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8月26日完成「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露出震驚世界的玄機。
有著名評論家分析說:這是中國政府對中國金融業最徹底清除「黑洞」、按國際規則「資本充足率不得低於8%」所採取50多年至今以來、最大破釜沉舟的舉措。與此同時,隨著中國這兩大金融「航空母艦」正式出航,中國的金融秩序、投資環境、資本市場等將得到源頭、本質的改變。自所以講得到根本改變,是因為中國金融銀行業有三個重要的歷史標誌:一、新機構甩掉了所有的歷史債務、包袱,按國際金融市場規則運行,接受國際社會的「陽光化」監督;二、這兩家金融機構將在海內外資本市場至少是兩、三地資本市場公開掛牌上市;三、上市後將按國際資本市場規則全流通,割斷了歷史所留的所有尾巴。到21世紀初,中國官方公布的四大國有銀行不良資產、呆死壞帳率是33.37%,2003年末這個數字降到了20.36%,2004年一年又增加500億。但50數年來,一直靠中央政府反覆注資、哺乳餵養而生存至今、依然沒有長大的中國銀行業,這能是最後免費的晚餐、而找到可以自我發展壯大的生存之路嗎?據來自華爾街的消息說:中國國有銀行市場化改革揭開了歷史的序幕……
中國金融「大革命」
公元2004年,是中國金融界55年以來最為天翻地覆的一年。據國家有關媒體報導:最近,中國政府為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兩家國有商業銀行再次剝離不良資產3000億元(人民幣)的協議在北京正式簽署,這是中國實施改革開放、轉型市場經濟體制之後,繼今年初對這兩家銀行注資450億美元(約合3700億人民幣)、1999年轉移出14000億人民幣壞帳之後,五年內第三次對中國國有商業銀行施以援手。這些中國「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累積呆死壞帳之和超過了25000億人民幣①,約佔2003年度中國國民生產總值的1/5。
1999年,中國政府決定將中國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農業銀行改為國有商業銀行。四大銀行提出,由於在專業銀行時期形成了太多不良資產,希望由國家處置不良資產,使其大踏步過渡到商業銀行。中國政府採納了這一建議,專門成立了四大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剝離不良資產14000億元。按理說,四大國有銀行把14000億元人民幣不良資產剝離後,應該可以大踏步地走向市場了。但有權威數據顯示:到2001年4月,這四家國有銀行的呆死壞帳又重新聚集到10000億人民幣②,而到2004年初這四家國有商業銀行的呆死壞帳繼續增加到12000億人民幣(其中,中行、建行此次剝離3000億人民幣),2004年10月,中國工商銀行又被發現黑洞漏掉70多億。這就是說:自1999-2004年這五年時間裏,這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的呆死壞帳依然沒有得到根本改變。事實的結果是,從1999年到現在短短的五年間,中國國有銀行的不良資產不但沒有下降,反而繼續在直線上升,而且盈利水平仍然無法提高。無奈,2004年年初中國政府再次向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注資450億美元。
所以,處於絕對中國市場壟斷地位的中國「四大國有銀行」發起了史無前例的「大革命」。
「革命」能剔除制度債務嗎?
這就是說:在1999-2004年這五年時間裏,中國這四大國有商業銀行是的「呆死壞帳」依然沒有得到生態環境的根本改變。事實的結果是,自1999年到現在短短的五年間,中國國有銀行的不良資產不但沒有下降,反而繼續在直線上升,而且盈利水平仍然無法實達到世界銀行組織的要求。無奈,2004年初中國政府再次向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注資450億美元,但這兩家國有商業銀行的經營環境依然沒有好轉。2004年6月29日,中國政府再次為中行、建行剝離不良資產3000億元。有學者因此而估計,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的改造,則至少也需要8000億人民幣以上的新注資本(其中,新注資將需要800億美元左右,再次剝離核銷呆死壞帳將超過5000億元人民幣)進行徹底改造(有稱這是中央政府的「華山」唯一的出路)。
中國政府能這樣一二再、再二三地為這些一統壟斷的國有商業銀行進行埋單、甩掉包袱就走人嗎?但中國還有另外兩家國有商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等怎麼辦?還有更多的商業銀行怎麼辦?中央政府可以「注資、甩包」就走人,各地方政府是否也可以這樣?除中國國有的中、工、建、農銀行之外,各級地方政府擁有的112城市商業銀行是否也可以享受「注資」和「剝離呆死壞帳」的國民待遇嗎?
壟斷的中國金融沒長大
若按中國政府此次注資、剝離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同樣「公平、公正」的思維方式來理解進行,那麼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則至少也需要8000億人民幣以上的新注資本(其中新注資需要800億美元左遙(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 關鍵字搜索:
- 中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