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1996年出臺《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其中規定禁止將「蘇丹紅一號」作為食品添加劑用於食品生產。但10年後的今天,質檢部門稱,目前國家還沒有出臺統一的有關「蘇丹紅一號」的檢測方法和標準。既然檢測標準都成了問題,一些商家也就安之若素,聲稱「食品安全檢驗報告上從來沒有蘇丹紅這個指標」、「關於蘇丹紅的定性,國家還沒有出具官方的材料」。(3月18日《北京青年報》)
所謂書生議政,十年不成。看來政府有關標準制訂部門與古時書生一樣瀟灑與遲緩。原本應該是消費者安全的守護神、企業質量安全的監督者,卻如此潦草從事、形同虛設,消費者怎不心驚?一個檢測標準,何以10年未定?
聯想前不久央視3.15晚會新聞發布會現場,國家質檢總局法規司的一位官員公開宣布,國外進口產品和麥當勞、肯德基、比薩餅等洋快餐都沒有發現「蘇丹紅一號」。雖然他加上了時間限制,「到目前為止。」可現在,洋快餐卻屢遭質疑。這只能說明,對於國內尚無標準的「蘇丹紅」而言,此前的有關檢測結果可想而知。
沒有具體標準衡量的企業責任,從來就不構成真正的責任;沒有具體檢測標準的禁令,從出臺之日起便注定了空心化的後果。所謂企業的良知,從來難敵利益的誘惑。與其指責商家無良,不如反思我們的質量檢測制度究竟出了什麼問題?為什麼有關部門如此漠視標準?
中國吃漠視標準的虧並非始於今日。茶葉向來是中國傳統大宗出口產品,但在晚清時出口量急劇下降,從1878年的54%下降到1898年的18%。原因說白了很簡單,當時與中國茶葉競爭的印度茶與錫蘭茶,生產控制權掌握在英國人手中,他們按照歐洲茶葉市場度身定製出了一系列標準,既提高了茶葉的產量,也提高了茶葉的安全係數。中國小農式的各家各戶十畝兩畝的生產方式,不得不讓位於標準化的大生產。
傳統經濟與現代經濟的最大差別,是後者採用標準化的生產方式,而前者全憑感覺行事。所謂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要問施多少,全在心裏頭。這種小農式的標準虛無化陷阱,到現在還在讓國人飽嘗苦果。
中國企業在世界各國尤其歐美發達國家,四處遭遇嚴格的綠色壁壘、技術壁壘,代價不菲;另一方面,國內的各項技術指標卻像大號篩網,禁而不查,查而無標準可循的現象比比皆是。長此以往,國內企業市場份額遲早會陷入小農式的標準陷阱,晚清茶葉出口的悲劇還會重演。
有必要拿這次「蘇丹紅」事件作為一個契機,認真追究一下有關部門的標準制訂情況與執行情況,並向廣大消費者開誠佈公地解釋原委,承擔責任。
葉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 關鍵字搜索:
- 蘇丹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