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飲食之道,也是人情融合之道。一場飯局,既能是親朋故交之間的溝通交流,也是生意對手間的交鋒談判。所謂人脈,所謂圈子,所謂社會關係,所謂資源,所謂一個人的能量,所謂友誼,所謂生意和交易,最後通通繞不開飯局。酒肉雖然穿腸過,交情自在心中留。
飯局之妙,不在「飯」而盡在「局」也──一個完美的中國式飯局,設局人、局精、局托兒、陪客、花瓶眾角色一個都不能少。有組織,有派系,有結交,有承諾,有陰謀,有稱兄道弟,有採陰補陽,有大哥的女人和新加盟的生面孔,有切口,有一起大碗喝酒大塊吃肉,有真心話與大冒險。
飯局在中國,也是社會身份認同體系。看一個人常混跡於何類飯局,便可洞悉其興趣、財富、身份、地位。透過飯局裡的中國人,看得到飲食之道裡的政治利益、社會關係、人際規則和文化滋味。透過飯局裡的中國人,我們看到的卻是飲食之道裡的政治利益、社會關係、人際規則和文化滋味。所謂飯局之妙,不在「飯」而盡在 「局」也──端的是飯局千古事,得失寸唇知。
中國人崇尚民以食為天。又說,人生在世,不過吃穿二字。現代的說法是,人與食物是平等的。研究飯局文化,就是觀察中國幾千年來文明史流變的一個窗口。所謂的歷史縱橫,文化長廊,風土人情,上下五千年,其實都蘊藏於日常生活的吃喝之間,所謂飯局之妙,不在「飯」而盡在「局」也──端的是飯局千古事,得失寸唇知。
中國古代最著名的飯局,莫過於兩千餘年前的那場「鴻門宴」,但觥籌交錯背後暗藏的玄機、殺機卻未必是中國飯局傳統的常態。同樣是司馬遷,他在《史記.孟嘗君列傳》裡的另外一段,卻寫出了中國飯局的原汁原味。孟嘗君廣招賓客,對於那些投奔自己而來的俠士,無論貴賤都與自己吃一樣的饌品。但明白人一眼就能看出,這裡所謂請客吃飯,從一開始吃的就不是飯桌上的東西。而戰國四君子,門下籠絡了食客三千,每日都會有大大小小的飯局開張──中國最早的圈子文化,就這樣誕生在夜夜笙歌不絕的飯局之中。
關於飯局的歷史譜系和傳承,具體時間似乎很難實考。但有史可鑒的是,飯局文化在中國古已有之。再往深處考究,你又會發現,原來中國人以前也像西方人一般,是玩兒分餐制的。那時候,飯局的流行程度肯定沒有今天這般熱鬧。飯局的巔峰,大概是在清朝,因為有千叟宴,又有滿漢全席。那種浩蕩與氣派,想來才是飯局的夢之隊。
考古學家王仁湘在《往古的滋味》一書裡說,中國人的分餐制,歷史可以上溯到史前年代,它經過了不少於三千年的發展過程。而會食制的誕生大體在唐代,說是大體在唐代,是因為當時會食制尚沒有真正普及流行,其間有一個漸變的過程。所以王仁湘又說,「到宋代以後,真正的會食──即具有現代意義的會食才出現在餐廳裡和飯館裡。宋代的會食,由白席人的創設可以看得非常明白。」
在分餐制時代,就不會有真正潮流的飯局文化。由此可見,飯局文化的歷史感並沒有我們想像般悠久。老子在《道德經》裡說:治大國如烹小鮮,說的就是當權者治國,就像一個星級大廚,將各種食物配料融和烹調,從而達到政通人和的佳境。
宋太祖趙匡胤有個典故叫「杯酒釋兵權」,是飯局政治的經典教材。宋太祖在961年,安排酒宴,召集禁軍將領石守信、王審琦等飲酒,叫他們多積金帛田宅以遺子孫,歌兒舞女以終天年,從而以飯局為契機,輕鬆解除了重臣的兵權。
飯局裡觥籌交錯之間,其實骨子裡所蘊含的意思,卻是求人辦事,陞官發財……先是請客吃飯,然後才是送禮走後門。這中間是有很多政治交往的技巧或官場厚黑學在裡面,大家圍在一起吃飯,是一個熟悉的過程,是一個相識相知的過程,是一個合作無間的開始,通常水酒一杯,就是阿里巴巴打開財富之門的鑰匙。
在小品或相聲段子裡,經常有領導幹部「喝紅了眼睛喝壞了胃」之類的嘲諷,趙本山在《牛大叔「提幹」》裡乾脆要在飯局裡假扮一個陪酒廠長,因此民間出現因陪酒而亡申報因公犧牲的鬧劇並不奇怪。沒辦法,在飯局裡如魚得水的人通常都是官場上混得比較如意之輩。
研究中西文化的易中天教授,對於飯局裡的政治性,似乎頗有見地。他在《閒話中國人》一書裡對政治即吃飯有著詳細的解釋,「政治既然即吃飯,則會不會吃、懂不懂吃、善不善於處理飲食問題,就關係到會不會做人,會不會做官,會不會打仗,甚至能不能得天下。」易中天還舉了一個實例:「這也是有例的。比如趙國的老將廉頗,為了表示自己寶刀不老,雄風猶在,便曾經在趙王的使者面前,一口氣吃了一斗米、十斤肉。因此辛棄疾才有『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的詩句。」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 關鍵字搜索:
- 中國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