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跳樓的浙大塗序新博士,我想說一句話,不管多麼絕望,中國就是這樣,要麼接受它,要麼離開它,無論如何,請不要對自己絕望。只有生命留著,中國才有改善的希望。
還有,對於那些有門路有關係回來又發展得相當不錯的海歸,你們自己好就好了,請不要誤導害人。
對於其他還沒回來且打算來中國高校就職的海外留學生,緣於自己的經歷,我也有一些話要說。
說實話,因為父母的關係,我們從出國開始就是打算破釜沉舟一定要回國的,08年回國前我們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家人團聚和自我發展向來只能選一頭,父母的時間沒我們多了,我們相信即使剛開始起點低點,為只要沉得住氣慢慢熬,憑自己的能力總有出頭的一天,可中國的事情,向來只有更壞沒有最壞。回國後的事情發展是我們始料不及的,哪怕是最壞的打算。
一個海歸,如果你擁有的只有優秀和能力的話,回國最好三思。一個大學可以因為某個人是個牛海歸而給特殊待遇(上百萬)進行引進,但也可以同時告訴另外一個哪怕是比他強10倍的海歸,我們不需要人,編製滿了。一所大學招老師誇口來應聘的名牌大學博士生是10個裡面挑一個,非名牌大學的博士看都不看。結果招了一個普通大學的碩士或本科。在中國這種事情見怪不怪。
一個海歸回國拿到了好的待遇,其他海歸如果比他強很多就以為自己至少也能拿到更好至少差不多待遇和工作條件的時候,請別忘了這裡是中國,相關部門給待遇需要的是"有能力"這個藉口而不是一個人的真實能力。我們當時也沒有想明白怎麼國內待遇這麼好還是有那麼多優秀的留美博士一心滯留海外?真的是崇洋媚外嗎?不是,而是他們回來根本沒人理睬。你有才撒,我不稀罕。這就是中國的"牛",中國某些領導和部門的"牛氣衝天"。那些被稀罕的海歸之所以被稀罕不單純是因為他們有海歸身份或能力,而是因為他們是關係背景和海歸身份的結合體。別看中國官方上下一致漂漂亮亮地說什麼"重視人才"啦,都是忽悠不知情的人的。沒背景的人才放他們那就好比孫悟空上天,施舍一最小的弼馬溫頭上還死死給你扣無數個貪婪無知又自大的馬天君。所以人才來了又走了,而對自己抱有最大自信、對中國抱有最美好期望的這位,絕望自殺了。
以下是我根據我和老公經歷總結的幾個認識誤區。
1、國內高校的工資收入都不高,大家主要靠隱性收入,只要有能力就可以拿項目,靠隱性收入即使工資不高生活也能不錯。 錯!
隱性收入是很多,可都不屬於你。不要看到那些院長副院長們有幾套房子別墅開奔馳寶馬,自己能力背景更強就以為自己也能和他們一樣。隱性收入不屬於你,也不屬於普通老師,哪怕一般的教授博士。尤其是新回來的海歸,想都別想。
海歸博士回國進大學(中部),每個月的收入拿到手的只有兩千來塊,真的只有這麽多!以後即使有漲也別指望太多,如果你現在擅長的只有學術研究的話。而幾年後你可能連這個唯一的能力也喪失殆盡。我聽朋友說起過的一個老海歸,懷著滿腔熱忱回國,讓他當院長他說我要專心做研究,只要當教授。結果來了沒多久經費被削減,實驗室被瓜分,自身無法更新,多年都一事無成地窩著。有權可以沒能力,但有能力必須得有權那能力才有用。如果你沒權沒人脈,賴在美國都比回來強,至少可以搞個自己的房子住,基本生存有保障。
2、我有能力還怕拿不到項目拿不到錢?有項目不就有收入麼?錯!
拿項目不是那麼簡單的。
一個國內博士生,讀博期間和導師一起出了不少文章,算是比較有才的了,工作後申報省級項目,報的一般項目(資助一萬),院長根據可靠途徑打聽確切了因為報告寫得好,專家們決定將他的一般項目升成重點項目,資助四萬,這事已經基本定下來,只差發文了,所以院長就高高興興提前在院裡正式公布了。院裡一個資深教授知道後不知道用的什麼途徑趕緊遞上去一份申請報告(早過了截止日期了,大家都知道當初他沒報)。結果最後他搞到了這個重點項目,博士生最後什麼項目都沒有拿到,第二年博士生再把同樣的項目申請交上去,學校一關都沒過得了(不知道那個教授用的直接就是他的項目還是其他什麼原因)。他每次看到那個教授還得畢恭畢敬。這是我聽我的好朋友說的,交往多年以我所知道的她的人品絕對不至於撒謊。這事是她親身經歷的。
不要以為項目那麼好拿,很多項目都是有名額限制的,管你是新來的海歸還是天上下來的神仙沒有人脈就別想闖過學校這關把項目報上去。
如果你從來沒有拿到過省級項目、或發表很多有影響的文章,國家項目就更是想都別想。而且講師必須有2個以上教授推薦才有資格申報國家項目,否則管你新來的海歸還是天上下來的神仙都別想有機會把項目報上去。從國內講師的定位和科研條件來看,根本沒辦法做研究,對於海歸博士,他們所受的教育和學術水平,給國內講師是種赤裸裸的羞辱。不要以為委屈能求全,要有心理準備,高能低聘只會人人得而踩之,根本沒有尊嚴,沒辦法做研究,沒辦法做到學術自由的。
國內的博士相比之下比海歸好點,畢竟還有導師和一些人脈。發文章等各方面還有點好處。希望憑自己能力拿項目的海歸,回來肯定會絕望。
3、我科研能力強文章很多職稱肯定不難上去?錯
還是那個博士生,評職稱的時候,因為成果多,人家說,這樣的成果,評教授都夠了。結果副教授沒評上。第二年得人指點趕緊送錢才過。
天真的你可能以為你科研夠多水平夠高夠資格了,可總有些條件是你滿足不了的。博士評憑副教授,論文之外,你得有項目,你得工作滿2年,你得在本地交足一定時間的社保(還有其他一些亂七八糟的規定就不一一贅述了),你得上滿多少課時的課,如果係裡課時不夠的話,因為沒有背景和關係,新來的海歸就可能得先做做新生班主任,帶幾個畢業論文,做做校報編輯或摘要的翻譯,很多都不算課時的,你可能積十年也積不夠他們要求的課時(新海歸博士在系裡沒得專業課教只給教專業公共課甚至英語課在中國大學是很正常的)。也就是說,你可能永遠都滿足不了評副教授的要求。而且,因為評教授副教授有名額限制,即使你滿足了所有條件,還是可以不給你評,所有沒關係的就只好靠邊站了。就像前面說過的那個博士生,項目泡湯副教授沒評上是沒有人給過他任何說明的。
當然你可以慢慢熬,如果你安心熬個五年十年評個教授再大展手腳,那就回來吧,但相信我,這五年十年你多半是要廢掉的,因為你沒有辦法做你的研究的,不信你就回來試試。扣除各種亂七八糟的雜事,光報一次帳的手續和折騰就可能花掉你一個星期,即使你用的不過是自己的科研啟動費。(某些大學可能好點)。還得面對財務室工作人員無盡的白眼和譏諷。
希望憑自己學術能力評職稱的海歸,回來肯定會絕望。還有,關於評職稱的文章。
管你發的是什麼國外雜誌,只要不是《science》《nature》,都拿你算當國內一篇普通cssci,(有的可能是裝傻,有的可能是真不知道)。有關係的,在國內爛雜誌發幾篇出錢的文章評上了副教授,你被刷下來是因為你發的數量沒她多。你也想發爛文章或者把自己的好文章往爛雜誌發?且不說你是不是願意承受這種羞辱,沒門路還真發不了。各大雜誌真正從來稿中間挑選併發表的好文章數量有10-15%的就了不得了,其他都是有門路的,還有一部分是名教授的約稿,沒辦法,中國留給最優秀的新人才的表現空間就只有這麼一點點。而且很多雜誌是一看職稱是講師就直接進垃圾桶了。因為所發文章人職稱為講師者,學校為非"大學"者會直接影響並降低雜誌的檔次和排名。
4、只要我有能力寫得出好文章害怕沒地方發?錯
如果你拿不到項目沒錢沒試驗條件沒資料沒對外交流,有能力你也沒處使,怎麼可能出頂級好文章?在中國,好文章不一定能出,發文章不一定要好文章。發文章要什麼,我想不用我再說了。
或許有些片面,可就我自己所經歷和認識的看來,在上層權利和利益的分配與爭奪中,這已經是一個喪失了信譽和道德底線的國家。我愛這裡,因為這是我的祖國,我恨這裡,因為這是我的祖國。唯一讓我覺得安慰和值得的是我的親人和學生們,還有身邊那些勤勞而善良的普通人。如果你們願意不計得失為他們做點什麼,就回來吧。
國內現在的生態,的確不適合有才能卻沒有背景(或超強發掘背景能力)的個人發展,對於只擅長學術研究的留學生,如果你是一棵樹回來可能只能長成一株草,當然,一株草也是貢獻。如果大家有報國之志我建議大家最好還是在國外把成果做好了再捐回來。如果最終像浙大的那位一樣絕望跳樓就真的太可惜了。
可能是我們的運氣糟到家了。就我們所經歷的兩樁,國內的校長院長說話基本算不得數的,尤其是那個答應得最爽快的就跟放屁樣的(也有兩位海歸院長感覺他們說話相當實在而且有誠意,但因為種種原因且當時太想回到家鄉父母身邊沒有進一步走近,如有冒犯請多多原諒),國內現在招海外博士基本是讓你回來報到了什麼都搞好了後。
再正式簽約,沒有學校肯在你正式報到並體檢之前正式簽約的。簽約的時候你就會面臨第一次待遇折扣,這時候,尤其是你拿到兩個月工資以後,你多半會發現你真正得到的和當時你們談條件的時候你認為你可能會得到的是天差地遠。你做夢也不會想到,他們口中的你的真正工資其實只有幾百塊,把他們說得好聽的各種額外待遇加上去總共才兩千來塊,自己一個人都很難養活。你可能以為自己拿到了"優待",最終卻發現待遇其實跟國內博士一樣。在美國呆久了會不知不覺培養起對人和社會的信任,但請千萬記住,在中國的利益糾纏中是沒有信譽可言的。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歸國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