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官媒自爆大陸樂團海外演出尷尬內幕

 2009-12-26 02:31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人民日報旗下的「環球時報」近日發表文章,解密中國樂團頻頻登臺維也納金色大廳背後的真實一幕,「場地可以租,給錢就能演」;「門票基本靠送,當地評論基本沒有」,文章在多個網站上轉載,頗為罕見。

事實上,幾年前,中國駐奧地利大使館文化參贊孫書柱就曾在外事工作的會議和媒體上呼籲,對到金色大廳演出的團體進行一些必要的限制,因為大量的送票工作成了大使館的一個沈重的負擔,但並沒有起到效果。

12月21日出版的《環球時報》,以《中國演出「鍍金」金色大廳遭質疑》為題,報導了中國演出團體一窩蜂奔向維也納金色大廳,而奧地利並沒有真正湧動中國音樂熱的現象。

場地可以租,給錢就能演

據《環球時報》報導,在中國人眼中,近140年歷史的維也納金色大廳有著金色的光環,那裡的新年音樂會等演出有著世界級的影響。

上世紀90年代以前,並非所有的演出團體都有資格登上金色大廳的舞臺。而如今,金色大廳除了每年固定的新年音樂會還保留著最高規格的頭銜以外,一年當中的其他時間,場地都可以出租。不僅演出經紀公司可以運作,甚至連有資源的旅行社也可以做到。

隨著國際文化交流日益頻繁,越來越多的國家級樂團、地方樂團,甚至是中小學樂團都有機會到金色大廳一試身手。

然而,許多演出只為國外「鍍金」、國內「出名」,過多地依賴贈票,讓維也納當地民眾出現審美疲勞。當中國演出團體一窩蜂地奔向金色大廳時,奧地利並沒有真正掀起中國音樂熱。

「門票基本靠送,當地評論基本沒有」


在場地可以出租的金色大廳裡,中國的演出團體頻繁現身。據《環球時報》不完全統計,從2000年到2008年,平均每年都有大約10個中國演出團體在這裡演出一二十場。僅2009年初至今,已有8個來自中國的演出團體或個人在金色大廳演出。而一些演出與金色大廳的風格根本是格格不入,如有些帶有少兒夏令營活動色彩的演出,也擠進來。

更令人尷尬的是,到場觀眾大多是拿著贈票去的。據策劃人李女士介紹,一旦缺乏了贈票「渠道」,演出現場會十分尷尬,比如一次中國某小學生演出團的演出,近1700個座位只坐了不到300人。

中國駐奧地利大使館文化參贊孫書柱無奈地感嘆送票造成的壓力,他還批評:「每個樂團來到維也納都要花上一二百萬元的經費,而得到的效果只是對國內觀眾說一句‘巨大成功’,在當地真正的主流音樂市場卻無聲無息,這完全是自己騙自己。」

報導引述當地華人打趣的說法,一些中國團體的演出,「觀眾基本靠組織,門票基本靠贈送,當地媒體基本沒報導和評論。」
来源:大紀元綜合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