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為什麼稱古代的縣長為「知縣」?

 2008-01-17 06:21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從史籍記載中,我們常會發現負責管理一縣的長官,因朝代不同而有縣令、縣長、縣尹等不同的稱呼。但到了明清時期,掌管一縣政事的長官被稱為知縣,如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卷十一.蘇知縣羅衫再合》:"正說間,後堂又有幾個閑蕩的公人聽得了,走來幫興。"另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十六回》:"忽聽窗外鑼響,許多火把簇擁一乘官轎過去,後面馬蹄一片聲音,自然是本縣知縣過。"那麼,縣的長官為什麼稱為"知縣"呢?

"知"有主持、管理之意。"知縣"之名最早起源於唐朝,在唐中期,若有的縣暫無縣令,則由縣內輔佐的官員代理主持縣的事務,叫"知縣事",但這佐官只是代理性的臨時差遣,並不是縣令。而五代是中國另一次大分裂時期,戰亂頻繁,政治混亂,故當時各縣吏治腐敗,縣令都是由昏庸無能的人所擔任,以致貪污受賄,苛捐雜稅沈重。

到了宋初,為提升吏治,重建縣令威望,宋太祖便開始派遣朝廷的官員前去主持縣務,此時的"知縣事"仍是臨時委任的官職,官員本身在朝廷都有職務,所以並非縣的正式長官。至宋朝末年,便廢除縣令,直接設置了"知縣"。到明朝時,"知縣"便成了縣級首長的正式專有名詞,而清朝也就沿用沒有改變。

其實管理一縣政務的行政長管,在周朝時稱為縣正,春秋時代則稱為宰、尹、公等。秦漢時,縣擁有萬戶以上者稱"縣令",不滿萬戶者稱為"縣長"。唐朝時縣設令,縣分赤、畿、望、緊、上、中、下七等,但無令長之分。宋朝承襲唐制,朝臣派往縣充當長官則稱知某縣事,簡稱知縣。元朝時縣設置達魯花赤,以縣尹為副。明清時期沿襲宋制稱為知縣,也就是現今的縣長。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