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清代政治文明雜談——為政以愛民為本

 2009-10-25 23:22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
編者按:"民本"思想是古老的中國政治文明中一個重要內容。大家一定很熟悉孟子所說的"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實際上這種思想可以追溯到上古三代。到了清朝,更具體化為"愛民", "利民", "親民", "畏民"等。也許有人覺得這些都太落後了吧,也許有人正想舉起批判的大棒砸向這些"封建主義"的思想意識。但是,不可否認的事實是,在中國連續五千年文明發展史中,"民本"思想起了重要的正面作用。從中國大陸近半個多世紀所發生的事情中,我們更可以看到,拋棄,摧毀"民本"思想給整個中華民族帶來的是何等深重的災難。 3千6百萬同胞被活活餓死;成群的手無寸鐵的青年學生在大街上被坦克車碾死,被機關鎗射死;一群最無辜的堅信真善忍的民眾遭受著極其殘忍,極其卑鄙的迫害。
-----------------------------------------------------

封建政治充斥著統治階級與被統治階級之間的尖銳矛盾與對抗,套用一句先哲的話,"官視民為草芥,民視官為寇讎",是封建官民關係的常態。但問題還有另外一 面。作為傳統政治文明的重要內容,統治者常常宣揚"重民"思想,提倡關注民生,關心民瘼,強調"為政以愛民為本"。這種觀念在清代得到了廣泛的傳播。如康 熙帝在上諭中就多次提到,"朕事事以百姓為念",並要求各級官吏要"念切民依","必使家給人足,安生樂業,方可稱太平之治";"但操守廉潔,唸唸從愛百 姓起見,便為良吏。"(《康熙政要》,卷一、卷九)

這種看似矛盾的歷史現象,其實也不難理解。一方面,任何一個略有頭腦的統治者,大抵都懂得"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知道"天下之治亂繫乎民";另 一方面,"民本"思想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一直有著巨大的影響,從《尚書》的"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孟子的"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到清初王夫之的 "君以民為基","無民而君不立"等等,這些思想一脈相承,在封建時代一直同"尊君"觀念並行不絕。而這不能不在傳統政治文明中得到強烈的反映。

在清代名目繁多的"官箴"類著作中,宣揚"國家根本在百姓"、"為官一方,必為民出力"的內容,佔據了重要的位置。其中包含著相當豐富的思想內涵,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曰"愛民"。有的書中把"愛民"提到治國理政的根本出發點的高度,所謂"朝廷設官,原以為民。官必愛民,乃為盡職"(徐棟輯:《牧令書》)。只有從愛 民出發,才能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常懷一點愛民之心,時時刻刻皆此念充滿於中,自然事事為百姓算計,有一民不被其澤,便如己溺己飢,安得無不忍人之 政?"(《朱舜水集•問答三》)有了愛民之心,便能實心任事,勤於政務,不因一己的利弊得失而顧盼彷徨。金庸齋《居官必覽》稱:"充我懇惻愛民之心,盎然 天地之初意,氤氤氳氳,盈滿於胸中,發而施之於政事。凡世俗之譭譽利害,休戚得失,一毫毋使芥蒂於心,以雜我正念。"(喬立君編:《官箴》,第396頁)相反,如果為官者缺乏愛民之心,只知謀一己之私,則不但會禍害百姓,殘民以逞,而且將會動搖政治統治的基礎。該書尖銳地指出:"乃居官牧民者,逞志作威,嚴刑聚斂,賤民如糞土,疾民如仇讎。非但我之一身,罪孽山積,獨不為國家根本之計乎?"(同上書,第462頁)

二曰"利民"。為官不但要"存愛民之心",更重要的是要"行愛民之政",也就是要在政治實踐中為民謀利,造福百姓。"利民"的要義是一切政治舉措,要時 刻注意為百姓興利除弊:"膺民社者,不必廣求施濟,但詢其利害所在,害民之事,能寬一分,則民受一分之賜;利民之事,早興一日,則民多一日之安。"(覺羅 烏爾通阿:《居官日省錄》,卷二)前引《居官必覽》中有這樣一段話:"一為民牧,一方生靈,皆繫於我,庶幾夙夜焦勞,靡解厥職。民之所樂,我則遂之;民之 所苦,我則除之。縱不能智慮畢周,躋斯民於衽席,然我為官一日,自當盡一日之責。"(《官箴》,第397頁) 有的提出"官必好惡同民"的主張,"凡百姓所利,官亦曰利";"百姓所苦,官亦曰苦"(袁守定:《圖民錄》,卷四)。也有的說,"事關民生",應該"是其 所是,非其所非"(蔣士銓:《官戒詩》)。官員們要以百姓之苦樂為苦樂,以百姓之是非為是非。雖然由於政治立場的不同和利益衝突的客觀存在,真正實行起來 絕非易事,但能夠提出這樣的命題,並且作為政治道德與行政良知的追求目標,顯然有著十分重要的思想意義。

三曰"親民"。在封建政治下,官民之間尊卑懸絕,等級森嚴。官吏們常常"倚勢作威,儼以官府自尊,驅民如羊,縱吏如虎";而百姓們"見里長則面色青黃, 望公門則心膽戰驚"。這種情況,往往造成封建時代"上下之情不通",不利於社會治理。《圖民錄》強調:"凡上下之情,通則治,不通則不治。""如官有所 行,不能達所行之意於民;民有所訴,不能面達所訴之情於官,此上下不通也,不治也。"(卷三)因為只有官員們"平易近民","而後民得以盡其情,上得民 情,而後可言治理也。"(卷一)在這裡,居官者能否去上下之隔閡,忘一己之威儀,真正做一個親民之官,是能否實現政通人和的關鍵。汪祖輝《學識臆說》認 為:"治以親民為要","親民之道,全在體恤民隱,惜民之力,節民之財,遇之以誠,示之以信。不覺官之可畏,而覺官之可感,斯有官民一體之像矣。民有求於 官,官無不應;官有勞於民,民無不承。"(捲上)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放下架子,走出衙門,輕車簡從,體察民情。《居官必覽》批評官場流行的"迎送欲遠, 稱號欲尊,拜跪欲恭,供具欲麗,酒食慾豐,騶從欲都,伺候欲謹",以至"行部所至,萬人負累,千家愁苦"的惡習,勾勒了下面這樣一個"親民之官"的生動形 像:"時屏騶從,巡歷鄉村,與山農野叟,歡然講論,察訪輿情。不煩人迎接,不累人一啜一杯,務期民志常通,欲惡與共。"(《官箴》,第342、354頁)

四曰"畏民"。這裡所說的"畏民",不是指害怕老百姓,更不是說有關民生之事,一味畏葸不前,而是指對老百姓要時刻存有敬畏之心。晚清思想家王韜曾說: "勿以民為弱,民蓋至弱而不可犯也;勿以民為賤,民蓋至賤而不可虐也;勿以民為愚,民蓋至愚而不可欺也。"(《弢園文錄外編•重民》)只有對百姓心存敬 畏,居官者才"不敢肆於民上,為所欲為",也才能真正達到"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的境地。(方大湜:《平平言》)《圖民錄》對這個問題說得更 透徹一些:"居官臨民,以敬為本。""敬則百姓受無窮之福,不敬則百姓受無窮之禍。凡貪婪暴虐,毒痡百姓,何一不從不敬生來?"(卷一)他們強調"畏民" 的出發點是十分清楚的,那就是他們深深懂得,"民悅則久安長治"。有的書中還把"官不畏民"叫做"亂階",意思是說,一旦官員失去了對百姓的敬畏,就必然 無所顧忌,百計搜求,貪得無厭,弄得民不聊生。那樣,社會的動盪也就要到來了。

上面所說的"愛民"、"利民"、"親民"、"畏民",都是屬於封建意識形態範圍之內的觀念,都是對封建統治秩序的認知。那個時代官員的最高信條,不過是 "為民作主",做到"愚者覺之,弱者扶之,屈者申之,危者援之,缺者完之,隱然為一方保障,使一方之人,皆有所恃以無恐"(《圖民錄》卷一)。也就是替百 姓當好主人,這與我們今天所要求的"民主"當然存在著本質的區別。但是,這些思想也有其珍貴的歷史價值,即使在今天也仍然沒有失去其現實借鑒意義。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