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文字名稱之沿革:
先民造字之初是「依類像形」,即依樣畫樣,稱為「文」。「文」者「紋」也,即交錯而畫的意思。《周官》:「外史掌達書名於四方」。鄭玄註:「古曰名,今曰字。」《論語.子路篇》:「必也正名乎!」鄭玄註:「正名,謂正書字也。」所以在古代,稱文字為「書」或「名」。春秋時代以前只稱「文」,到了戰國時代,才開始稱「字」。
《呂氏春秋》成書時,秦相呂不韋將此書懸於秦國首都陝西咸陽,並出了佈告說:「有能增減一字者,予千金」。這是稱作「字」的開始。所以「文」是指事物的本像,「獨體為文」。「字」是後來滋生增加的,以補「文」之不足。「字」的形與聲相並成字而見義,所以說「合體為字」。
因此,舊時所謂「書」、「名」、「文」、「字」四者之區別為:
凡稱「書」者,乃就文字的「書寫」而言。
凡稱「名」者,乃就文字的「聲音」而言。
凡稱「文」者,乃就文字的「形體」而言。
凡稱「字」者,乃就文字的「發展」而言。
西元前221年,秦始皇滅了韓、趙、魏、齊、楚、燕六國,三年後在琅玡刻石記功,刻上「同書文字」四個字,這是「文」與「字」連稱的開始。秦漢以來「文字」連稱盛行,為了避免與「書籍」之「書」、與「名家」之「名」相混,所以將「書」或「名」之稱法除掉了。
(二) 「小學」謂文字學,乃襲用古傳:
漢代稱「文字學」為小學,意思是孩童八歲入小學時,就開始學的科目,當作「禮、樂、射、馭、書、數」這《六藝》中的一藝,小學科目中的一科。
因此,「文字」的定義可說是:「凡有形體可供書寫,而代表一音、一義之符號,能組成章句,表達情意者,稱為文字」。
宋朝王安石說:「人言為聲,述以為字。」所以漢字之「字形」、「字音」與「字義」,是組成中國文字學的三要素。而研究「文字」之「形、音、義」,及其相互之關係與其變遷者,可稱為「文字學」。
(三) 六書即「形音義」之學:
「六書」之名,最早見於《周禮》。《說文解字序》:「周禮,八歲入小學,保氏教國子,先以六書。指事者,視而可識,察而見意,「上、下」是也。二曰像形。象形者,畫成其物,隨體詰詘,「日、月」是也。三曰形聲。形聲者,以事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會意。會意者比類合誼,以見指撝,「武、信」是也。五曰轉注。轉注者,建類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無其事,依聲托事,「令、長」是也。」
中國的文字可歸納分析為「六書」。清朝的文字學家,乾隆期間舉人段玉裁說:「六書者,文字、聲音、義理之總會也。有指事、像形、形聲、會意,而字形盡於此矣。有轉注、假借,而字義盡於此矣。」所以「六書」是指:「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即「形、音、義」之學。
清朝另一位文字學家,道光年間舉人王筠曾說:「字之有形、聲、義也,猶人之有神、影、形也。不能離形而為影與神,更不能以他人之影與神,附此人之形也。」王筠的譬喻,是對漢字「形、音、義」三者,瞭解透徹,並能貫通融會的說法也。
(四) 文字的起源:
相傳漢字的創始,有所謂的「結繩」、「書契」、「八卦」、「河圖」、「洛書」、「甲子」、「圖畫」、「倉頡造字」等說法。
《淮南子》:「昔倉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說文解字敘》:「倉頡之作書也,蓋依類像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即謂之字。文者,物像之本。字者,言孳乳而寖多也。」但這些說法,皆因時代久遠無法細考。至於是作書或作圖,分別不大,因為古文原為像形字也。
文字非一時一人所創。古人「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日月星辰,鳥獸之跡」皆可作為創造文字之啟示,何況遠古時期,言語聲音,不能留存並傳到異地,故有創製文字的必要。
(五) 文字起源之年代考:
清德宗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 ,一位在北京擔任國子監祭酒的京官,山東福山人,名叫王懿榮,以收藏古董,精通金石聞名。他患了瘧疾,僕人到藥店逵仁堂買藥,王懿榮的好友劉鶚,發現其中有一味名叫「敗龜版」的中藥,上面刻了隱隱約約的圖文,兩人仔細研看後,認定是珍貴的古文字,於是王懿榮便將這藥鋪的「敗龜版」收購一空,進而追溯到這些「龜甲」,是來自河南省安陽縣小屯村這地方。
另種說法是在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 ,有位叫範維卿的古董商人,在河南省安陽縣小屯村,收購了一些甲骨,他帶了十多片,到北京給精通古物的王懿榮看,王氏大喜,遂以高價購買。這即最早可見的「龜甲文字」。根據推斷,這種文字的創造,當在距今約三千餘年前,也即在商代之前。
商朝人好占卜,他們將占卜的文辭刻在龜甲獸骨上,這些刻在龜甲與獸骨上的文字,稱為「卜辭文字」或「殷墟文字」。因為商朝的第十九位帝盤庚,將國都自商(今河南商丘) 遷至殷(今河南安陽小屯) ,所以將從這裡挖出的文字,稱為「殷墟文字」。
殷墟甲骨為刀筆文字,但從出土的甲骨文看來,那時已有毛筆和朱墨,有調和朱墨的石臼和硯盤。這些出土的甲骨文,已相當成熟,顯現出脫離圖畫的階段,走向真正記載語言的文字。其中已有很多字,是將兩個形體併合在一起的表意文字了。
春秋戰國時期,書寫的工具有:竹簡、木片與絲帛,文字可用筆寫,因此使用日廣。
(六) 漢字的流變:
商代(西元前1751年到西元前1111年)的銅器,已進入銅錫合金時期,稱為「青銅器」。所以,刻在銅器上的文字,稱為「金文」或「鐘鼎文」。
「古文」是指倉頡以後,史籀以前的文字之通稱。古文的字形「首尾銳而中豐」。到了春秋時代周宣王時,太史籀(音宙)作了《史籀十五篇》(今已失傳) ,這即是「大篆」的文字。
戰國時期(西元前403年到西元前221年) ,六國之文字雜亂,各國各地,自製文字,所以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後,就有了「書同文、車同軌」的作法。秦國丞相李斯作《倉頡篇》七章,中車府令趙高作《爰歷篇》六章,太史令胡母敬作《博學篇》七章,皆為「小篆」的文字。(這三篇共有3,300個字) 。小篆的字形則「豐銳停勻」。後來,秦國的獄吏程邈,增減大篆,去其繁複作了「隸書」,秦時只在公家文書用隸字。
「小篆」之字體與「大篆」相差不多,但「隸書」則將大篆字之體多事刪減,形體上變了很多,如「魚、燕、秦、春、奉、泰」等很多的字皆如此,所以說:「篆書變古而古猶存,隸書變古而古文從此絕矣。」
漢朝初年,有仿《倉頡篇》的小篆字體來作字書者。到了漢武帝時,司馬相如作《凡將篇》。漢元帝時,史游作《急就篇》。漢成帝時,李長作了《元尚篇》,「皆《倉頡》中正字也」。
西漢末年王莽篡漢,小學不修,文字不正,錯謬甚多。所以到了東漢光武帝劉秀統一天下後(西元25年),伏波將軍馬援曾上書「請正文字」。要求廣徵通曉古文字者,來更正當時文字的錯誤。
「草書」者乃草創之書。《說文解字敘》:「漢興有草書」,這是所謂「赴急之書」,並不用來教孩童,僅施於簡檄(一種用以徵召的文書),絕少流傳。或謂「草書」自隸書變來,有「章草」「今草」之分。「章草」之字,體勢不連綿,「今草」之字,體勢一筆而成。
「行書」又叫「行押書」,其起源及作者均不明。《六體書論》:「真書(正書)如立,行書如行,草書如走。」所以行書介於草書與正書(楷書)之間。清朝道光年間進士劉熙載說:「行書有真行有草行。真行近真而縱於真,草行近草而斂於草」。
目前我們寫的正體漢字,原叫「正書」,即「楷書」或「真書」。《宋.宣和書譜》:「在漢建初有王次仲者,始以隸字書作楷法,所謂楷法者,今之正書也。人既便之,世遂行焉。於是西漢之末,隸書石刻間雜為正書,降及三國鐘繇 者,乃有《賀克捷表》備盡法度,為正書之祖。晉王羲之作《樂毅篇》《黃庭經》一出於世,遂為今昔不貲之寶」。
「正」字從「止」從「一」。「一」者《許慎,說文解字》說:「一,惟初太極,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止」者「足」也,引申有達到,止於至善之意。因此「正」字有建中立極,不偏不倚,止於最好的地步。
所以「正書」即楷書,即「正體字」。我們將中國一脈相傳的字,稱為「正體字」,這個名稱有其歷史淵源。自漢朝發展到唐朝定型而大備,一千餘年來,基本上沒有大的變更。一直延用到中華民國政府退守臺灣。
(七) 許慎與《說文解字》:
東漢和帝永元十二年(西元100年),汝南召陵人(今河南郾城),許慎(字叔重)作《說文解字》,以「形」「義」為主,收錄了9353個字,分為540個部首。使文字有了歸類。但許慎卻等到東漢安帝建光元年(西元121年) ,才獻給皇帝。不到幾十年便流行於天下,是文字學最早的一本書。
明朝顧炎武,對東漢古文經學家,文字學家,被時人稱為:「五經無雙許叔重」的許慎之功勞十分推崇。他說:「自隸書以來,其能發明六書之恉,使三代(夏商周)之文,尚存於今日,而得識古人之製作之本者,許叔重《說文》之功為大。」。(顧炎武原名絳,字忠清,江蘇昆山人。西元1644年明朝亡後,始改名為炎武。著有《日知錄》《音學五書》等。為清代古韻學的開山祖。)
清乾隆時,翰林院編修孫星衍說:「微許叔重,則世人習見秦時徒隸之書,不覩唐虞三代,周公孔子之字,竊謂其功不在禹下。惟其書雖經表上,當時未見頒行,故魏晉之間,惟有《急就篇》為學童所學。」
漢代有所謂的「今文學家」與「古文學家」之爭。那是因為自秦始皇「焚書坑儒」後,古籍難見。漢宣帝時,找了耆老(伏勝)來背誦《尚書》,但失誤頗多。後來魯恭王劉余,在封國內拆除孔子舊宅的牆壁時,發現一批用古文寫的經書,其中有《尚書》《禮記》《論語》《春秋》《孝經》等。這些在孔宅發現的《古文尚書》,是用先秦小篆寫的,比伏生(即伏勝)背誦後,用漢代通行之隸書寫的《今文尚書》,多了十九篇等。
今文學家雖喜言文字,但多為荒謬之論。古文學家則根據《說文解字》自「六書」入手,進而建立一種文字學之系統,用來解說經籍,保存了中華正確的文化傳統。到了三國,晉、南北朝、隋、唐、宋、元,均有文字學之書撰述。
(八) 明清之字典巨著:
明朝神宗萬曆四十三年(西元1615年),安徽宣城人梅膺祚編了《字彙》,改用楷書,共分十四冊,分別以「首」「尾」及「十二地支」命名,收錄了33,197個字,都是經史中常用之字。他將許慎《說文解字》540個部首,簡化為214部首,按筆劃順序排列,便於檢閱。用「反切」及「直音」注音。
《字彙》並列有教人寫字的筆順,辨認字形相似的字等等。對近代語言史之研究價值頗高。目前我們使用的《辭海》,即沿用《字彙》的部首檢字方法。
到了明末崇禎年,國子監江西宜春人張自烈,編了《正字通》,分十二卷,共收33,549字,部首亦分為214個。其部首秩序與每部所納之字,亦按筆劃多少排列。《正字通》並收了許多方言及俗語的意義。
1644年滿州人入關。清朝初年,清聖祖康熙皇帝有鑒於宋元時期,流行於賬簿、當票、藥方、小說、唱本等文字記載中所用的「破體字」「俗體字」(即簡體字)充斥,文字之亂象叢生。
康熙四十九年(西元1710年) ,令翰林大學士張玉書、陳廷敬等,共三十人參與主編《康熙字典》。他們參考明朝梅膺祚的《字彙》,與明朝張自烈的《正字通》兩本字典為藍本,至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歷時七年始編纂成。嚴格要求,正確書寫,「正體漢字」之方法。
《康熙字典》共分十二集,每集以「地支」命名。共收集漢字47,000餘字,部首亦分為214個。並有反切注音,註明出處及參考等等,是一本非常有價值的語文工具,並一直被廣泛地使用。
所以,僅就《字彙》《正字通》《康熙字典》三部字典所收錄的字數與部首看來,漢字明顯的增加。但其字之增加,皆依循「六書」的規範。但部首卻從東漢許慎《說文解字》的9,353個字,所歸納成的540部首,而減少到214部首。這即證明漢字是極科學化的,有其演變之規則。不因字數增多,而「部首」亦隨之增加。
「部首字」則是認識千千萬萬漢字之基礎,漢字亦根據這有限之「214」個部首字,以「形、音、義」之規範,加以排列組合。凡筆劃多之漢字,可以依照部首,將文字拆開講解,再合併回覆其字之原形,這是以簡馭難的最佳識字方法。
清代文字學家王筠在其《文字蒙求》自序中提到:「人之不識字也,病於不能分,茍能分一字為數字,則點劃必不可以增減,且易記而難忘矣。茍於童蒙時,先令知某為像形,某為指事,而會意字即合此二者以成之,形聲字即合此三者以成之,豈非執簡御繁之法乎。」這真是一針見血的見解,說出了學習正體漢字的簡易辦法。
(九) 清代的文字與聲韻研究:
有清一代,研究東漢許慎《說文解字》的文字學家有;段玉裁的《說文解字注》。桂馥的《說文義證》。王筠的《說文釋例》。朱駿聲的《說文通訓定聲》等書。
另外,清朝學者對古文字,聲韻學與訓詁學之研究,皆有具體輝煌之成就。自清末發現甲骨文,一直到民國以後,有名的甲骨文專家有羅振玉,王國維,董作賓等等。聲韻學專家則有章太炎,黃季剛,瑞典漢學家高本漢等等。
(十) 中國歷代字體的演變:
從甲骨文→鐘鼎文(金文)→大篆(籀文) →小篆→隸書→草書→行書→楷書
都是字形簡化的結果。亦為用筆簡化的結果。
由「篆書」變「隸書」,變圓曲之筆為方直之筆,以便書寫。
由「隸書」變「楷書」,字形亦簡略。外貌雖不像形,而像形之本質仍存。
故「楷書」(即「正體字」) ,創始於漢末,完成於魏晉,一直沿用至今。近一千八百年來,漢字沒再改簡的原因:乃「楷書」已達最簡的地步了。
如果再簡略下去,不免入於符號化,不能維持漢字的像形本質,並完全脫離漢字依據「六書」的規範。使漢字原本具有「因形見義」「望文生義」的功能,皆消失殆盡。
這種符號化的文字,既不能像舊時的漢字能表義,亦不像拼音文字般表音,「形、音、義」三方面皆無是處,成了最沒用的文字。
(十一) 漢字之特性:
正體漢字是單形體,單音節的方塊字,是左腦右腦可並用的「復腦文字」。它有聲調,同音字多,有單詞與複詞,既可用來表徵外界的萬千事物,更具有「形音義」的特殊功能,易於辨認分析,易讀性高。
漢字其基本結構有三種秩序:「上下結構」如:「朵、忠、霜、替」等。「左右結構」如:「北、林、劉、騎」等。「內外結構」如:「康、匍、聞、圍」等。
漢字由於有了「部首字」的分類與歸納,那麼「獨體之文」與「合體之字」,有了條理可循。何況漢字雖多,形聲字居十之七八,轉注以聲轉為本,假借亦以聲借多。既識「部首」之義,其相屬之字義,亦必相近。既識本字之音,則本字之音與配合之音,亦相去不遠。故「字義」「字音」皆有其根源,可以以簡(即用「部首字」) ,來馭繁 (即駕馭「眾多之漢字」)也。
漢字不是拼音文字,不隨語言之變化而變化,穩定性高,可以超越時空,古詞(字)皆可今用。中國地大人多,方言雖異,但使用之文字卻相同。易於溝通,促進團結。
正體漢字,字型勻稱優美,書寫時自上往下,自右往左,自左往右,均可通行。用諸書信文章、詩詞、歌賦、對聯、書法、謎語、文字遊戲等等,皆能歷久彌新。而正體漢字中所蘊藏之豐富資料,更可上溯中華文化淵源、史地背景及發展。
如今電腦專家發現:漢字適用於電腦有三大優點:
(一) 漢字是單音節,其語音信號,可以迅速的進行頻譜分析處理。
(二) 漢字是單形體的方塊字,比拚音文字更易於儲藏。
(三) 漢字的偏旁部首,其相互結構,符合現代電腦的邏輯原理。比拚音文字更適於電腦的發展。
事實證明,電腦輸入「正體漢字」的速度,絕不比拚音文字慢,由此可見,這經過千百年錘鏈的「正體漢字」,既經得起時代的考驗,亦能隨著時代的潮流前進,光輝永在,價值永存。
(十二) 簡化字的起因及演變:
自清世祖順治帝於1644年入關,到宣統三年(1911年)為止,滿清皇朝有十二帝,立國共268年。清皇室歷經聖祖(康熙)、世宗(雍正)、高宗(乾隆) 三帝,134年間,可謂盛世之外,到了清仁宗(嘉慶)、清宣宗(道光)時,就步入國勢衰弱之途。(「康乾盛世、嘉道中衰」)
清宣宗道光二十年(1840年) ,中英鴉片戰爭爆發,由於清廷舉棋不定,主戰者欽差大臣林則徐被革職,英軍兩次北犯,先至大沽口,後再兵臨南京。光緒二十二年(1842年),清朝被迫訂下中國第一條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至此,中國門戶洞開,紙老虎之面目被拆穿。
由於清朝腐敗無能,列強之勢力由海口進入中國內地,仗著船堅炮利,不平等條約接踵而至,「割地賠款」「喪權辱國」。而中國境內禍亂不止,社會秩序破壞,百姓流離失所。故有「師夷長技以制夷」的自強運動興起。
於是有模仿西法,洋務建樹,增強國防,發展交通礦業,建立新式學堂,留學教育,翻譯西書等等之措施。當時許多讀書人,像嚴復(留英)、蔡元培(留德)、章太炎(留日)、熊十力、錢玄同(留日)、周樹人(留日)、胡適(留美)、劉半農(留英法)、趙 元任(留美)、顧頡剛、馮友蘭(留美)、林語堂(留美)等人,皆清咸豐、同治、光緒年間出生的大學者。
但他們之中,或有過於偏激如錢玄同者。他提倡「廢除古文」、「廢除漢字」、「改用拼音文字」、「推行漢語拼音方案」,主張「自左向由橫寫」等等。錢玄同曾說:「欲袪除三綱五倫之奴隸道德,當以廢孔學為唯一辦法」。「廢記載孔門學說,及道教妖言的漢文,尤為根本解決之解決。」
周樹人(魯迅)則謂:「漢字是勞動人民的結核,倘不除去,只有自己死。」中共早期領導人瞿秋白就說過:「漢字真是世界上最齷齪,最惡劣,最混蛋的中世紀茅坑」。
民國元年(1912年),蔡元培任教育總長,首先廢除「讀經書」,接著再以迷信的理由「廢除祭孔」。1919年「五四運動」發生後,像錢玄同、劉半農、胡適等人,更是大力倡導「反傳統」,要冒進要西化。提倡白話文,抨擊儒家思想,推動「疑古」風氣,造成中國歷史上一次規模龐大,影響深遠的政治思想文化運動。
中共統治大陸之初,大力推行簡化字。1956年8月,舒慶春(老舍)在《關於語言規範化》說:「……文字改革的方法是不求規範化。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文字改革是一個過渡的辦法。我們將來一定是用拼音文字。方塊字難處很多:難認、難念、難懂、難記、難寫。過渡期間,消滅漢字不行,那麼辦就天下大亂了。」「文字改革不規範化,因為漢字歷來就不規範化,誰也說不清楚漢字是怎麼回事。……」
在這種對漢字的結構與「六書」毫不瞭解,並執意非把「正體字」鏟除而後快的情況下,「正體漢字」揹負了許多罪名,說它是「造成文盲眾多,造成科學落後,造成貧窮,造成學生對國文學習沒興趣……」等的障礙,希望先藉著簡化字,將「正體字」去掉,然後將中國文字拼音化。
簡化字(有兩個階段)與漢語拼音:
壹:(一) 1922年,錢玄同發表《減省現行漢字筆畫表》,《簡省漢字筆劃提
議》。 (五四運動時期)
(二) 1935年6月,錢玄同編成《簡體字譜》,收了二千三百多字。當時國民
政府教育部,從中選了三百二十四個,公布了《第一批簡體字表》,結果
全國大嘩,1936年2月 便被收回。
貳:(一) 1950年簡化字運動,中共教育部開始蒐集常用簡化字。
(二) 1956年1月,中共國務院通過《漢字簡化方案》,共收了515個字。簡化
偏旁54個。
(三) 1958年2月11日,中共第一屆人大第五次會議批准:《漢字拼音方案》
(四) 1964年,中共文改會編印了《簡化字總表》,將簡化字增到2,236個。
(五) 1986年10月10日,中共國務院批准《簡化字總表》。
(六) 1988年1月26日,中共教育部發布:《現代漢語常用字表》。
(七) 1988年3月25日,中共語文工作會發布:《現代漢語通用字表》。
(八) GB/T 16159-1996:《漢語拼音正詞法基本規則》。
(九) 2002年3月31日,中共教育部試行:《第一批異形詞整理表》。
五十餘年來,中共簡化字左改右改了數次,人民無所適從,以至使用時,錯字、別字、自造簡字,層出不窮。而拼音文字的發展,也遇到無數的困難。因為光是漢字的同音異義字,就是拼音字一個逾越不過的鴻溝。
事實上,先學「正體字」再學簡化字是正確的途徑。因為使用簡化字,是一種輔助的手段,為的是方便書寫而已。而正式的書刊、文件、報章、雜誌、課本,應該用正體字出版。這樣一來,人們對漢字的理解,皆依據正體。有了正體為標準,自然覺得簡體作手書是種方便,錯字、別字自然減少。
1920年,錢玄同在給胡適的信中說:「看見自己發表在《新青年》時的舊作「慚汗無地」。1927年時,更說自己數年前的謬論,「十之八九都成懺悔之資料」 。」《錢玄同文集》
1938年1月,在法國巴黎求學的錢玄同之次子錢三強,收到父親的信,其中有一段:《葛能全.錢三強傳》:「吾家三世業儒。故料量田產及經營米鹽之事非所熟悉。我才尤短。更拙於治生之道。此致近年生活日趨貧困。你有志求學,作顯親揚名榮宗耀祖之想,自是吾家之孝子順孫。數年以後,領得學位文憑,博得一官半職,繼承祖業,光大門楣,便足以上對祖先,下亦慰我老懷,娛我晚景矣…。」
「我雖閉門養病,但自幼讀孔孟之書,自三十歲以後(民五以後),對於經義,略有所窺知,故二十年來教誨後進,專以保存國粹昌明聖教為期,此以前常常向你們弟兄述說者。今雖衰老,不能多所用心,但每日必溫習經書一二十頁,有時臥病在床,則閉目默誦,此於修養身心最為有益,願終身行之也。」
晚年的錢玄同所顯示的,與他早年提倡「反傳統」提倡「疑古」等等,這些偏激的言論、行為與看法,真是截然不同。
曾任北大教授,中文系主任,中國的古文字專家,1952年曾任大陸故宮博物院副院長的唐蘭先生,文革後到香港中文大學,當時他嘆了一口氣道:「有句話過去不敢說,現在要講,漢字是不該簡化的。」
自元明以來,一直有簡體字,當時稱為「破體字」或「俗體字」。中共推行簡化字,簡化字要能符合「漢字演化的規範」,要能「約定俗成」,才算成熟,方能推廣。
如果只是為了簡省筆劃而亂簡,又為了簡省文字,竟然以一個同音字,代替其它「同音異義字」的作法,不僅是破壞漢字與中華文化,擾亂文字系統,增加古今的隔閡,開啟了學習中文的錯誤方式,導致國文程度更低落,其種種弊端及遺害,真是應了順口溜所謂:「簡化、簡化、再簡化。叉叉、叉叉、又叉叉」了。
(十三) 如何解決因簡化字造成文字錯亂使用及語意混淆之問題:
(一) 從根本著手,提倡「讀經」教育,選讀最有價值的書:如《論語》、《孟子》、《大學》、《中庸》、《易經》、《詩經》、《莊子》、《老子》、《唐詩三百首》、《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古文觀止》等等,提高國民的中文程度與道德標準。
(二) 加強214部首的認識與瞭解,是為認識漢字之基礎。
(三) 提高漢文教師之國文程度,加強他們學習史地與基本文字學之知識。
(四) 官方與民間,均應鼓勵並提倡本國語文之學習。鼓勵全體國民讀書,養成讀好書的風氣。
(五) 凡印刷文字宜用「正體漢字」印行。鼓勵國民認識並書寫正體字。凡民間日用「約定成俗,流行成熟」之簡體字,其書寫或運用,聽其自然,不加干涉。
(六) 中華文化淵源流長,文字是民族的命脈,應該再三審慎處理,才能「不負於前人,無愧於將來。」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先民造字之初是「依類像形」,即依樣畫樣,稱為「文」。「文」者「紋」也,即交錯而畫的意思。《周官》:「外史掌達書名於四方」。鄭玄註:「古曰名,今曰字。」《論語.子路篇》:「必也正名乎!」鄭玄註:「正名,謂正書字也。」所以在古代,稱文字為「書」或「名」。春秋時代以前只稱「文」,到了戰國時代,才開始稱「字」。
《呂氏春秋》成書時,秦相呂不韋將此書懸於秦國首都陝西咸陽,並出了佈告說:「有能增減一字者,予千金」。這是稱作「字」的開始。所以「文」是指事物的本像,「獨體為文」。「字」是後來滋生增加的,以補「文」之不足。「字」的形與聲相並成字而見義,所以說「合體為字」。
因此,舊時所謂「書」、「名」、「文」、「字」四者之區別為:
凡稱「書」者,乃就文字的「書寫」而言。
凡稱「名」者,乃就文字的「聲音」而言。
凡稱「文」者,乃就文字的「形體」而言。
凡稱「字」者,乃就文字的「發展」而言。
西元前221年,秦始皇滅了韓、趙、魏、齊、楚、燕六國,三年後在琅玡刻石記功,刻上「同書文字」四個字,這是「文」與「字」連稱的開始。秦漢以來「文字」連稱盛行,為了避免與「書籍」之「書」、與「名家」之「名」相混,所以將「書」或「名」之稱法除掉了。
(二) 「小學」謂文字學,乃襲用古傳:
漢代稱「文字學」為小學,意思是孩童八歲入小學時,就開始學的科目,當作「禮、樂、射、馭、書、數」這《六藝》中的一藝,小學科目中的一科。
因此,「文字」的定義可說是:「凡有形體可供書寫,而代表一音、一義之符號,能組成章句,表達情意者,稱為文字」。
宋朝王安石說:「人言為聲,述以為字。」所以漢字之「字形」、「字音」與「字義」,是組成中國文字學的三要素。而研究「文字」之「形、音、義」,及其相互之關係與其變遷者,可稱為「文字學」。
(三) 六書即「形音義」之學:
「六書」之名,最早見於《周禮》。《說文解字序》:「周禮,八歲入小學,保氏教國子,先以六書。指事者,視而可識,察而見意,「上、下」是也。二曰像形。象形者,畫成其物,隨體詰詘,「日、月」是也。三曰形聲。形聲者,以事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會意。會意者比類合誼,以見指撝,「武、信」是也。五曰轉注。轉注者,建類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無其事,依聲托事,「令、長」是也。」
中國的文字可歸納分析為「六書」。清朝的文字學家,乾隆期間舉人段玉裁說:「六書者,文字、聲音、義理之總會也。有指事、像形、形聲、會意,而字形盡於此矣。有轉注、假借,而字義盡於此矣。」所以「六書」是指:「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即「形、音、義」之學。
清朝另一位文字學家,道光年間舉人王筠曾說:「字之有形、聲、義也,猶人之有神、影、形也。不能離形而為影與神,更不能以他人之影與神,附此人之形也。」王筠的譬喻,是對漢字「形、音、義」三者,瞭解透徹,並能貫通融會的說法也。
(四) 文字的起源:
相傳漢字的創始,有所謂的「結繩」、「書契」、「八卦」、「河圖」、「洛書」、「甲子」、「圖畫」、「倉頡造字」等說法。
《淮南子》:「昔倉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說文解字敘》:「倉頡之作書也,蓋依類像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即謂之字。文者,物像之本。字者,言孳乳而寖多也。」但這些說法,皆因時代久遠無法細考。至於是作書或作圖,分別不大,因為古文原為像形字也。
文字非一時一人所創。古人「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日月星辰,鳥獸之跡」皆可作為創造文字之啟示,何況遠古時期,言語聲音,不能留存並傳到異地,故有創製文字的必要。
(五) 文字起源之年代考:
清德宗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 ,一位在北京擔任國子監祭酒的京官,山東福山人,名叫王懿榮,以收藏古董,精通金石聞名。他患了瘧疾,僕人到藥店逵仁堂買藥,王懿榮的好友劉鶚,發現其中有一味名叫「敗龜版」的中藥,上面刻了隱隱約約的圖文,兩人仔細研看後,認定是珍貴的古文字,於是王懿榮便將這藥鋪的「敗龜版」收購一空,進而追溯到這些「龜甲」,是來自河南省安陽縣小屯村這地方。
另種說法是在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 ,有位叫範維卿的古董商人,在河南省安陽縣小屯村,收購了一些甲骨,他帶了十多片,到北京給精通古物的王懿榮看,王氏大喜,遂以高價購買。這即最早可見的「龜甲文字」。根據推斷,這種文字的創造,當在距今約三千餘年前,也即在商代之前。
商朝人好占卜,他們將占卜的文辭刻在龜甲獸骨上,這些刻在龜甲與獸骨上的文字,稱為「卜辭文字」或「殷墟文字」。因為商朝的第十九位帝盤庚,將國都自商(今河南商丘) 遷至殷(今河南安陽小屯) ,所以將從這裡挖出的文字,稱為「殷墟文字」。
殷墟甲骨為刀筆文字,但從出土的甲骨文看來,那時已有毛筆和朱墨,有調和朱墨的石臼和硯盤。這些出土的甲骨文,已相當成熟,顯現出脫離圖畫的階段,走向真正記載語言的文字。其中已有很多字,是將兩個形體併合在一起的表意文字了。
春秋戰國時期,書寫的工具有:竹簡、木片與絲帛,文字可用筆寫,因此使用日廣。
(六) 漢字的流變:
商代(西元前1751年到西元前1111年)的銅器,已進入銅錫合金時期,稱為「青銅器」。所以,刻在銅器上的文字,稱為「金文」或「鐘鼎文」。
「古文」是指倉頡以後,史籀以前的文字之通稱。古文的字形「首尾銳而中豐」。到了春秋時代周宣王時,太史籀(音宙)作了《史籀十五篇》(今已失傳) ,這即是「大篆」的文字。
戰國時期(西元前403年到西元前221年) ,六國之文字雜亂,各國各地,自製文字,所以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後,就有了「書同文、車同軌」的作法。秦國丞相李斯作《倉頡篇》七章,中車府令趙高作《爰歷篇》六章,太史令胡母敬作《博學篇》七章,皆為「小篆」的文字。(這三篇共有3,300個字) 。小篆的字形則「豐銳停勻」。後來,秦國的獄吏程邈,增減大篆,去其繁複作了「隸書」,秦時只在公家文書用隸字。
「小篆」之字體與「大篆」相差不多,但「隸書」則將大篆字之體多事刪減,形體上變了很多,如「魚、燕、秦、春、奉、泰」等很多的字皆如此,所以說:「篆書變古而古猶存,隸書變古而古文從此絕矣。」
漢朝初年,有仿《倉頡篇》的小篆字體來作字書者。到了漢武帝時,司馬相如作《凡將篇》。漢元帝時,史游作《急就篇》。漢成帝時,李長作了《元尚篇》,「皆《倉頡》中正字也」。
西漢末年王莽篡漢,小學不修,文字不正,錯謬甚多。所以到了東漢光武帝劉秀統一天下後(西元25年),伏波將軍馬援曾上書「請正文字」。要求廣徵通曉古文字者,來更正當時文字的錯誤。
「草書」者乃草創之書。《說文解字敘》:「漢興有草書」,這是所謂「赴急之書」,並不用來教孩童,僅施於簡檄(一種用以徵召的文書),絕少流傳。或謂「草書」自隸書變來,有「章草」「今草」之分。「章草」之字,體勢不連綿,「今草」之字,體勢一筆而成。
「行書」又叫「行押書」,其起源及作者均不明。《六體書論》:「真書(正書)如立,行書如行,草書如走。」所以行書介於草書與正書(楷書)之間。清朝道光年間進士劉熙載說:「行書有真行有草行。真行近真而縱於真,草行近草而斂於草」。
目前我們寫的正體漢字,原叫「正書」,即「楷書」或「真書」。《宋.宣和書譜》:「在漢建初有王次仲者,始以隸字書作楷法,所謂楷法者,今之正書也。人既便之,世遂行焉。於是西漢之末,隸書石刻間雜為正書,降及三國鐘繇 者,乃有《賀克捷表》備盡法度,為正書之祖。晉王羲之作《樂毅篇》《黃庭經》一出於世,遂為今昔不貲之寶」。
「正」字從「止」從「一」。「一」者《許慎,說文解字》說:「一,惟初太極,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止」者「足」也,引申有達到,止於至善之意。因此「正」字有建中立極,不偏不倚,止於最好的地步。
所以「正書」即楷書,即「正體字」。我們將中國一脈相傳的字,稱為「正體字」,這個名稱有其歷史淵源。自漢朝發展到唐朝定型而大備,一千餘年來,基本上沒有大的變更。一直延用到中華民國政府退守臺灣。
(七) 許慎與《說文解字》:
東漢和帝永元十二年(西元100年),汝南召陵人(今河南郾城),許慎(字叔重)作《說文解字》,以「形」「義」為主,收錄了9353個字,分為540個部首。使文字有了歸類。但許慎卻等到東漢安帝建光元年(西元121年) ,才獻給皇帝。不到幾十年便流行於天下,是文字學最早的一本書。
明朝顧炎武,對東漢古文經學家,文字學家,被時人稱為:「五經無雙許叔重」的許慎之功勞十分推崇。他說:「自隸書以來,其能發明六書之恉,使三代(夏商周)之文,尚存於今日,而得識古人之製作之本者,許叔重《說文》之功為大。」。(顧炎武原名絳,字忠清,江蘇昆山人。西元1644年明朝亡後,始改名為炎武。著有《日知錄》《音學五書》等。為清代古韻學的開山祖。)
清乾隆時,翰林院編修孫星衍說:「微許叔重,則世人習見秦時徒隸之書,不覩唐虞三代,周公孔子之字,竊謂其功不在禹下。惟其書雖經表上,當時未見頒行,故魏晉之間,惟有《急就篇》為學童所學。」
漢代有所謂的「今文學家」與「古文學家」之爭。那是因為自秦始皇「焚書坑儒」後,古籍難見。漢宣帝時,找了耆老(伏勝)來背誦《尚書》,但失誤頗多。後來魯恭王劉余,在封國內拆除孔子舊宅的牆壁時,發現一批用古文寫的經書,其中有《尚書》《禮記》《論語》《春秋》《孝經》等。這些在孔宅發現的《古文尚書》,是用先秦小篆寫的,比伏生(即伏勝)背誦後,用漢代通行之隸書寫的《今文尚書》,多了十九篇等。
今文學家雖喜言文字,但多為荒謬之論。古文學家則根據《說文解字》自「六書」入手,進而建立一種文字學之系統,用來解說經籍,保存了中華正確的文化傳統。到了三國,晉、南北朝、隋、唐、宋、元,均有文字學之書撰述。
(八) 明清之字典巨著:
明朝神宗萬曆四十三年(西元1615年),安徽宣城人梅膺祚編了《字彙》,改用楷書,共分十四冊,分別以「首」「尾」及「十二地支」命名,收錄了33,197個字,都是經史中常用之字。他將許慎《說文解字》540個部首,簡化為214部首,按筆劃順序排列,便於檢閱。用「反切」及「直音」注音。
《字彙》並列有教人寫字的筆順,辨認字形相似的字等等。對近代語言史之研究價值頗高。目前我們使用的《辭海》,即沿用《字彙》的部首檢字方法。
到了明末崇禎年,國子監江西宜春人張自烈,編了《正字通》,分十二卷,共收33,549字,部首亦分為214個。其部首秩序與每部所納之字,亦按筆劃多少排列。《正字通》並收了許多方言及俗語的意義。
1644年滿州人入關。清朝初年,清聖祖康熙皇帝有鑒於宋元時期,流行於賬簿、當票、藥方、小說、唱本等文字記載中所用的「破體字」「俗體字」(即簡體字)充斥,文字之亂象叢生。
康熙四十九年(西元1710年) ,令翰林大學士張玉書、陳廷敬等,共三十人參與主編《康熙字典》。他們參考明朝梅膺祚的《字彙》,與明朝張自烈的《正字通》兩本字典為藍本,至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歷時七年始編纂成。嚴格要求,正確書寫,「正體漢字」之方法。
《康熙字典》共分十二集,每集以「地支」命名。共收集漢字47,000餘字,部首亦分為214個。並有反切注音,註明出處及參考等等,是一本非常有價值的語文工具,並一直被廣泛地使用。
所以,僅就《字彙》《正字通》《康熙字典》三部字典所收錄的字數與部首看來,漢字明顯的增加。但其字之增加,皆依循「六書」的規範。但部首卻從東漢許慎《說文解字》的9,353個字,所歸納成的540部首,而減少到214部首。這即證明漢字是極科學化的,有其演變之規則。不因字數增多,而「部首」亦隨之增加。
「部首字」則是認識千千萬萬漢字之基礎,漢字亦根據這有限之「214」個部首字,以「形、音、義」之規範,加以排列組合。凡筆劃多之漢字,可以依照部首,將文字拆開講解,再合併回覆其字之原形,這是以簡馭難的最佳識字方法。
清代文字學家王筠在其《文字蒙求》自序中提到:「人之不識字也,病於不能分,茍能分一字為數字,則點劃必不可以增減,且易記而難忘矣。茍於童蒙時,先令知某為像形,某為指事,而會意字即合此二者以成之,形聲字即合此三者以成之,豈非執簡御繁之法乎。」這真是一針見血的見解,說出了學習正體漢字的簡易辦法。
(九) 清代的文字與聲韻研究:
有清一代,研究東漢許慎《說文解字》的文字學家有;段玉裁的《說文解字注》。桂馥的《說文義證》。王筠的《說文釋例》。朱駿聲的《說文通訓定聲》等書。
另外,清朝學者對古文字,聲韻學與訓詁學之研究,皆有具體輝煌之成就。自清末發現甲骨文,一直到民國以後,有名的甲骨文專家有羅振玉,王國維,董作賓等等。聲韻學專家則有章太炎,黃季剛,瑞典漢學家高本漢等等。
(十) 中國歷代字體的演變:
從甲骨文→鐘鼎文(金文)→大篆(籀文) →小篆→隸書→草書→行書→楷書
都是字形簡化的結果。亦為用筆簡化的結果。
由「篆書」變「隸書」,變圓曲之筆為方直之筆,以便書寫。
由「隸書」變「楷書」,字形亦簡略。外貌雖不像形,而像形之本質仍存。
故「楷書」(即「正體字」) ,創始於漢末,完成於魏晉,一直沿用至今。近一千八百年來,漢字沒再改簡的原因:乃「楷書」已達最簡的地步了。
如果再簡略下去,不免入於符號化,不能維持漢字的像形本質,並完全脫離漢字依據「六書」的規範。使漢字原本具有「因形見義」「望文生義」的功能,皆消失殆盡。
這種符號化的文字,既不能像舊時的漢字能表義,亦不像拼音文字般表音,「形、音、義」三方面皆無是處,成了最沒用的文字。
(十一) 漢字之特性:
正體漢字是單形體,單音節的方塊字,是左腦右腦可並用的「復腦文字」。它有聲調,同音字多,有單詞與複詞,既可用來表徵外界的萬千事物,更具有「形音義」的特殊功能,易於辨認分析,易讀性高。
漢字其基本結構有三種秩序:「上下結構」如:「朵、忠、霜、替」等。「左右結構」如:「北、林、劉、騎」等。「內外結構」如:「康、匍、聞、圍」等。
漢字由於有了「部首字」的分類與歸納,那麼「獨體之文」與「合體之字」,有了條理可循。何況漢字雖多,形聲字居十之七八,轉注以聲轉為本,假借亦以聲借多。既識「部首」之義,其相屬之字義,亦必相近。既識本字之音,則本字之音與配合之音,亦相去不遠。故「字義」「字音」皆有其根源,可以以簡(即用「部首字」) ,來馭繁 (即駕馭「眾多之漢字」)也。
漢字不是拼音文字,不隨語言之變化而變化,穩定性高,可以超越時空,古詞(字)皆可今用。中國地大人多,方言雖異,但使用之文字卻相同。易於溝通,促進團結。
正體漢字,字型勻稱優美,書寫時自上往下,自右往左,自左往右,均可通行。用諸書信文章、詩詞、歌賦、對聯、書法、謎語、文字遊戲等等,皆能歷久彌新。而正體漢字中所蘊藏之豐富資料,更可上溯中華文化淵源、史地背景及發展。
如今電腦專家發現:漢字適用於電腦有三大優點:
(一) 漢字是單音節,其語音信號,可以迅速的進行頻譜分析處理。
(二) 漢字是單形體的方塊字,比拚音文字更易於儲藏。
(三) 漢字的偏旁部首,其相互結構,符合現代電腦的邏輯原理。比拚音文字更適於電腦的發展。
事實證明,電腦輸入「正體漢字」的速度,絕不比拚音文字慢,由此可見,這經過千百年錘鏈的「正體漢字」,既經得起時代的考驗,亦能隨著時代的潮流前進,光輝永在,價值永存。
(十二) 簡化字的起因及演變:
自清世祖順治帝於1644年入關,到宣統三年(1911年)為止,滿清皇朝有十二帝,立國共268年。清皇室歷經聖祖(康熙)、世宗(雍正)、高宗(乾隆) 三帝,134年間,可謂盛世之外,到了清仁宗(嘉慶)、清宣宗(道光)時,就步入國勢衰弱之途。(「康乾盛世、嘉道中衰」)
清宣宗道光二十年(1840年) ,中英鴉片戰爭爆發,由於清廷舉棋不定,主戰者欽差大臣林則徐被革職,英軍兩次北犯,先至大沽口,後再兵臨南京。光緒二十二年(1842年),清朝被迫訂下中國第一條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至此,中國門戶洞開,紙老虎之面目被拆穿。
由於清朝腐敗無能,列強之勢力由海口進入中國內地,仗著船堅炮利,不平等條約接踵而至,「割地賠款」「喪權辱國」。而中國境內禍亂不止,社會秩序破壞,百姓流離失所。故有「師夷長技以制夷」的自強運動興起。
於是有模仿西法,洋務建樹,增強國防,發展交通礦業,建立新式學堂,留學教育,翻譯西書等等之措施。當時許多讀書人,像嚴復(留英)、蔡元培(留德)、章太炎(留日)、熊十力、錢玄同(留日)、周樹人(留日)、胡適(留美)、劉半農(留英法)、趙 元任(留美)、顧頡剛、馮友蘭(留美)、林語堂(留美)等人,皆清咸豐、同治、光緒年間出生的大學者。
但他們之中,或有過於偏激如錢玄同者。他提倡「廢除古文」、「廢除漢字」、「改用拼音文字」、「推行漢語拼音方案」,主張「自左向由橫寫」等等。錢玄同曾說:「欲袪除三綱五倫之奴隸道德,當以廢孔學為唯一辦法」。「廢記載孔門學說,及道教妖言的漢文,尤為根本解決之解決。」
周樹人(魯迅)則謂:「漢字是勞動人民的結核,倘不除去,只有自己死。」中共早期領導人瞿秋白就說過:「漢字真是世界上最齷齪,最惡劣,最混蛋的中世紀茅坑」。
民國元年(1912年),蔡元培任教育總長,首先廢除「讀經書」,接著再以迷信的理由「廢除祭孔」。1919年「五四運動」發生後,像錢玄同、劉半農、胡適等人,更是大力倡導「反傳統」,要冒進要西化。提倡白話文,抨擊儒家思想,推動「疑古」風氣,造成中國歷史上一次規模龐大,影響深遠的政治思想文化運動。
中共統治大陸之初,大力推行簡化字。1956年8月,舒慶春(老舍)在《關於語言規範化》說:「……文字改革的方法是不求規範化。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文字改革是一個過渡的辦法。我們將來一定是用拼音文字。方塊字難處很多:難認、難念、難懂、難記、難寫。過渡期間,消滅漢字不行,那麼辦就天下大亂了。」「文字改革不規範化,因為漢字歷來就不規範化,誰也說不清楚漢字是怎麼回事。……」
在這種對漢字的結構與「六書」毫不瞭解,並執意非把「正體字」鏟除而後快的情況下,「正體漢字」揹負了許多罪名,說它是「造成文盲眾多,造成科學落後,造成貧窮,造成學生對國文學習沒興趣……」等的障礙,希望先藉著簡化字,將「正體字」去掉,然後將中國文字拼音化。
簡化字(有兩個階段)與漢語拼音:
壹:(一) 1922年,錢玄同發表《減省現行漢字筆畫表》,《簡省漢字筆劃提
議》。 (五四運動時期)
(二) 1935年6月,錢玄同編成《簡體字譜》,收了二千三百多字。當時國民
政府教育部,從中選了三百二十四個,公布了《第一批簡體字表》,結果
全國大嘩,1936年2月 便被收回。
貳:(一) 1950年簡化字運動,中共教育部開始蒐集常用簡化字。
(二) 1956年1月,中共國務院通過《漢字簡化方案》,共收了515個字。簡化
偏旁54個。
(三) 1958年2月11日,中共第一屆人大第五次會議批准:《漢字拼音方案》
(四) 1964年,中共文改會編印了《簡化字總表》,將簡化字增到2,236個。
(五) 1986年10月10日,中共國務院批准《簡化字總表》。
(六) 1988年1月26日,中共教育部發布:《現代漢語常用字表》。
(七) 1988年3月25日,中共語文工作會發布:《現代漢語通用字表》。
(八) GB/T 16159-1996:《漢語拼音正詞法基本規則》。
(九) 2002年3月31日,中共教育部試行:《第一批異形詞整理表》。
五十餘年來,中共簡化字左改右改了數次,人民無所適從,以至使用時,錯字、別字、自造簡字,層出不窮。而拼音文字的發展,也遇到無數的困難。因為光是漢字的同音異義字,就是拼音字一個逾越不過的鴻溝。
事實上,先學「正體字」再學簡化字是正確的途徑。因為使用簡化字,是一種輔助的手段,為的是方便書寫而已。而正式的書刊、文件、報章、雜誌、課本,應該用正體字出版。這樣一來,人們對漢字的理解,皆依據正體。有了正體為標準,自然覺得簡體作手書是種方便,錯字、別字自然減少。
1920年,錢玄同在給胡適的信中說:「看見自己發表在《新青年》時的舊作「慚汗無地」。1927年時,更說自己數年前的謬論,「十之八九都成懺悔之資料」 。」《錢玄同文集》
1938年1月,在法國巴黎求學的錢玄同之次子錢三強,收到父親的信,其中有一段:《葛能全.錢三強傳》:「吾家三世業儒。故料量田產及經營米鹽之事非所熟悉。我才尤短。更拙於治生之道。此致近年生活日趨貧困。你有志求學,作顯親揚名榮宗耀祖之想,自是吾家之孝子順孫。數年以後,領得學位文憑,博得一官半職,繼承祖業,光大門楣,便足以上對祖先,下亦慰我老懷,娛我晚景矣…。」
「我雖閉門養病,但自幼讀孔孟之書,自三十歲以後(民五以後),對於經義,略有所窺知,故二十年來教誨後進,專以保存國粹昌明聖教為期,此以前常常向你們弟兄述說者。今雖衰老,不能多所用心,但每日必溫習經書一二十頁,有時臥病在床,則閉目默誦,此於修養身心最為有益,願終身行之也。」
晚年的錢玄同所顯示的,與他早年提倡「反傳統」提倡「疑古」等等,這些偏激的言論、行為與看法,真是截然不同。
曾任北大教授,中文系主任,中國的古文字專家,1952年曾任大陸故宮博物院副院長的唐蘭先生,文革後到香港中文大學,當時他嘆了一口氣道:「有句話過去不敢說,現在要講,漢字是不該簡化的。」
自元明以來,一直有簡體字,當時稱為「破體字」或「俗體字」。中共推行簡化字,簡化字要能符合「漢字演化的規範」,要能「約定俗成」,才算成熟,方能推廣。
如果只是為了簡省筆劃而亂簡,又為了簡省文字,竟然以一個同音字,代替其它「同音異義字」的作法,不僅是破壞漢字與中華文化,擾亂文字系統,增加古今的隔閡,開啟了學習中文的錯誤方式,導致國文程度更低落,其種種弊端及遺害,真是應了順口溜所謂:「簡化、簡化、再簡化。叉叉、叉叉、又叉叉」了。
(十三) 如何解決因簡化字造成文字錯亂使用及語意混淆之問題:
(一) 從根本著手,提倡「讀經」教育,選讀最有價值的書:如《論語》、《孟子》、《大學》、《中庸》、《易經》、《詩經》、《莊子》、《老子》、《唐詩三百首》、《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古文觀止》等等,提高國民的中文程度與道德標準。
(二) 加強214部首的認識與瞭解,是為認識漢字之基礎。
(三) 提高漢文教師之國文程度,加強他們學習史地與基本文字學之知識。
(四) 官方與民間,均應鼓勵並提倡本國語文之學習。鼓勵全體國民讀書,養成讀好書的風氣。
(五) 凡印刷文字宜用「正體漢字」印行。鼓勵國民認識並書寫正體字。凡民間日用「約定成俗,流行成熟」之簡體字,其書寫或運用,聽其自然,不加干涉。
(六) 中華文化淵源流長,文字是民族的命脈,應該再三審慎處理,才能「不負於前人,無愧於將來。」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 關鍵字搜索:
- 中國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