌忽辭去,誰能執其祛持箕畀灶婢,棄筆臥牆隅。幾席亦已徹,狼借果與蔬。紛紛竟何益人鬼均一愚。」雖為一種迷信活動,實則含有對舊社會不幸婦女的深刻同情,並希望她有保護善良人們的神力。
元宵之夜請紫姑,保佑吉祥賜安福。終歸女兒同情意,焉辨荒唐事有無。
劉向《異苑》載:「紫姑本人家妾,為大婦所妒。正月十五日感激而死。故世人作其形迎之,祝云:‘子胥不在(雲是其婿),曹夫人已行,(雲是其大婦)小姑可出’。於豬欄邊或廁邊迎之,捉之覺重,是神來也。」後來成為傳說:唐代壽陽刺史李景,納何媚為妾;為大婦曹氏所嫉。正月十五日夜,殺何於廁中。天帝憫之,命何為廁神。《荊楚歲時記》:「其夕迎紫姑,以卜將來蠶桑,並佔眾事。」故民間每於正月十五夜用畚箕為架,以扶乩形式迎接她降臨,請她保佑蠶桑豐收,人畜平安。陸游曾有詩譏之:「孟春百草靈,古俗迎紫姑。廚中取竹箕,冒以婦裙襦。豎子夾扶持,插筆祝其書。俄若有物憑,對答不須臾。豈必考中否一笑聊相娛。詩章亦間作,酒食隨所須。興闌忽辭去,誰能執其祛持箕畀灶婢,棄筆臥牆隅。幾席亦已徹,狼借果與蔬。紛紛竟何益人鬼均一愚。」雖為一種迷信活動,實則含有對舊社會不幸婦女的深刻同情,並希望她有保護善良人們的神力。
清 走百病摸門釘
元宵雪襯一燈紅,走百病後摸門釘。但願來年生貴子,不枉今番寒夜行。
清《月日紀古》卷一:「燕城正月十六夜,婦女群游,其前一人持香辟人,名辟人香。凡有橋處,相率以過,名走百病。又暗摸前門釘,中者兆吉宜子。」正月十六日走百病,蓋婦女藉此節日可以走較遠的地方,實為一種健身活動。而已婚不孕的婦女,摸城門釘,取「添丁」之意,希望來年可生子。清李孚青《都門竹枝詞》:「女伴金箍燕尾肥,手提長袖走橋遲。前門釘子爭來摸,今年宜男定是誰。」
var nofee=0;
来源:元宵雪襯一燈紅,走百病後摸門釘。但願來年生貴子,不枉今番寒夜行。
清《月日紀古》卷一:「燕城正月十六夜,婦女群游,其前一人持香辟人,名辟人香。凡有橋處,相率以過,名走百病。又暗摸前門釘,中者兆吉宜子。」正月十六日走百病,蓋婦女藉此節日可以走較遠的地方,實為一種健身活動。而已婚不孕的婦女,摸城門釘,取「添丁」之意,希望來年可生子。清李孚青《都門竹枝詞》:「女伴金箍燕尾肥,手提長袖走橋遲。前門釘子爭來摸,今年宜男定是誰。」
- 關鍵字搜索:
- 古代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