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上個世紀49年以前,我還是個十幾歲的少年,過年可是一年中的大事。在我們家鄉,一進入臘月,全村家家戶戶就開始忙碌了。臘月初八喝用干豆角和稀飯煮起來的臘八粥,有保平安、承前啟後的意思;臘月23是過小年,要向灶王爺上供,貼門神、剪「福祿壽」字樣,屋子大門是貼鍾馗、關公等畫像,房間的門上則貼童男童女、壽星等年畫。我家的老屋很高大,堂前(即客廳)寬敞,過年時要將歷代祖宗的畫像掛在堂前,除夕夜接受子孫的跪拜。
臘月裡,家家的女眷要準備很多過年的食物,像壽桃、米粉□、凍米糖、醃肉等。將蒸好的壽桃晾乾,浸在盛有清涼井水德缸裡,封好保存,可以吃到來年三月;凍米糖則是用糯米、芝麻和麥芽糖制做。我的家鄉在南方,不種麥子,平時很少吃麵條,但過年時是要□麵條吃的。接下來要採購拜年招待客人的食品,一般是酥糖、糕點、蜜棗、花生、瓜子等類,寓意「早生貴子、子孫滿堂」。
除夕前夕,全家大掃除,意思是「辭舊迎新」,還要將水缸灌滿水,準備好三天的飯菜,家鄉的風俗是初一、初二、初三不打水,不動刀。那時的家鄉林木繁多,井水十分甘甜,58年大躍進後,樹木砍光,井水也受到污染,這是後話。
大年三十,外出的家人回來了,全家人一起準備吃年夜飯,有粉絲、魚、雞,青菜是一定要的,表示「清清吉吉」。傍晚時分,在堂前點上6對大紅蠟燭。掛上八角形的絲製或玻璃燈籠,開飯前,全家人由家中長者帶領依次跪拜祖先,將做好的年夜飯供在祖宗的畫像前,然後,全家人歡聚一堂吃年夜飯,其樂融融。
凌晨一、二點,每家派出一個男丁為代表,去村中祠堂,在村長的帶領下,祭拜全村的先人和議事,那時的村長是由村民選出一位年紀大、輩分高且德高望重之人。議事主要是討論諸如修路、建廟等事。家中代表出門前,要用手敲大門,指「開門大吉」,並放鞭炮。議事完畢,大家一起點著燈籠去村中的廟裡拜菩薩。
大年初一,吃完棗栗、茶葉蛋後,年輕人帶著禮盒走親戚拜年,老人則留下等著客人來家中拜年,拜年要持續若干天。正月十五晚上,村中點滿了各式各樣自製的花燈,並搭戲臺唱大戲,唱的都是《四郎探母》、《借東風》等歷史故事。
傳統的過年習俗是秉承了中國幾千年的文化,敬天、敬神、敬祖,那時人們都很恭謙有禮,時時感恩,過著長幼有序的生活。民間的祭祀也是表達對神靈的敬意和對自己的反省。49年後,大陸把「新年」強行改稱「春節」,這並不是表面上的叫法不同,而是將割裂了過年所具有的傳統文化內涵。菩薩也在文革中給砸了,村中的祠堂也荒蕪了,傳統的過年風俗漸漸地淡化了,人們自然覺的越來越沒意思了。
現在大陸過年,只是湊到一起呆上幾天,男士們吃酒、打牌、玩錢;女士們則去商場逛逛。這些年為了促進旅遊業,增加了好幾個大禮拜,像每年的「十一」,假期的長短和過年不相上下,過年和其他節日的差別也越來越不分明瞭。
隨女兒移居海外後,發現華人社區的過年氣氛大多是香港、臺灣移民烘托的,一些出國時間長的大陸移民漸漸地也有加入,但無論怎樣,都比不上我小時候過年的熱鬧、傳統和有意思。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 關鍵字搜索:
- 新年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