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胡錦濤接班後,情況開始變化,不僅伊拉克戰後幾次大選都相當成功,讓反對者無言以對;更重要的是,這三個國家內部都發生很大變化。
法國關於歐盟憲法的公投慘敗,導致席哈克總統聲望更下挫,再加上罷工事件不斷,失業率攀高,穆斯林青年騷亂等,法國已自顧不暇。
俄國也因內部經濟和車臣問題,加上烏克蘭親西方的自由派上臺執政等,都導致其對外政策不那麼強硬。而且俄國最後把「石油管道」鋪向日本,而不是北京一直爭取的東北油田,這些都導致莫斯科和北京的關係貌合神離。
這三國中,最大的變化是德國。親中的施若德政府去年大選落敗,右翼基督民盟主席梅克爾成為總理,這位被稱為「德國柴企爾」的女總理,上星期首次訪美,和布希總統會談,獲得相當成功,用梅克爾的話說,美德關係「開始了一個新篇章」。德國「週日世界報」認為, 比起前任總理施若德,德國的外交未來就是少點法國,多點美國、英國和波蘭。
美德關係的加強,不僅對世界格局發生影響,也使北京謀求的歐盟解除武器禁運更無希望。原本支持北京的主要是法德兩國,但梅克爾沒上任就表示不同意解除禁運。這不僅有助臺灣安全,也影響北京的政治形象和地位。
梅克爾和布希總統討論了和中國的關係,雖然沒披露細節,但她明確提出,要和美國共同「對付」像中國等不遵守任何規則的國家,顯示美德對北京的政策已有共識,並傾向強硬。
去年十一月胡錦濤訪德時,已領教了梅克爾不僅拒談北京期待的解除禁運問題,還明確提出,中國應注重「法治和自由」。
梅克爾在訪美時還明確提出,美德關係應該建立在共同反恐之上,雖然沒明說支持伊拉克戰爭,但和施若德立場顯然不同。梅克爾強力支持美國把伊朗核子問題提交聯合國安理會,由此形成美英德立場空前一致,導致法俄跟進,胡錦濤政府則進退兩難,因中伊有龐大石油交易,北京一向支持德黑蘭,但這次美英法俄德在伊朗核武問題上統一立場,北京陷入空前孤立。
世局演變至此,胡錦濤的「聯歐抗美」夢不僅難圓,而且也會降低北京在全球政治中的地位和影響力。
自由時報(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 關鍵字搜索:
- 北京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