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中國官員公車消費導致民怨沸騰

 2010-01-05 03:08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中國媒體報導說,2009年中國官員公車消費支出高達1500億到2000億元人民幣。如果加上先前媒體公布的公款吃喝和公款出國考察這"三公"消費,總金額高達9000億元人民幣,佔國家行政開支總數的30%。中國很多老百姓對此深惡痛絕。

據中國媒體2009年1月4號報導,目前中國行政事業單位每年僅公務用車消費支出每年就達1500億到2000億元。中共中央要求各級黨政機關和領導幹部要牢固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縮減公務用車消費,減少機關行政事業公用經費支出。

*統計數字縮水*

有專家指出,這是一個大大縮水的數字。中新網2006年3月17日援引中共中央黨校主辦的《學習時報》的資料顯示,早在2004年,中國至少有公車400萬輛,公車消費財政資源4085億元,大約佔全國財政收入的13%以上。

五年之後的2009年,公車消費從4000多億元減少到1500億到2000億,幾乎少了一半。無怪海外媒體和中國民眾不相信中國的統計數字,並呼喚政府運作的透明。

*官車用掉一年軍費?*

根據2009年1月公布的中國2008年國防白皮書,2008年中國國防支出為4177.7億元人民幣(當時1美元約合6.84元人民幣),也就是說,光是官員一年用車的費用就有可能超過中國的軍費。

在2009年世界金融危機的一片愁雲慘霧中,中國"一枝獨秀","不差錢"成為2009年的中國流行語,同時也創多個世界第一,如世界頂級奢侈品銷售量世界第一。新年伊始又傳來公車消費堪稱世界第一的新聞。

*一官配兩車*

據中國財政部統計,全國超編配車率達50%以上,有些地區的主要領導一人配兩輛專車,市內和下鄉各用一輛。

據中國國家發改委調研報告顯示,中國官員的公車使用有三個"三分之一",即公用三分之一,領導及家屬私用三分之一,司機用三分之一。中國媒體多次曝光官員用公車接送孩子上學造成學校門口大塞車、以及婚喪嫁娶公車成龍的現象。

*一年換40個輪胎*

據報導,這些領導幹部配備的公車不僅僅是自己用,家屬用,司機用,還出現利用加油、維修虛開發票,造成國有資產流失嚴重的現象。

中國青年報援引有關方面的調研結果顯示,一些單位一輛公車一年僅維修費用高達10萬元以上,甚至有的公車一年竟換了40多個輪胎,平均一個多星期換一個,其中的漏洞可想而知。

公車消費導致中國公務員的形象嚴重受損。一個流傳很廣的順口溜說:"工人拚命干,賺了幾十萬,買個烏龜殼,坐個王八蛋",描繪中國老百姓對公僕坐公車腐敗的痛恨。

*"長大了要當貪官"*

中國實行的是共產黨領導下的社會主義制度,被西方政治學家稱為一黨專政的官本位制度,今天的中國是"萬般皆下品,唯有做官高"。官中自有黃金屋,官中自有顏如玉。中國廣東的一個小學生在回答中國記者"你長大了做什麼"的問題時如實回答道:"我長大了要當貪官",可見在中國貪官污吏造成的社會道德淪喪已經侵蝕到孩子天真幼小的心靈。

*經濟騰飛道德滑落*

中國問題觀察家、紐西蘭中文新報主編陳維建在一篇文章中評論中指出,今天的中國經濟騰飛的同時,道德滑落崩塌,所有與良知道德有關的觀念在經濟狂潮下席捲而空,世道已經沒有了是非,社會已經沒有了善惡,為了錢可以不擇手段,而權力成了通行無阻的硬通貨。他說,將近100萬人爭搶1.5萬個公務員的職位,那種瘋狂的場面讓人怵目驚心,一個國家的官權從來也沒有像當今的中共手裡那樣發展到嘆為觀止的程度。

中國不但各級官員為數眾多,行政開支也是天文數字。據中國國家財政部、國家發改委和國家統計局調研數據顯示,2005年以來,中國財政行政事業公用經費支出每年增加1000多億元,政府行政開支20年來已經增長了87倍。

針對2009年中國公車、公費吃喝、公費旅遊的三公開支達萬億,而且這三公的費用僅僅是行政的正常開支,不包括官員的貪污受賄款項。中國媒體承認,中國行政運行成本高昂,備受各界詬病,已經成為制約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影響社會穩定的重要問題。

*"井噴"臨界點*

觀察家指出,這一萬億的三公消費和數不勝數的貪腐背後是數以億計的底層民眾的貧困和傾家蕩產,中國社會貧富差距不斷擴大以及官民嚴重對立、民眾對腐敗官員的痛恨已經到了一個偶然事件都有可能導致民眾和社會情緒的"井噴"臨界點。在剛剛過去的2009年,一些走投無路的底層弱勢民眾自殺的新聞不斷見諸報端,此外還發生了很多起民眾鋌而走險釀成的大規模群體暴力事件。





来源:VOA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