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美專家:上海倒樓調查結論站不住腳

 2009-07-06 10:18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1
    小字
6月27日早上,在沒有任何先兆的情況下,位於上海閔行區蓮花南路、羅陽路路口的"蓮花河畔景苑"一棟13層在建住宅樓突然連根拔起整體倒塌,在事件內幕不斷被爆出之際,上海市政府2009年7月3日上午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倒樓事件調查結果,稱樓房倒塌主要原因是壓力差,原結構設計經覆核符合規範要求。此結論一出,即遭到專家、民眾的普遍置疑。
  
根據上海市政府公布的調查結果,房屋傾倒的主要原因是緊貼7號樓北側在短期內堆土過高,最高處達10米左右。與此同時,緊臨大樓南側的地下車庫基坑正在開挖,開挖深度達4.6米。大樓兩側的壓力差使土體產生水平位移,過大的水平力超過了樁基的抗側能力,導致房屋傾倒。

在美國加州大學任職,長期從事建築地基穩定研究的岩土工程專家陸博士認為,中共利用御用專家給出的原因是站不住腳的。正常設計情況下,建築物周圍少量堆土或開挖,不會造成建築物整體倒塌。若開挖過大而引起的倒塌,那麼這種倒塌不應該是突然的,倒塌之前也會有漸近性的地面變位等。地基設計不合理或地基施工質量沒有保證,應該才是在建樓房突然倒塌的主要原因。這樣地基設計不合理或地基施工質量沒有保證的樓房,抗震性很差,在弱地震下也可能倒塌。
  
他對大紀元記者解釋道,通常在地面上修建建築物,建築物地面以下一定球狀範圍內將會產生土基的應力升高,形成所謂的"應力球效應"(Stress Ball)。從某種意義上講,該"應力球"將承載上部建築物荷載。建築物越重,應力球越大。"應力球"外的土基本不受影響,因而變位也不大。倒塌的該建築物為13層住宅樓,應為高層建築。在施工過程中,在樓層不斷增加荷載不斷加大的這段時間內,地面以下相當範圍內已經形成了基本穩定的"應力球"。而且,該建築物周圍在施工過程中或竣工後,也沒有關於周圍地面異常凸出上移的報告,也說明瞭形成的"應力球"基本穩定。那麼,這時在該建築物周圍地面上有局部堆土或開挖,一般不會對房屋整體穩定有重大影響(除非地基設計不合理或地基施工質量沒有保證)。
  
他說,據調查報告說,在建樓倒塌系樓兩側壓力差造成。傾倒樓房附近北面堆土過高(堆積最高約10米)及部分防汛牆坍塌。但是堆土沒有緊貼樓房,而且大部分只有幾米高,說明因堆土而引起的堆土所在地面以下的應力重分布對該樓房的地基影響不大。部分防汛牆坍塌,更是說明因堆土而形成的"應力球"已得到部分釋放。因此,堆土對該樓房地基不會產生多大的壓力。
  
調查報告說樓房南面深約4.6米的基坑。基坑開挖使土壓得到部分釋放,從而可能會造成該樓房地基應力的重分布,也就是"應力球"區域的調整。但是基坑開挖過程中,沒有關於樓房南側地面有重大變位的報告。
  
他舉例說,7月2日在上海滬貽b路發生的一起因挖坑塌方引發的附近多幢14曾居民樓沉降、圍牆開裂就是一個例子,類似"蓮花河畔景苑"施工,地面會出現移位,但不會突然引發樓房倒塌。
  
一開發商對《南方日報》表示,各大開發商的樓盤其實都會多多少少有些瑕疵,小問題往往找各種折中的辦法解決,但這次塌樓事件性質實在太壞,也不好說什麼。
  
一上海民眾表示,"樓房倒塌誰都知道是根基出了問題,問題是根基爛成什麼樣了上面的人還裝不知道,這才是問題。"
  
分析人士指出,上海當局是利用專家掩蓋塌樓主要原因,是為了迴避民眾早先揭露的豆腐渣鋼筋工程,迴避工程質量沒問題。如果512大地震中被毀的那些房子承擔建造者的責任不深究,那上海會繼續倒房,接下去就是北京、深圳。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大紀元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