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不"禁摩"
到臺灣的第一個早晨,是被摩托車的噪音叫醒的。拉開窗簾,不遠處是一個十字路口,數十上百輛摩托黑壓壓地停在人行道後面,騎士們都戴著安全頭盔,綠燈一亮,一擰把手,齊齊向前射去,馬達聲震耳欲聾。臺北稱摩托為"機車",其數量之多幾乎趕得上大陸的自行車,且速度極快,與其他車輛並駕齊驅,毫不謙讓。
這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廣州剛剛通過"禁摩令"--"禁摩"似乎成了城市發展和進步的象徵,可是臺北的摩托居然如此"猖狂"。我向同行的臺灣學者、臺灣大學的杜教授介紹了大陸的禁摩情況,並問臺北市有沒有考慮禁掉?
杜教授很驚訝,他說,這怎麼可以,這是人民的行路權啊!機車是有很多缺點,噪音大,不安全,污染重。但是,它方便,佔道少,價格低廉。你考慮過沒有,使用機車的都是什麼人?主要是中低收入者。僅憑這一點它就不能被禁掉。因為制定公共政策,要優先考慮弱勢群體的利益。你都禁掉了,他們買不起汽車,怎麼辦?
物價的高與低
臺北的物價很貴。一"粒"普通的富士蘋果30台幣,約合人民幣7元。芒果一"粒"60元,人民幣15元。為了保護果農的利益,這個水果大省的水果可一點也不便宜。
至於其他日用商品的價格,也基本是大陸的三倍左右。一瓶純淨水25台幣,約合人民幣6元。書更是貴得離譜,我的《大明王朝的七張面孔》,人民幣28元,臺灣版的價格是480台幣,換成人民幣是120元。
可是也有一些價格比大陸便宜,比如風景區和博物館的門票。開完會,政治大學的曾教授驅車帶我們去野柳地質公園玩。這裡是一片風蝕海岸,處處是磨菇石,風景優美,景觀獨特,差可比擬為大陸的石林,票價40台幣,約合人民幣10元。
風景區和博物館,是屬於所有國民的"公共產品",應該惠及全體國民,特別是其中的"弱勢群體"。相比之下,祖國--大陸大部分風景區和博物館的門票,對農民、下崗工人及其他城市低收入者來說,是否太高了些?
為什麼臺灣的窮人可以享用這些"公共產品"呢?原因很簡單,在臺灣,一個人再窮,他也和那些億萬富翁一樣,擁有一張選票。
火車站的東西和外面同等價格
在野柳地質公園遊玩,印象最深的是偌大個風景區,居然沒有一個賣旅遊紀念品的攤子,也沒有一個流動小販。沒有人向你兜售紀念品,沒有人拉你照像,糾纏你騎沙地摩托車......你所看到的,只有清可見底的海水,天工造化的奇石;你能聽到的,只有天風、海濤。整個海灘安靜愜意。
三月六日,我乘火車從臺北去高雄。去火車站前,我背著沈重的大包,先去超市買了水,又到街上買了"便當"(盒飯)。按照我的經驗,這些東西進了車站就要翻倍。等到了車站,我驚訝地發現,站內的物價居然一點也不比超市貴。上了車,巡迴手推車上的"便當"也和外面同價。我平生第一次知道,原來火車站裡的東西,是可以和外面一樣價格的。
和氣生財
因為被摩托車吵醒,我去找招待所的管理員,一個五十多歲的很瘦的女人。她檢查了一下我的房間,發現上面有一個小窗沒有關嚴。她奮勇地踩著桌子椅子上去關好,然後不停地對我說對不起對不起。
第二天早上,她特意跑到我的房間來問昨晚休息得怎麼樣,我說很好,她冷不防地給我鞠了個九十度的躬,連聲說,謝謝您!昨天實在對不起了!
以後每天遇到我,她都會問我休息得怎麼樣,然後給我鞠上一躬,弄得我十分地不適應。
臺北的大部分商家,從商場到小吃攤,在接到付款後都會向你道聲謝謝。找你零錢時,許多人都是用雙手奉還。
在臺灣賓館住宿,退房的時候,是沒有"查房"這一環節的。
傳統節日
這次去臺灣,我留心的一個重點是觀察"傳統文化"在臺灣的留存情況。
三月四日是元宵節,這一天,臺北街頭非常熱鬧。臺北市舉行了規模盛大的燈會,許多文藝團體上街表演。當天中午,我們在野柳遇到"迎神轎"活動。在地質公園參觀時,恰好遇上當地漁民舉行"開漁儀式",十數艘漁船在海面上兜著圈子,不停燃放煙花爆竹,以祈禱今年漁業豐收。在臺灣,清明、端午、中秋,都會放假一天,傳統節日的味道很濃。
臺灣的"溫良恭儉讓"應該是我們傳統的一部分。在大陸,我走訪過一些原本文化發達,因交通形勢改變而衰落的小鄉鎮。比如以前的西塘、烏鎮,福建的永定,山西的小縣城。這些地方的人都有一個普遍的特點,就是待人和氣,溫文有禮。到了臺灣,感覺也是如此。
1952年,從大陸潰退臺 島後的國民黨,把"保衛中國文化","實行民主憲政","平均社會財富"作為所謂"復興基地"建設的工作重點。其中,"保衛中國文化",又因為掃除臺灣島上日式教育文化遺存的需要而愈為臺當局所重視。當然,這一切者是在"一個/政/黨,一個領袖"的專制/政體下實施。民進黨執政後,學校教育中"中華文化"的內容有所減少,但還是佔了相當大的比重。我曾經專程查閱過臺灣的中小學教材,一、二、三冊是倫語選讀,四、五冊是孟子選讀,第六冊則是大學、中庸講讀。這一套書,基本上涵蓋了"四書"的主要內容。
"開廟如開店"
傳統文化留存的另一個重要表徵,是"迷信盛行"。臺灣的電視臺有一百多家。節目形形色色,無所不有。跳到一個頻道,叫山水臺。節目名"奇門遁甲斷天機"。一位女觀眾打電話進來,說自己的老公有了外遇,怎麼辦?屏幕上的"老師"說,那你就要"斬桃花","造合和"。 又跳到另一個臺,主持人正在那裡大談風水......
第二天開會時,我和台大一位副教授聊起這個話題。我說你信風水嗎?他說,我信。風水裡其實包含著很多道理的,不過你要深入研究,才能有心得。電視上許多是胡說八道的。後來到哲學系二樓,參觀他們的研究室。在公用書架上,插滿了《因果報應之理論與事實》、《新紫微斗數》、《新手相術》之類的書。在"無神論"教育下成長起來的我,看著這些書名,總有些驚心動魄之感。
台大的那位副教授說,臺灣佛與道兩家特別流行。信佛的人,佔臺灣總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五。而信基督教的人,不過百分之三。
在臺灣的行程中,寺廟是最頻繁出現的景觀。幾乎每個鎮上都會有一座大廟。在臺北市的低收入者聚居區,"開廟如開店",廟堂和商店一樣,開在門市裡,招牌上寫著"姜王廟"、"王母娘娘廟"、"同玄宮"......這些廟,現在許多演變成了非法斂財的地方。
電 視 政 治
接觸時間一長,你會感覺到臺灣人身上的優越感。他們的優越感,不是建立在經濟上。他們知道大陸的發展速度遠高於臺灣。幾乎每一個臺灣朋友在和你聊天時都會問:怎麼樣?看到電視上打嘴仗了吧!臺灣人就是這樣,什麼事都可以批評。
台大教授說:"臺灣/政治對社會的影響力其實是很有限的,比如,政治是管不到大學的。政/府只負責給大學拔款,別的,什麼都管不著。在臺灣,一流的人才都不在政/界,而是在商界和學界。其實,一個正常的社會,學者只要做好學問,商人只要做好生意,其他的都不用他關心。"他的聲音裡透著某種自豪。
在其他場合,臺灣人都是那麼"溫良恭儉讓",女人說話嗲兮兮,男人有點娘娘腔,文明得有些"文弱"。只有在有關政治的論壇上,火藥味十足。
臺灣的電視乏善可陳。那些濫得不行的綜藝類節目對大陸人來講一點也不新鮮。因此每晚只好鎖定在政治類的節目上,聽臺灣人在電視上唇槍舌劍。
好在這樣的節目不少。在臺灣的那幾天,正好趕上"中正紀念堂"改名。四五個頻道長篇大論地討論這個話題。請的來賓中,四分之三的人都是反對改名的,只有四分之一的人支持。反對派呈一面倒的壓倒之勢,對在坐的民進黨政策會副執行長極盡嘻怒笑罵之能事。這位副執行長連話都搶不到,十分可憐。好容易搶到發言機會,他說,要把"蔣廟"改掉,是因為這是一座像徵"威/權/政治"的建築,建築理念充滿專制精神。
旁邊的一位民意代表馬上攔住說:"胡說!現在的‘總統府'不也是威權政治的建築嗎?要知道,那是日本總督府啊,為什麼陳水扁還住在那裡......"
那個戴眼鏡的民進黨說:"所有這些威權/時期的建築,都應該改名。因此,黨內的主流意見,是遷都,遷到中南部去......"
民意代表又打斷他:"純粹放屁!遷都?遷到中南部?這明顯是為了選舉。中南部是你們的票倉,你們提出這個建議,不過是為了討中南部的好......"
看臺灣的政治類節目,一言以敝之,就是"百無禁忌",談什麼都可以,怎麼談都可以。越是老百姓,越是民意代表,越是要罵人。越出驚人之言,就越受歡迎。
從長時間的威權/統/治下解脫出來,物極必反的"反威權"心態正盛。長時間不許開口後,"嘴癮"現在正濃。這也是臺灣議會打架風盛行,"政治亂象"不斷的一個原因吧。
"臺灣式民主"
在臺北,我遇到的學者對陳水扁都沒有好感。人們普遍認為,他不過是一個權力狂,為了謀取選票不擇手段。
不過,在高雄,到火車站接我的司機卻激烈地為陳水扁辯護。這位司機說,所謂陳水扁的貪腐案,性質和馬英九的特支費案是一樣的,都是制度上出的問題。這些特別經費,大家原來都誤以為是津貼性質的,所以才會用於個人消費上。談到禮券案,他說,禮尚往來嘛,朋友要送陳淑真東西,又不知道她喜歡什麼,就送些禮券啦。
似乎陳水扁毫無過錯,所有的問題,都是環境和他人造成的。我不知道這是不是"深綠"的典型心態。臺灣的政治地圖是"北藍南綠"。收入高、教育高的人集中於北部,他們認為國民黨是一個有執/政經驗的成熟大黨,而民進黨從上層到下層,素質都很差,除了搞選/舉,一無所能。一位教授曾這樣和我說:"陳水扁,不過就是一個本科生嘛!""兩低一高"(註:"年齡高,學歷低,收入低")的農民、"本省人",南部居多。他們是民進黨的主要支持者。
政大的一位教授曾不屑地說:"民進黨/執/政這麼些年,貧富差距越來越大,最受傷害的就是支持民進黨/的人。可是,他們還是聽信陳水扁的。為什麼?因為他們沒長腦子,沒有分辨利害的理性。"
民進黨搞民粹主義、族群分裂,盡顯民/主的弱點與漏洞,這是我接觸的臺灣學者對臺灣式民主的普遍看法。誰掌握了用意識形態迷惑老百姓的技巧,誰就可以獲勝。他們說,這種讓人無可奈何的"臺灣式的民主"讓他們對政治不想過問。然而,即使如此,他們也認為,最壞的民主好過最好的專制。畢竟,一切都被放在了陽光下。他們相信,臺灣人交了學費後,總會明白過來。一個成熟的民主社會的運作,是要付出時間和代價的。
出乎我意料的是,臺灣的學者大多數對以清廉自持的馬英九也沒有什麼好感。政大的那位教授就說,馬英九才具平平。如果做一個大學教授,或者一個律師,會做得很好。可是搞政治,他缺乏魄力,也缺乏手腕。臺灣需要的是蔣經國那樣有大心胸的領導人。至於王金平,只不過是一個政客,而不是政治家。
另一位學者則說得更極端。他說,國民黨是一個帶有濃厚封建氣息的政黨,他們的領導人要靠上一代提拔。馬英九就是這樣被提拔上來的。這樣一個政黨,是期待聖人賢王的,馬英九就是要做這樣的道德領袖。其實,一個民/主社會,是不需要道德領袖的。誰也不可能做一個完人。
"為什麼不統一"
從臺北開車出來,不到半小時,就來到了臺灣海峽。大海波濤不定,海風挾來濃重的海腥味。曾教授指著西北方向說,那裡就是福建。極目遠眺,似乎可以看到些什麼,當然,這一定是錯覺。
從臺北出發,只需要四個小時,就到了臺灣最南端。站到高雄港邊,眼前仍然是一片無邊無際動盪不定的浩瀚蒼茫。在臺灣這片土地上,你不由得會產生一種無可名狀的孤獨感。這片紡綞狀的島嶼,太狹小,太孤單。
每一個大陸人和臺灣人坐到一起,不可避免地談到一個話題:"統一,還是分裂"。
輔仁大學的一位學者,自稱站在"理性"的立場上,對"大陸觀點"和"民進黨觀點"各打五十大板。他說,統一還是分裂,要從"利益"這個角度出發。大陸人往往認為,統一是先天地不需論證地"好"。民進黨人則認為,"獨立"代表了"正義"、"真理"、"進步"。臺灣人考慮問題是現實的。讓他們選擇統一還是分裂,他們只會有一個考量標準,那就是對自己有沒有利。統一了,大陸的經濟資源、文化資源、社會資源,將更方便、更順暢地為臺灣人所用,兩岸交往成本也會大大降低。唯一的阻礙,是政治。臺灣人的政治理念和大陸差別太大了。臺灣人認為,民主/政治才是可以信賴的,其他政治類型的不穩定性太多。
在高雄,我和那位支持民進黨的司機也談到了這個問題。出乎我的意料,他的看法居然與輔大的教授基本一致。他說,用屁股想都會知道,大陸那麼大,如果政治再民主了,對臺灣當然有吸引力,為什麼不統一?畢竟,我們的祖宗都是從大陸來的啊!
要統一臺灣什麼呀?
首先,對待臺灣不能用"收復"之字眼,因為他沒有被外國佔領,仍然是中國人的領土。
其次,對臺灣不能用"統一"之字眼。因為"統一"的內容是什麼?
政權嗎?從法理上講臺灣的政/權是屬於人民的(現實中也是),大陸的也是屬於人民,那麼大陸和臺灣的政治同屬"人民"而這個人民又都是中國人民就不存在統一不統一的問題。 政/府嗎?清王朝的家天下可以這麼說,因為鄭經在清王朝外又建了個朝庭,不屬於愛新覺羅氏的朝庭,要統一。但現在呢?要統一於誰呢?或者說臺灣與大陸達到一個什麼樣的狀態什麼才算是統一呢?
個人認為大陸和臺灣要統一的是制度,當然不可能由臺灣改向大陸的制度,因為他們現在的比大陸優秀,那麼只能依賴大陸的政治進步了,所以統一臺灣,要看大陸的改革,而非臺灣"回歸"因為他們本來就沒有離開。
基於當今中國的國情,最好的辦法莫過於保持現狀。
可是保持現狀又出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臺灣如何定位?以什麼身份開展與其它國家的交流交往?臺灣的民選政/府以什麼名義在國際中為臺灣人民謀利?至少我們不能單方面的站在大陸的立場上用死死的規則把臺灣限死,這樣既違背了統一的初衷-----國家利益(臺灣的利益當然也屬於國家利益)又使得臺灣的民意對大陸不悅。
怎樣在一中框架內給臺灣足夠的生存空間是解決臺灣問題的當務之急,也是需要大智慧大心胸的。
另外,相比"科學社會主義"這個字眼個人更喜歡"民主社會主義"(儘管兩都在本質上沒有什麼大的矛盾),"科學社會主義"經常成為既得利益集團利用的工具來掩飾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之一---------民主!而既得利益集團的做法不僅是直接損傷國家利益,更主要的是限制了政治的改革,而政治的改革又關係到整個民族從內政到外交的所有方方面面,其中包括臺灣問題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 關鍵字搜索:
- 你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