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母三遷」之教,最早記載於漢朝劉向的《烈女傳》。南宋時啟蒙課本《三字經》引證的第一個典故就是「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千年來「孟母三遷」傳說至今,就被演繹成為孩子找名校了。
且不說所謂「名校」本身的定義,單就「孟母三遷」來說,實際上講的是「擇良鄰」,套用今人的話講,就是為子女營造一個有利於心身發展的大環境。昔 孟子少時,父早喪,母親守節,最初的居住之所「近於墓」,經常有哭喪的似乎有些不吉利,所以才搬家。後來發現搬過去的地方又「近於屠」,整天聽到被屠宰的 牲畜的慘叫哀嚎,這才又搬到文廟學宮之旁,可見眾官員靜悄悄地行禮跪拜,揖讓進退,孟母遂終於鬆口:「此真可以居子也」。
由此可見,孟母所看重的是人文修養,並非是要為孟軻同學找一家了得的私塾,或找一個名宿大儒,此其一;孟母能夠頻繁地擇居遷徙,儘管那時尚沒有嚴 格的戶籍制度,不用戶口本、身份證那種勞神子東西,但也是需要很有些碎銀來打點的,不是母子倆肩扛擔挑就能搬得了家的,此其二;此其三。
如今孟母成為擇校而居的光輝榜樣,而本地菲沙學會對中小學的「評鑒報告」,就成為特別是華人家長擇校而居的行遷圖,只要有加幣租房或買房,按圖索驥是不大費事的。
現在家長為孩子選擇名校,本來是無可厚非的,誰不想讓自己的子女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呢?況且望子成龍或望女成鳳已成傳統,華人中蔚為大觀。然而 若與孟母三遷的本意相比較,未免多少有些變味,功利性多了一些,德行的思考少了一些。過於迷信一兩家社會調查機構的評測結果,為已擇學校在這種評測結果中 的起伏而喟嘆,而奔波,就很有些本末倒置、得不償失了。
其實菲沙學會把公立學校與私立學校放在一起評測,這種做法本身就值得商榷,無論是其科學性還是可行性都要打個問號。這就好比把官方機構與私營企業 放在同一個標準下進行比較,不但對雙方都是有欠公平,其結果也是不能令人信服的。參考一下固然可以,但不能太較真兒。辦同一件事情,準備付出一百塊錢,或 往裡砸一萬塊錢,相信效果是一樣的人智力上肯定有點問題,除非別有用心。為什麼這樣簡單的一個公式,套用在菲沙學會的學校排名榜上,卻信之者眾呢?有的家 長為自己子女所在學校的名次今年提升幾位而雀躍,也有的家長為自己子女所在學校的名次今年下降幾位而沮喪,就很不值當了。
如果負責任的話,菲沙學會在公布學校排名榜的同時,或者新聞媒體在報導菲沙學會學校排名榜的同時,是否最好也適當提及一下評判的標準?即便用同一 個標準來衡量公立學校與私立學校似有不妥,但也最好知道一點這個標準到底是個什麼東西。也許網上能夠查到,但同時報導會更客觀一些,更能避免盲目性。
照理說每所學校都有各自的特色,找到「適合」學校最重要。有的制度寬鬆一些,有的課程緊湊一些,不同的安排反而顯出多元化的豐富。涉及到教學方式及風格方面的差異,更會有細膩的差異。
如果沒有記錯的話,菲沙學會大概是在1998年首次推出卑詩省學校評鑒的,迄今已跨入第11個年頭。說好評如潮也可以,說劣評如潮也可以,但相信菲沙學會還會評下去,因為這種機構就是幹這種事情的,按月領薪水總得做點事情吧?學校排名榜就是這點「事情」之一。
其實名校跟名校相比也有差異,名校所以成為名校的理由也各不相同,僅靠打分是太粗線條了。名校的管治未必就適合所有孩子的品性,鬧得事倍功半的也不是沒有。就如倍受尊崇的美國常春籐盟校,某些方面比起地方小校有時也會甘拜下風。
如何培養學生讀書的實力,把各個基本科的底子打好,才是最重要的。同一年移民的孩子,移民後在同一所學校,有的畢不了業,有的最後拿全額獎學金進 大學,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個人的努力。因為這裡的學校再嚴,也不會像在國內老師就是個全能型的保姆,基本上憑自覺,著重培養一種自立方式,較量的是後勁兒, 要說學校與老師的影響,也就在這裡。
孔孟是儒家尊聖,「有教無類」又是儒學的典則。所以極端一點講,如果把學校分成三六九等的做法絕對化,恰恰違背教育的核心。至於網上有人說菲沙學會學校排名榜是為教育「拉皮條」,就有失口德了。
- 關鍵字搜索:
- 加國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