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中共貪官最愛吃的九道菜

 2006-03-10 20:57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第九名醉蝦
  
  故名思義,把活蝦放入酒中,沒一會兒蝦就醉死了(應該說是醉了)。食用者即可以嘗到蝦的鮮香,同時也可以嘗到酒的洌香,一舉兩得,不亦樂乎?
  
  評點:喝酒是我的最愛,真擔心哪一天在醉的一踏糊塗時,被人像蝦一樣佐以杯羹。嗜飲酒者慎之慎之。
  
  殘忍度:★★☆
  
  第八名風乾雞
  
  做這種東西時,需要一定的手法速度必須非常快。這是藏菜,大師以極快的速度拔毛、取髒、填調料入雞腹、縫上、挂於通風處(未放血殺死)。這時雞必須還是活的,然後如風鈴一般在風雪之中「咕咕」直叫,其景慰為壯觀。
  
  評點:看古龍的小說中,與西門吹雪對決的人,往往一招過後,低頭一看自己胸口一個血洞正在流血,然後才反應過來中招了。我想這雞也差不多,經過大師的折騰後,低頭一看,毛也沒了,內臟也換了,才會明白過來:完了,中招了,可怕的是還不死。
  
  殘忍度:★★★
  
  第七名龍鬚鳳爪
  
  非常考究的一道菜,龍鬚是活鯉魚的魚須,鳳爪是活雞掌下正中的一塊精肉。具體烹飪方法不詳。
  
  評點:吃這道菜時,後堂院中必然有一群瘸兩足的雞,池中必然有一群食不知味的鯉魚,可憐芸芸眾生。
  
  殘忍度:★★★ 
  
  第六名活叫驢
  
  你吃過新鮮的驢肉嗎?再新鮮的驢肉也不過是剛殺的驢吧?活叫驢則不同,驢根本不用殺,直接從活驢身上剜肉。聽著後堂的驢慘叫,前廳若無其事的正在食用那隻驢身上的某個部分,真正是色香味聲俱全。
  
  評點:記得山海經中有一種叫息肉的東西,吃它的肉,它會復生。還有中國傳說中的安息牛,也是可以割食的,幾天後它自然恢復。可是驢並沒有這種本事呀?這種殘忍的吃法,讓我想起,中國歷史上最殘忍的刑罰--凌遲。
  
  殘忍度:★★★☆
  
  第五名烤鴨掌
  
  活鴨放在微熱的鐵板之上,把塗著調料的鐵板加溫。活鴨因為熱,會在鐵板走來走去,到後來就開始跳。最後鴨掌燒好了,鴨子卻還活著,切下腳裝盤上桌,鴨子做其它用。
  
  評點:《封神演義》中好像就有「炮烙」兩手,漸聞其手掌焦臭,紂王哈哈大笑。
  
  殘忍度:★★★★
  
  第四名鐵板甲魚
  
  將鮮活的甲魚放在有調料的涼湯中用慢火煨。甲魚是活的,當水漸漸升溫後,甲魚就會因為熱而喝湯,調料自然就進入了甲魚的體內。漸漸火越來越熱,看著鍋中甲魚痛苦的翻滾,舉箸之人無不興奮異常。最後甲魚熟了時,外面的湯和甲魚喝下的湯,使甲魚肉味中都有湯的味道,據說鮮美無比。
  
  評點:妙就妙在用慢火煨,殺死時絕不可以一下就弄它死了,而是讓觀者享受到慢慢折磨的樂趣。
  
  殘忍度:★★★★☆
  
  第三名澆驢肉
  
  這道菜也是和驢過不去,活驢固定好,旁邊有燒沸的老湯。食用者指定要吃某一部分,廚師剝下那一塊的驢皮,露出鮮肉。用木杓舀沸湯澆那塊肉,等澆得肉熟了再割下來,裝盤上桌。
  
  評點:據說吃這道菜的,大部分並不是為了吃菜而吃菜,純粹就是為了看如何澆驢和驢的面目表情。
  
  殘忍度:★★★★★
  
  第二名三吱兒
  
  剛出生的小老鼠(活的)一盤,調料一盤。食用者用筷子夾住活老鼠,老鼠會「吱兒」的叫一聲,(這是第一吱兒)收到調料裡時,鼠又會「吱兒」一聲,(這是第二吱兒),當放入食用者口中時,鼠發出最後一「吱兒」。(共三吱兒)菜譜簡單,食用者需要無窮的饕餮動力和無比的勇氣,才可以品嚐這道菜。
  
  評點:吃小老鼠的人不可怕,可怕的是發明這道菜和起這可怕的名字的人。三吱兒,把殘忍的食用生靈的過程,傳神的歸納在一起,不能不說是悲哀。
  殘忍度:★★★★☆
  
  第一名猴頭
  
  這裡說的猴頭絕不是食用菌猴頭,而是真正的猴腦。一個中間挖洞的方桌,幾個人圍桌而坐,中間的洞並不像火鍋或是麻辣燙那麼大,正好容一隻猴子的頭伸出。一隻非常可愛的猴子牽出,據說那是專門食用的猴兒,頭比較大。猴兒的頭頂從小洞中伸出,用金屬箍住,並且箍的非常緊,用小錘輕輕一敲,頭蓋骨應聲而落。猴的腦部就完全裸露在食客們的面前。這時,有較饞一些的人,已經用湯匙升向紅白相間的猴腦,隨著桌下垂死猴子一聲慘叫,拉開了生食猴腦慘狀的序曲。
  
  評點:寫到這裡,手都在發軟,難以想像那些人是如何吃的下去的。想想那隻猴在桌下的慘狀,想想如果是人被這樣活生生的開顱,是多麼可怕。
  
  殘忍度:★★★★★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