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能夠移民美國的人數按法律規定,是有名額限制的。由於申請移民的人數往往超過法定的名額,申請人要排隊等候名額,所以就產生了所謂的移民排期表 (Visa Bulletin)。移民排期表由美國國務院(State Department)負責,在每個月中旬左右公布下個月的排期表。國務院移民排期表的網址是:http://travel.state.gov /visa/frvi/bulletin/bulletin_1360.html
移民排期表有以下幾項內容:(1)法定的親屬移民和職業移民排期表; (2)抽籤移民排期表;(3)對各類移民排期近期進展程度的估計。在第三期講座裡我們已經介紹了,大多數人是通過親屬移民或職業移民的途徑獲得美國綠卡的,所以親屬移民和職業移民排期表是最重要的。排期日(Priority Date)是指移民局收到親屬移民申請(I-130申請表)或職業移民申請(I-140申請表)的那一天,或者美國勞工部收到勞工證申請(ETA 9089 PERM申請表)的那一天。所以,每個申請人的排期日是一個固定的日子,隨同主要申請人一起申請移民的配偶和未成年子女都享受同一個排期日,這個日子會打 印在I-130或I-140的批准文件上,自己的排期日在移民排期表上是找不到的。移民排期表上公布的每一類不同的日子叫做截止日(Cut-off Date),這些截止日是每個月變動的,往往是離現在的日子越來越進(有時也會連續幾個月不動,甚至會倒退)。判斷自己的排期日是否到了,就是要先查出自 己申請類別和國家的截止日,然後與自己的排期日比較。如果截止日比自己的排期日離現在更近了,那麼申請人的排期就到了。排期到了意味著申請人就可以向移民 局遞交I-485調整身份的申請,或通過國務院的國家簽證中心(National Visa Center)辦理移民簽證手續了。如果排期還沒到,申請人就不能遞交I-485的申請或辦理移民簽證。
親屬移民有兩種情況,第一 種是所謂的超級優先,沒有名額限制,包括:1.美國公民的配偶;2.美國公民的父母(不包括岳父母); 3.美國公民的未成年未婚子女(21歲以下)。由於這些人不受名額限制,移民排期表上自然就沒有這些人的截止日。第二種情況分為四大類,俗稱親屬移民的四 類優先(preference),每年大約一共有226000個名額,按法定比例分配給四類優先。同時,每個國家也受名額限制。每個國家每年移民美國的人 數不能超過總名額的7%。所以親屬移民排期表除了按照四類優先分類外,某些國家還單獨有其獨特的截止日,包括中國大陸、印度、墨西哥、菲律賓。其他國家則 都歸入同一類,叫做All Chargeability Areas,或簡稱全世界。拿2006年5月的親屬移民排期表為例,第一優先全世界、中國大陸和印度的截止日是2001年4月22日,第一優先墨西哥的截 止日是1991年1月1日,第一優先菲律賓的截止日是1991年8月22日。這意味著,如果某個美國公民在2001年4月21日(他的排期日)或之前為其 成年的未婚子女(21歲以上)申請了移民(I-130),而這位成年的未婚子女出生於中國大陸或印度或世界其他國家,那麼,從2006年5月1日開始,這 位申請人的排期就到了。但是,如果這位成年的未婚子女當年出生在墨西哥或菲律賓,那麼他的排期日還沒有到。
職業移民沒有超級優先, 所有140000個名額按比例分配給五類優先,以上提到的四個國家同樣有其獨特的截止日。拿2006年5月的職業移民排期表為例,第二優先全世界、墨西哥 和菲律賓的截止日是「C」,代表Current,這是指這些國家第二優先的申請人都有名額,不用排期,第二優先中國大陸的截止日是2004年1月1日,第 二優先印度的截止日是2003年1月1日。這意味著,如果某個出生於中國大陸的申請人在2003年12月31日(他的排期日)向移民局遞交了I-140國 家利益豁免的申請,那麼,從2006年5月1日開始,這位申請人的排期就到了。但是,如果這位申請人當年出生於印度,那麼,他的排期日還沒有到。
如 果自己的排期日還沒有到,申請人最關心的是什麼時候自己才能排到。這個問題是沒有精確答案的,因為負責公布移民排期表的美國國務院都不知道。但是,國務院 對排期近期進展程度往往會有一個大致的估計,這就是每個月移民排期表上最後的一項內容。國務院可能會預計某些優先排期的進展會加快或減慢,甚至可能會倒 退。有時候,所有國家的所有優先都可能會有名額,不用排期。排期前進的快慢程度最根本上取決於每年拿到綠卡的人數。如果某一年獲I-485批准和拿到移民 簽證的人很多(移民名額基本上用完了),排期的進展就會很慢;相反,如果某一年獲I-485批准和拿到移民簽證的人很少(移民名額綽綽有餘),排期的進展 反而會很快。
欲知詳情,請上"高律師網"(中文):
www.lawyergao.com
- 關鍵字搜索:
- 如何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