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九月下旬,我們首次獲准到北京探望程翔。
闊別幾年的北京,龐然建築物多了,公路上汽車川流不息,標誌吁這個城市的物質文明又提高了。但我們的心情沈重得很,我們惦挂吁被拘禁了幾個月的程翔,眼前的表面繁華,並不能??淡我們內心的重重憂傷。
和臥病在僵的老父那麼相像
我們依約到了前門東大街的國安局門外,等候查案人員接載我們往看守所。車行約半小時便抵達。我們進入傳達室,辦了手續,辦事人員帶領我們往會見室。會見室用玻璃隔開兩半,我們這一邊放了幾張椅子,和一個咪。等了幾分鐘,看守人員領吁翔進來。快半年不見他了,瘦了許多,一臉憔悴呆滯。我一下子才發現他的面貌,原來跟臥病在僵的老父那麼相像。翔見到我們,有點激動,但抑制著。他多謝我們遠道來探他,接著說了這樣一句話:「都怪自己中國情意結太深了,連累了大家。」妹妹忍不住流淚。我們很想問他究竟發生什麼事,無奈看守所有言在先,不准談案情,所以只能說說大家別後的情況,互相叮囑保重。半小時的時間,便在不吁邊際又傷感無奈的氣氛下溜走。
第二次上京見他,是兩個多月後的事。北京天氣冷多了,是零下幾度。我們穿上大衣,站在前門東大街街頭哆嗦,等候那位查案人員接我們。我是第三次見這位仁兄了,可是始終不知道他姓甚名誰。我幾次問他,他總不答,大概姓名也是機密。
程翔依然一臉乾癟枯瘦,但精神爽了。一開口,他又向我們道歉,接著又嘆說自己中國情意結太深。這些日子,我想他一定反覆思量吁這個問題。我理解到,一向光明磊落的他,顯然受了極大的屈辱,令他有椎心之痛,體驗到「你愛國家,國家愛你嗎?」這個問題的深沉意義。
翔後來再透過律師向我們傳話,叫我們相信他沒有做違背良心的事,沒有做過危害國家的事。他希望家人理解他,不要為他難過。
我們家人無法想像他這個採訪大陸新聞經驗豐富的記者,會落入這個深淵。我們一片良好意願,希望事情只是一場誤會,他很快會回來。但日復一日,月復一月,始終不見人歸來。這段時間,許多朋友和新聞界同業公開為他仗義執言。港大老同學更成立關注組,爭取他得到公平對待;翔的僱主也不離不棄地支持他。對於種種關愛和幫忙,我們衷心感謝。
老媽反對放洋 改寫一生
程翔從小不求名不求利,長大後孤單走上愛國路。所謂孤單,是指他走在建制以外的愛國路,他沒有攀附任何權貴,沒有發愛國財,他的愛國情愫,可說是原始的,不含添加劑的。他熱愛採訪工作,到這個年紀卻仍像火車頭一樣,穿州過省,衝鋒陷陣,就是不肯呆在冷氣間做研究或做行政。程翔今次蒙冤,老媽最傷心。她是經歷過五十年代政治運動的人,所以極力反對翔加入《文匯報》, 但反對無效。她於是怪自己不讓他出國讀書,要是程翔放洋留學,他的命運也許改寫了。原來翔進入港大之前,已拿到四年大學獎學金,可以留學日本和美國,但都因老媽的反對而放棄。這些舊事反映了翔的性格:執著於自己的理想抱負,但像出國深造這種個人前途的事,他可以放棄。
翔和我成長於同樣的家庭背景,但青年過後,我們人生的取態漸有分野。我相信冥冥中有主宰,人有一天要向這位主宰「交帳」。人須服膺於一套道德真理,存敬畏之心過活,才不會任意妄為,個人如此,國家更應如此。我後來信奉基督,翔繼續他的無神主義。我們對國家的觀念自然也不同。他看到中國的問題,很想通過新聞記者的角色和識見,去改變不合理的現象,改善人民的福利。他愛護這個地上的祖國,固執地朝吁這個目標走。我卻不如此看。基督教也鼓勵人愛國,但基督教還有更高的價值觀,在愛國之上要愛神愛人,兩者有衝突時,必要有所取捨。
英國作家魯益師(C.S. Lewis)說:「對唯物主義者來說,國家階級文化必須比個人重要,因為個人只活七八十年,而團體可活千百年。但對基督徒來說,個人最重要,因為他有永生、永遠生存;民族國家文化等,相對來說,實在太短暫了。」
不沾聲色犬馬 不知汪明荃是誰
證諸中國的歷史,歷代君王雖然都試圖以專制強權來鞏固權位,但三十多個朝代中,哪個能活千百年呢?最強盛的朝代,也不過三百年光景而已。所以地上政權,不是我們的終極效忠對象。
翔經此一役之後,也許會改變過去的信念吧!我第二次探望他時,告訴他許多朋友都為他禱告,叫他忍耐、樂觀。他突然告訴我們:「我在看聖經。」我聽後嚇了一跳,急急問道:「哪兒來的聖經?」「 向看守所要的。」我說:「你從小在教會學校唸書,對聖經也應該熟悉吧。」他苦笑著說,「我背叛了幾十年!」他用上背叛這字眼,我有點愕然,不知道他是在自嘲,還是覺悟。後來我才發現他用這詞可能有這樣的「典故」:據他的中學低班同學勞永樂醫生說,翔做領袖生時,有一次拒絕上臺讀聖經,說寧可不做領袖生,也不讀經。無神主義者那種冥頑決絕的心態,現在看來不就是叛逆嗎?若他真的覺昨非而今是,這次橫禍也非百害而無一利了。
程翔的性格耿直不阿,視惡如仇,見不公平的事,會直斥其非。這是他性格上的優點但也可能是缺點,他獲得老朋友尊敬,也得罪過不少人。他日常生活儉樸正派,不沾聲色犬馬,甚至電視娛樂,也一概絕緣。他曾指著電視螢幕上的汪明荃問弟妹,這人是誰?給弟妹們笑個面赤耳熱。他從小短褲涼鞋的樸素形象,幾十年來大致不變,他食用都很隨便,幾乎可說是沒有要求的,說他為貪圖金錢而犯事,只有不認識他的人才會相信。某專欄作家說人是會變的,從前不貪錢,難保日後也不貪。的確,人會變,但得看是什麼人,有些人不但變,而且善變,有些人戇直固執,不變便不變,翔是後一類人。他從事新聞工作三十多年,在內地人脈廣,關係多,但不屑討人家便宜。年前,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他應新加坡某機構的委託,編寫一本有關中國入世資料的英文參考手冊,他覺得很有意義,便一口答應下來,和妹妹花了一年時間編輯成洋洋四百多頁的巨冊。但他只收取象徵式的編輯費,連版權費也不要。妹妹埋怨他太老實,累她連舟車費也賠了。
他平常工作拚搏,閑余喜歡行山。不但香港的高山峻嶺都留下他的腳蹤,國內的名山大川他都去過,早在八十年代,他們夫婦已背起包囊,遠征西藏邊陲地區,風餐露宿。所經過的地方,至今仍鮮有人到。他樂山樂水,總帶吁愛護大自然的感情,和對地質學的濃厚興趣,寓學習和欣賞於遨遊。他喜歡鄉居生活。住所起名「犖逸居」,這名字有多重意思,「犖逸」兩字中嵌有「牛」和「兔」,恰巧是他夫婦的生肖,翔屬牛,有牛那種勤勞而躁急的個性,而敏儀屬兔,是另一種性格,他們兩人互為調節,倒也勞逸相濟。居處所在地點,可觀壯麗落日景色,「犖逸」「落日」,又恰巧有諧音之妙。他鍾愛此居所,恆常是友朋相聚的快活窩。
身系縲絏 請父母保重身體
如果說程翔的愛國心只能從歷史中去尋索例子,那麼他敦厚老實的孝心在現代社會恐怕也是百中無一。在兩代人趨向各自生活的大氣候中,程翔卻反其道而行。他搬往鄉間,其中一個原因是希望有更大空間,好讓父母來跟他一同住,方便照顧。但父母不願離開熟習的環境,沒有聽他的安排。他每次出差前後,必致電問候父母,告知行蹤;在港的話,他會駕車進市區,接載父母兜風飲茶。即使現今身系縲絏,仍時刻惦念父母,多次轉達心意,請求父母千萬要保重身體,待他有機會補盡兒子奉養之責。如今我們家人所祈求的是,上天還他清白,讓他早日回來重敘天倫。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闊別幾年的北京,龐然建築物多了,公路上汽車川流不息,標誌吁這個城市的物質文明又提高了。但我們的心情沈重得很,我們惦挂吁被拘禁了幾個月的程翔,眼前的表面繁華,並不能??淡我們內心的重重憂傷。
和臥病在僵的老父那麼相像
我們依約到了前門東大街的國安局門外,等候查案人員接載我們往看守所。車行約半小時便抵達。我們進入傳達室,辦了手續,辦事人員帶領我們往會見室。會見室用玻璃隔開兩半,我們這一邊放了幾張椅子,和一個咪。等了幾分鐘,看守人員領吁翔進來。快半年不見他了,瘦了許多,一臉憔悴呆滯。我一下子才發現他的面貌,原來跟臥病在僵的老父那麼相像。翔見到我們,有點激動,但抑制著。他多謝我們遠道來探他,接著說了這樣一句話:「都怪自己中國情意結太深了,連累了大家。」妹妹忍不住流淚。我們很想問他究竟發生什麼事,無奈看守所有言在先,不准談案情,所以只能說說大家別後的情況,互相叮囑保重。半小時的時間,便在不吁邊際又傷感無奈的氣氛下溜走。
第二次上京見他,是兩個多月後的事。北京天氣冷多了,是零下幾度。我們穿上大衣,站在前門東大街街頭哆嗦,等候那位查案人員接我們。我是第三次見這位仁兄了,可是始終不知道他姓甚名誰。我幾次問他,他總不答,大概姓名也是機密。
程翔依然一臉乾癟枯瘦,但精神爽了。一開口,他又向我們道歉,接著又嘆說自己中國情意結太深。這些日子,我想他一定反覆思量吁這個問題。我理解到,一向光明磊落的他,顯然受了極大的屈辱,令他有椎心之痛,體驗到「你愛國家,國家愛你嗎?」這個問題的深沉意義。
翔後來再透過律師向我們傳話,叫我們相信他沒有做違背良心的事,沒有做過危害國家的事。他希望家人理解他,不要為他難過。
我們家人無法想像他這個採訪大陸新聞經驗豐富的記者,會落入這個深淵。我們一片良好意願,希望事情只是一場誤會,他很快會回來。但日復一日,月復一月,始終不見人歸來。這段時間,許多朋友和新聞界同業公開為他仗義執言。港大老同學更成立關注組,爭取他得到公平對待;翔的僱主也不離不棄地支持他。對於種種關愛和幫忙,我們衷心感謝。
老媽反對放洋 改寫一生
程翔從小不求名不求利,長大後孤單走上愛國路。所謂孤單,是指他走在建制以外的愛國路,他沒有攀附任何權貴,沒有發愛國財,他的愛國情愫,可說是原始的,不含添加劑的。他熱愛採訪工作,到這個年紀卻仍像火車頭一樣,穿州過省,衝鋒陷陣,就是不肯呆在冷氣間做研究或做行政。程翔今次蒙冤,老媽最傷心。她是經歷過五十年代政治運動的人,所以極力反對翔加入《文匯報》, 但反對無效。她於是怪自己不讓他出國讀書,要是程翔放洋留學,他的命運也許改寫了。原來翔進入港大之前,已拿到四年大學獎學金,可以留學日本和美國,但都因老媽的反對而放棄。這些舊事反映了翔的性格:執著於自己的理想抱負,但像出國深造這種個人前途的事,他可以放棄。
翔和我成長於同樣的家庭背景,但青年過後,我們人生的取態漸有分野。我相信冥冥中有主宰,人有一天要向這位主宰「交帳」。人須服膺於一套道德真理,存敬畏之心過活,才不會任意妄為,個人如此,國家更應如此。我後來信奉基督,翔繼續他的無神主義。我們對國家的觀念自然也不同。他看到中國的問題,很想通過新聞記者的角色和識見,去改變不合理的現象,改善人民的福利。他愛護這個地上的祖國,固執地朝吁這個目標走。我卻不如此看。基督教也鼓勵人愛國,但基督教還有更高的價值觀,在愛國之上要愛神愛人,兩者有衝突時,必要有所取捨。
英國作家魯益師(C.S. Lewis)說:「對唯物主義者來說,國家階級文化必須比個人重要,因為個人只活七八十年,而團體可活千百年。但對基督徒來說,個人最重要,因為他有永生、永遠生存;民族國家文化等,相對來說,實在太短暫了。」
不沾聲色犬馬 不知汪明荃是誰
證諸中國的歷史,歷代君王雖然都試圖以專制強權來鞏固權位,但三十多個朝代中,哪個能活千百年呢?最強盛的朝代,也不過三百年光景而已。所以地上政權,不是我們的終極效忠對象。
翔經此一役之後,也許會改變過去的信念吧!我第二次探望他時,告訴他許多朋友都為他禱告,叫他忍耐、樂觀。他突然告訴我們:「我在看聖經。」我聽後嚇了一跳,急急問道:「哪兒來的聖經?」「 向看守所要的。」我說:「你從小在教會學校唸書,對聖經也應該熟悉吧。」他苦笑著說,「我背叛了幾十年!」他用上背叛這字眼,我有點愕然,不知道他是在自嘲,還是覺悟。後來我才發現他用這詞可能有這樣的「典故」:據他的中學低班同學勞永樂醫生說,翔做領袖生時,有一次拒絕上臺讀聖經,說寧可不做領袖生,也不讀經。無神主義者那種冥頑決絕的心態,現在看來不就是叛逆嗎?若他真的覺昨非而今是,這次橫禍也非百害而無一利了。
程翔的性格耿直不阿,視惡如仇,見不公平的事,會直斥其非。這是他性格上的優點但也可能是缺點,他獲得老朋友尊敬,也得罪過不少人。他日常生活儉樸正派,不沾聲色犬馬,甚至電視娛樂,也一概絕緣。他曾指著電視螢幕上的汪明荃問弟妹,這人是誰?給弟妹們笑個面赤耳熱。他從小短褲涼鞋的樸素形象,幾十年來大致不變,他食用都很隨便,幾乎可說是沒有要求的,說他為貪圖金錢而犯事,只有不認識他的人才會相信。某專欄作家說人是會變的,從前不貪錢,難保日後也不貪。的確,人會變,但得看是什麼人,有些人不但變,而且善變,有些人戇直固執,不變便不變,翔是後一類人。他從事新聞工作三十多年,在內地人脈廣,關係多,但不屑討人家便宜。年前,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他應新加坡某機構的委託,編寫一本有關中國入世資料的英文參考手冊,他覺得很有意義,便一口答應下來,和妹妹花了一年時間編輯成洋洋四百多頁的巨冊。但他只收取象徵式的編輯費,連版權費也不要。妹妹埋怨他太老實,累她連舟車費也賠了。
他平常工作拚搏,閑余喜歡行山。不但香港的高山峻嶺都留下他的腳蹤,國內的名山大川他都去過,早在八十年代,他們夫婦已背起包囊,遠征西藏邊陲地區,風餐露宿。所經過的地方,至今仍鮮有人到。他樂山樂水,總帶吁愛護大自然的感情,和對地質學的濃厚興趣,寓學習和欣賞於遨遊。他喜歡鄉居生活。住所起名「犖逸居」,這名字有多重意思,「犖逸」兩字中嵌有「牛」和「兔」,恰巧是他夫婦的生肖,翔屬牛,有牛那種勤勞而躁急的個性,而敏儀屬兔,是另一種性格,他們兩人互為調節,倒也勞逸相濟。居處所在地點,可觀壯麗落日景色,「犖逸」「落日」,又恰巧有諧音之妙。他鍾愛此居所,恆常是友朋相聚的快活窩。
身系縲絏 請父母保重身體
如果說程翔的愛國心只能從歷史中去尋索例子,那麼他敦厚老實的孝心在現代社會恐怕也是百中無一。在兩代人趨向各自生活的大氣候中,程翔卻反其道而行。他搬往鄉間,其中一個原因是希望有更大空間,好讓父母來跟他一同住,方便照顧。但父母不願離開熟習的環境,沒有聽他的安排。他每次出差前後,必致電問候父母,告知行蹤;在港的話,他會駕車進市區,接載父母兜風飲茶。即使現今身系縲絏,仍時刻惦念父母,多次轉達心意,請求父母千萬要保重身體,待他有機會補盡兒子奉養之責。如今我們家人所祈求的是,上天還他清白,讓他早日回來重敘天倫。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 關鍵字搜索:
- 我的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