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團法人肝病防治基金會調查發現,國內每兩名男性上班族中,就有一人出現不等程度的脂肪肝。高雄醫學大學統計至該院接受健康檢查的民眾,更發現脂肪肝的比例高達57%,甚至20∼30歲的年輕人,也有四成出現脂肪肝,比率高得嚇人。
肝病向來有「國病」之稱,所幸近二、三十年來,在政府衛生主管機關及民間團體全力防治下,國人對B肝、C肝的警覺性大為提高,但另一方面,隨著國民飲食習慣改變,油脂攝取過多,使國人逐漸深受脂肪肝威脅,此一事實卻未受到應有的重視。
台大醫學院內科教授、財團法人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執行長許金川,長期以來不斷宣揚「肝臟」的功勞和苦勞。許教授曾幽默的形容說:肝臟就像「沉默的老公」,長期以來擔負了各種工作,但因為「不擅言詞」,太太總不知道他的重要性。
勞苦又功高 卻不會唉痛
許金川說,肝臟是人體最大的化學工廠,人體每天所吃進身體的食物,營養成分在腸胃消化吸收後,便跑到肝臟去接受處理;喝了酒,也是經由肝臟處理成二氧化碳及水,才能由小便及呼吸排出;吃了安眠藥第二天會醒過來,也有賴肝臟的解毒功能,才能減少服藥的後遺症。
但肝不像感冒會打噴嚏、咳嗽、流鼻水、發燒,讓人們知道大事不妙了,所以即便病毒跑到肝臟去了,或是俗稱的「肝包油」已逐漸讓肝硬化,人也不會有特別的感覺,等到有感覺,通常是人發黃、腹脹、昏迷,或腫瘤破裂、肚子痛等肝癌末期症狀出現,才驚覺寶貝肝臟出了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肝病防治基金會調查發現,臺灣每兩名男性上班族中,就有一人出現不等程度的脂肪肝。高雄醫學大學統計至該院接受健康檢查的民眾,更發現脂肪肝的比例高達五成七,甚至20至30歲的年輕人,也有四成出現脂肪肝,比率高得嚇人。
飲食太營養 患者年輕化
此外,國健局每年統計國人十大死因,一向名列前茅的「代謝症候群疾病」大都肇因於現代人營養過剩,讓肝臟脂肪超過所能負荷的重量,成為各種疾病的遠因和近因,因此如何維持良好的習慣,少菸酒、少熬夜,避免增加肝臟負擔,成為現代人必修課程。
脂肪肝在歐、美、日的發生率,佔人口比率約10%~24%,臺灣人在西化的精緻飲食文化下,比例亦高達15%,而且有年輕化的趨勢。前三軍總醫院心血管疾病流行病學教授祝年豐表示,除了遺傳因素外,營養過剩導致脂肪超過肝總重5%,更是脂肪肝最常見的原因。
高醫內分泌科醫師林昆德說,根據醫學統計,一般程度的脂肪肝,不至於直接影響到健康,但脂肪肝患者通常合併有肥胖、高血壓、高血脂及高血糖等「三高疾病」症狀,日後很有可能出現心、腦血管疾病,因此有必要提早防範。
變胖又變高 健康大警訊
許金川表示,肝病防治基金會連續多年調查,發現國內的脂肪肝患者,65.4%經常應酬且有喝酒習慣,55%缺乏運動,至於BMI值(身體質量指數)超過24的正常範圍者,更高達76.3%,可見肥胖與脂肪肝關係密切。
衛生署國民健康營養調查指出:國內「過重」加「肥胖」的18歲以下兒童及青少年,比例高達20%∼25%。此外,教育部調查國中國小學童健康調查,發現有四分之一學童過重(過胖),只有八分之一過瘦(或發育不完整)。北市衛生局調查1000名國小高年級學童,也發現體脂超過22%的胖小孩中,有三分之一有脂肪肝。
祝年豐指出,B肝雖然可能經過20∼30年才會肝硬化,脂肪肝更久,需30∼40年才會肝硬化,表面上看起來問題並不大。但隨著學童肥胖比例倍增,國人的平均壽命增加,下一代很可能無法「健康長壽」,反而會因為肥胖導致高血壓、糖尿病、痛風、肝硬化珥珥,而使老年生活變得很辛苦。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少油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