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照中國的傳統風俗,陰曆臘月二十三日,叫做「小年」。之所以如此稱呼,恐怕是因為再過幾天,作為「大年」的春節就要來臨了。因此,也可以說「小年」是「大年」的前奏或序曲罷!
小年祭灶是大江南北共同的習俗。過去,到這一天人們都要在灶屋(廚房)的鍋臺附近牆壁上供奉灶王爺、灶王奶奶。佛龕神像的兩側還要貼上一副對聯,上聯寫「上天言好事」,下聯寫「下界保平安」或「回宮降吉祥」,橫額是「一家之主」。古人云:「民以食為天」,所以人們把灶王爺恭恭敬敬地奉為一家之主,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昔日北京,每逢到陰曆臘月上旬,大街小巷的油鹽店、雜貨鋪、南紙店、百貨攤都以代賣「灶王爺」。這種要木版水印的神像,大多來自華北的「版畫之鄉」天津楊柳青。那和藹、肅穆、善靜的灶王爺、灶王奶奶盛裝端坐,給人們以莊重的感覺。
每年一度,人們都要「請」回來一幀新的灶王像(不能說「買」)來代替被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熏火燎了陳舊不堪的舊灶王像。這似乎是在向人們預告,除夕馬上就要來到了。
給灶王爺、灶王奶奶奉上的供品,不須用雞鴨魚肉、干鮮果品之類,更不須用牛羊三牲,只須一些「糖瓜」(用麥芽糖制做的像雞蛋大小的瓜狀糖塊)就可以了。稍考究一點的人家,再供上一碗用糯米蒸熟的蓮子八寶飯,他老人家就會更心滿意足。灶王爺騎的神馬,還要供以香糟炒豆和清水。
俗云「臘月二十三日,灶王爺上天」,這天人們稱它為「祭灶日」。在北京,這一天晚餐之前,每家家長都要先用糖瓜在灶門前烤化,然後抹在灶王爺、灶王奶奶的咀唇上。即使灶王爺不饞,人們也硬要把烤化了的糖瓜放在他老人家的嘴邊,看業灶王爺賢伉儷都是喜歡吃甜食的。至更盡時分,家家院內立桿,懸掛天燈,燃放鞭炮,舉家男子羅拜,祝以抑惡揚善之詞,送灶王爺上天,去向玉帝啟秦人間一年之善惡,而婦女不能參拜,只於內室掃除爐灶,燃燈默拜。
其實,祭灶的風俗由來已久。《禮記·月令》云:「祀灶之禮,設主於灶徑。」灶徑即灶邊承器之物,以土為之者。那時祀守被列為五祀之一。《戰國策·趙策》云:「復滌偵謂衛君日:臣嘗夢見灶君,」唐羅隱送灶詩亦有「一盞清茶一縷煙,灶君皇帝上青天」的名句。可見兩千多年前已有祭灶之禮,且歷代相沿成習。今天,50歲以上年紀的人,大概少有沒祭拜過灶王爺的吧。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