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民主公投對抗威權中國的打壓

站在二十一世紀,觀察二十世紀的國際關係發展趨勢,就國際政治社會學的角度而言,我們可以發現有兩大發展趨勢:其一,國家越來越多。其二,透過國際合作與國際組織來處理越來越複雜的共同與全球議題。在國家數目的層面,全世界的國家數目於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的時候有42國,到了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聯合國創立的時候有50國,1960年達到99國,在今年2008年則已經有193國之多。

在全球化的趨勢之下,越來越多的人民不願意迷失在全球化與標準化的洪流之中,紛紛站起來捍衛自己的認同,希望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未來,因此,國家的數目也不斷的增加,以便維護傳統建立一個不同、互尊互重也繁榮的新世界。

在國際合作與國際組織的層次,逐日增加的問題已經不是單一國家所能解決。例如地球暖化、臭氧層破洞、多元物種的消滅、雨林的砍伐殆盡、反恐政策、大量毀滅性武器的擴散、傳統武器的管制、公共衛生疾病SARS、禽流感、愛滋病、瘧疾、癌症的根除等等議題,都須要世界各國的充分合作才能做有效的管理與解決。

臺灣在2008年決定舉行公投加入聯合國,基本上非常符合這樣的趨勢發展,一方面要當家作主,決定自己的國家發展前途,另外一方面要積極參與國際社會,協助世界創造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無奈,中國的威權政府,幾乎傾全國之力,動用其在國際社會的影響力,企圖阻止臺灣舉辦加入聯合國之公民投票。美國與法國甚至在中國的威脅利誘之下,也紛紛公開發表言論反對臺灣舉行公民投票的政策。

事實上,中國共產黨還真的很害怕公民投票這一項機制。在 1996年的時候,為了阻止臺灣運用全民投票的權力選舉自己的總統,中國人民解放軍不惜在臺灣海峽進行軍事演習,企圖威嚇臺灣的人民。2000年的時候,以血洗臺灣的字眼恐嚇臺灣人民不要選錯人。2004年的時候,也動用全世界的力量反對臺灣舉行公投,詢問人民是否同意與中國舉行和平談判。中國其實比較不在乎內容,而是非常在意動用全民投票的力量促成一件政策的機制。因為,共產黨獨裁的本質是有可能被全民的選擇權所推翻,所以一定要盡全力制止臺灣的公投行為模式成為一個成功的典範,以免進而影響到整個中國地區。

臺灣雖然有許多人,也受到中國的影響與利誘,進而反對舉行公投。然而,臺灣如果從公投的機制上撤退,正好證明,在大國的影響力之下,臺灣是有可能放棄對自己國家主權的堅持。這樣的結果對臺灣的國家利益的損傷,將是非常巨大。好在,臺灣撤案的可能性並不大。面對威權、擴軍、沒有言論自主權、摧毀西藏文化,限制宗教自由的共產黨中國,臺灣最強大的武器正是不斷深化與成熟的民主制度,而公民投票的機制只是這一條對抗威權艱難道路的一個過程而已。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