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一分錢撥款的最大醫院
中山大學第五附屬醫院系珠海市的標桿醫院,或者叫作骨幹醫院。無論佔地面積、病房床位、醫療設施、醫務實力等等,均屬於珠海最大最好的醫院。大凡珠海市包括周邊地區的重難病患者、有頭有臉的患者,差不多都來此就醫,其地位、名氣甚高。
然而,掌握其人事大權的中山大學,並不管其財力,也沒有撥過一分錢。五院名義上叫「部屬院校」,最終歸屬教育部。但因為是醫院,教育部實際上不管。按系統劃分倒應歸屬衛生部,可此管道根本連不上。醫院最初由珠海市政府出地盤並貸款3.9億元建起來的,但醫院開業後的一切開銷全部由醫院自己承擔不說,還貸的負擔也轉到醫院身上,每個月光付貸款利息就達280萬元。擁有1400多名員工的五院,動輒就得靠錢運轉,僅每天的空調費開支就需2萬多元,真是如牛負重,苦不堪言。
金錢是隔膜醫患之間關係的根本所在
因為是以體檢性質入的院,故先交了2000元的押金,醫院內部的熟人說,這不算多,如果是大病入院,這點押金就「撒撒水啦」(廣東話:少得可憐)。可入院當天下午,護士就來通知,押金不夠了,要馬上去補交錢,否則第二天的檢查項目就無法安排。我二話沒說就去追加了3000元。誰知第二天上午,我正躺在病床上休息,忽然,床頭上的揚聲器炸耳般響起:「餵──你的押金不夠了,馬上來補交押金。」怎麼回事啊,剛補交了又不夠啦?心裏甚是不快。跑出去問當班的護士小姐,答覆說,醫院的規矩先交錢,後看病;有多少錢,治多少病。我不得不又去收款處「刷」了一回卡,但醫生及護士的優質服務也隨之 「刷」得煙消雲散,心裏只剩下對醫院「金錢挂帥」的深刻印象。
後來,接觸了從護士、醫生到科室主任,甚至包括護工等不少人,以患者的身份有意無意跟他們聊天,得知了許多作為記者很難瞭解到的情況。五院雖然沒有給每個科室下達收入指標,但如果患者欠款收不回來,問題出在哪個科室,由哪個科室全體員工退賠。所以,為了防止萬一,患者必須先交夠治病的錢,醫生護士才進行等價的「醫療」。確實發生過這樣的情況,有的患者得了重病,醫生再三說明嚴重性,並告知需要一大筆錢方能救治。但患者根本無力支付,只好眼睜睜看著患者的生命一天天耗盡,真是萬般無奈啊!
有病無錢莫進來,這就是中山五院很無奈的現狀。作為患者,我確實想不通,救死扶傷不是醫院和白衣天使至高無上的宗旨嗎?但作為記者,我不得不說,這能怪醫院和醫生嗎?
「醫保」只能保小病和大病
中大五院承擔著珠海市一半以上的「醫保」對象,這是醫院收入最穩定的一塊。每年醫保單位將醫保費用一次性撥給五院,據瞭解平均每位醫保費用為4500元,醫院從中調劑使用,可以向超過6萬元大病的患者傾斜,但超過4500元的「中病」醫保卻不負擔。
50%的收入靠醫藥費
據瞭解,中大五院50%的收入靠醫藥費,說白了,就是靠賣藥。有醫生告訴我,這並不算高,好多醫院70%以上的收入都靠賣藥。深究其中的原因,原來,藥品的出廠價與零售價之間存在著巨大的落差,許多藥相差10幾倍,龐大的利潤都在中間流通環節這一塊。所以,藥品批發商及藥販子與醫院結為互相依靠、利用的共同體,批發商和藥販子要通過醫院合法賺大錢,醫院要靠籠絡批發商和藥販子分得儘可能多的利潤。結果,利潤的最終被榨取者全部落到患者頭上,難怪「看不起病」的呼號會越來越高呢。
「社會公共品」怎麼保護
醫療、教育等這些社會公共品不能過度走市場化的道路,這一觀點大概目前社會認同的程度很高。在今後的醫療改革中,如何解決看病難,尤其是看不起病這兩大難題的時候,完全再回到由國家財稅包起來的作法,既不現實,也做不到。但可不可以先把一些骨幹醫院,如中大五院類似的醫院,由各地財政 「保護」起來?至少把藥品費、醫護人員的工資由財政支付,讓他們不要再受金錢的羈絆,看錢的臉色行醫,受錢的指揮擺佈,回到救死扶傷的軌道上來!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 關鍵字搜索:
- 住院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