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文藝史上的聊齋事件

 2009-08-30 15:57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余秋雨先生在《狼山腳下》裡寫道:初唐詩人宋之問在杭州靈隱寺遊覽,夜間吟詩道:「鷲嶺郁岧嶢,龍宮鎖寂寥。」

然後怎麽也接不下去了,不知不覺步入了一個禪堂遇到一位老僧,便把所作的兩句詩讀給他聽,老僧道:「何不對這樣兩句:樓觀滄海日,門對浙江潮。」

宋之問大驚趕緊道謝,後面的詩句也源源而至。宋之問第二天醒來只覺似夢似真,趕到禪堂早已無人,一個掃地的小和尚悄悄告訴他,老僧就是駱賓王。黑夜丶古寺丶老僧,老僧還是赫赫有名的「初唐四傑」之一,朝廷通緝的要犯。這是一件多麽奇異的事情,而且,外人是怎樣知道的?

這樣的事情在古代文學藝術領域裡有很多,當事人不經意間受到異人點撥遂以成名,頗為靈異。

《世說新語》裡有一則很有名的故事:

嵇康臨刑前,索琴彈奏《廣陵散》,曲終,道:【袁孝尼嘗請學此散,吾靳固不與,廣陵散於今絕矣。】

從他的話來看,天底下似乎只有他嵇康一人會彈奏《廣陵散》,那麽他又是從哪學來的呢?

《太平廣記》載:【嵇康夜宿月華亭,此亭由來殺人,嵇康全無懼意,至一更,獨自操琴,空中有人稱善,嵇康問:「君是何人?」答道:「身是故人幽沒於此,聞君彈琴音曲清和,昔所好,故來聽耳。身不幸非理就終,形體殘毀不宜接見君子。然愛君之琴要當相見,君勿怪惡之。君可更作數曲。】

嵇康復為撫琴擊節。最後那人教了嵇康《廣陵散》,並要他發誓不得教人。

古代文人琴棋書畫不分家,棋自然也不能逃出此列。《唐國史補》記載:王積薪棋藝高超,自謂天下無敵,他到長安遊歷,途中在一家旅館住宿。

晚上熄燈後,聽見店主老婦隔著牆壁叫她媳婦:【良夜難遣,可棋一局乎?】媳婦答應!

老婦說:【第幾道下子矣。】媳婦說:【第幾道下子矣。】各言數十,老婦說:【爾敗矣】,媳婦說:【伏局。】

王積薪把這盤棋法暗暗記住,第二天重演棋局是他遠遠所不能及的。

《集異記》記載得比上面詳細多了,並且還有下文:

王積薪與老婦對弈,相差甚遠,老婦教之道:【止此已無敵於人間矣。】王積薪與老婦謝別走出數十步,再回去已經找不到那間宅子了!

不要以為這樣的事情只在筆記小說裡才有,正史裡也有。

再回到余秋雨先生的作品《十萬進士》:「依我看,千餘年來科舉考試中寫出來的詩,最好的是唐代天寶年間的錢起,在《湘靈鼓瑟詩》的試題下寫出的兩句【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

錢起這首詩,是天寶十載參加禮部的主試時寫成的,千載傳誦。當時考官在讀了一大堆味如嚼蠟般的詩後,突然看到這一首是否也應拍案叫絕呢。

余先生感到疑惑:「真不知當年坐在考場中的錢起,是如何妙手偶得的。」

《舊唐書·錢徽傳》載:

【錢起嘗於客舍月夜獨吟,遽聞人吟於庭曰:「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但出去並沒有看見人。及殿試《湘靈鼓瑟》詩,遂賦曰:「善鼓雲和瑟,常聞帝子靈。馮夷徒自舞,楚客不堪聽,雅調淒金石,清音發杳冥。蒼梧來暮怨,白芷動芳馨。流水傳湘曲,悲風過洞庭。」末聯久不屬,忽記此二語,以為落語。主考官大為讚賞,稱為絕唱,遂中首選。】

這個故事也近乎神異但被載入正史。大概只有這樣,才能解釋錢起為什麽能夠在考場中靈光乍現,神來之筆,自然有神人相助了!

来源:北京青年報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