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 《蘭亭集序》是王羲之的千古名帖。
圖 2 觴是一種淺碟的酒器。
古時以夏歷三月第一個巳日為「上巳」,是一個非常古老的大節日。
周朝時,上巳日,會在水邊舉行招魂禳災的祭典儀式,稱之為「雩祀」(雩,讀作於,求雨的祭典)。秦朝時有「上巳祓禊」的記載(祓禊,讀作伏細),指的就是在水邊沐浴,以除不祥的一種祭祀。漢朝時,上巳日,官民除了水邊沐浴,去除身上晦氣外,又增加了臨水宴賓、踏青的內容。魏晉以後,上巳改到容易記憶的三月三日舉行,後代沿襲,也就成為漢族水邊飲宴、郊遊踏春的節日了。
臨水、浴水、潑水皆樂事
《論語.先進篇》中,有一段「暮春者,春服既成,得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講的是弟子侍坐,曾皙(點)和孔夫子談論志向的對話,用一首押韻的白話譯文,正有上巳時節的到沂水邊遊樂的寫景︰
「點兒、點兒你幹啥?」「我在這裡彈琵琶!」
「蹦」地一聲來站起︰「我可不與他人比!
「比不比,各人說的個人理。」
「三月裡,三月三,各人穿件藍布衫;也有大,也有小,跳到河裡洗個澡;洗洗澡,乘乘涼,回頭唱個《山坡羊》。」
夫子聽了哈哈喜︰「滿屋子學生不如你。」
臨水祈福消災,在當今中國西南邊區(如雲南大理)與泰緬地區,現行的「潑水節」活動中,也還可看到古時上巳祓禊的遺蹟。在日本,上巳日原本是五大傳統節日之一的「桃之節句」,亦就是俗稱的女兒節(人偶節,雛祭)。不過在明治維新後,這個節日被移送到公曆的3月3日舉行。上巳未必常在陰曆三月三日,上巳逐漸成為被遺忘的日子了。
曲水流觴
在上巳習俗中,最浪漫的活動要算「曲水流觴」了。觴是一種酒器,是一種木製惰圓形有把的淺盤。上巳在水邊自上游漂下盛酒的觴,供下游者撈起來飲用,這就叫「曲水流觴」。歷史上最盛會有名的一次「曲水流觴」盛會,是東晉永和九年三月三日,在浙江會稽山陰城郊的號曰蘭亭,時任會稽內史的王羲之,宴請了當時名人雅士42人,眾人沿曲流而坐,讓童子在上游,把盛滿水酒的觴杯放在荷葉上順流而下,下游的人拿取漂到面前的觴杯,飲用並賦詩。
與會者有11人各寫了2首詩,15人各寫了1首詩,16人大醉什麼也沒有寫。王羲之在當時醉意茫然時寫了一篇28行324字的《蘭亭集序》,竟成為千古名作,其中凡是有重複的字都各不相同,譬如20多個「之」字,變化迥異,無一個相同,如有神助。王羲之酒醒之後,過幾天又把原文重寫了好多本,但終究沒有在蘭亭集會時所寫的好。
上巳大多在清明前後。今年夏歷三月初三在2009年3月29日,而上巳則是在2009年4月6日。奇妙的是,上巳恰逢三月三日,在1990到2000年間,竟然共有5次;不過,下次上巳剛好在三月三日就要等到2024年了。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上巳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