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學竟然會將高考狀元拒之門外,而且拒絕的不是一個而是一批。自然,這也不是第一次讓人看跌眼鏡;在此之前,我們已讀到了歐美國家對高考狀元說「不」 的新聞。比如德國的洪堡大學,每年都拒收不少高考狀元。美國的哈佛,也同樣不把狀元當回事,每年有不少狀元都會被哈佛打發回去。這些大學拒絕狀元的理由別無二致,就是對他們分數後面的綜合素質不滿意。
狀元被名校擋在門外,也不是這些名校一概不要狀元,而是他們不要分高能低的狀元。培養人才,必須遵循人才培養的共同規律。在這個「指揮棒」的指揮下,誰都清楚到底應該「育分」還是「育能」?而我們呢,每年高招季節,一流名校最操心的就是攬到了多少狀元,至於「分」後面的「能」,那是絕不計較的。高考分數前腳剛剛公布,一流名校的錄取承諾電話後腳就打到了狀元家裡。看誰攬到的狀元多,幾成了一流名校之間心照不宣的較量。頗為滑稽的是,這種較量的結果似乎還成了決定一流名校名次排序的一個重要標準。而那些「准一流」的高校,則專搶 「探花」和「榜眼」,同樣搶得不亦樂乎。在這個「指揮棒」下,我們的中學、家庭和學生,除了關心「分」,誰還會去關心「能」?
於是我們的教育,從上到下,從下到上,都圍繞著應試、分數做文章。一流的大學要的是高考狀元,高考狀元就成為一流高中的培養目標;一流的高中要的是中考狀元,中考狀元就成為一流初中的培養目標;一流的初中要的是「小考」狀元,「小考」狀元就成為一流小學的培養目標……而反過來,看一個小學、一個初中、一個高中是否一流,標準就是看其是否出了「小考」狀元、中考狀元和高考狀元……在這樣循環往復的怪圈中,我們的教育雖然喊著爭一流的口號,卻又一步步落在了別人後頭。一流是要爭的,但一流首先是「能」而不是「分」。只認「分」而不讓「能」,永遠與一流無緣。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 關鍵字搜索:
- 港大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