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第八次訪華,有關「中國能否培育出比爾.蓋茨這樣的技術天才和世界首富」的討論再度熱鬧起來。然而,有一點可以肯定,天才比常人更需要適宜的土壤來發展,如果目前的軟體商業環境沒有根本性改善,不要說「培養中國的比爾.蓋茨」,就連「培養印度模式的軟體外包人才」都只能是空談。
有共享軟體作者,他曾開發出Windows平台下的系統垃圾清理軟體,由於安全性極高且操作簡便,成為各大軟體下載網站全力推介的熱點。軟體作者要求使用者在30天內註冊,而註冊費不過區區20元。然而,這款可能擁有上百萬用戶的優秀軟體並未帶給其開發者應得的收益--到處都是該軟體的「註冊鑰匙」:軟體下載網站上、有國家正式出版物批號的「正版」軟體光碟……這款原本大有發展前途的軟體的版本號後來終於凝固了。作者主頁上對此的說明是「時間和精力所限」,但我們相信,未能從辛苦研發的軟體上取得回報恐怕也是作者放棄研發、專注讀書的一個重要因素。
保護知識產權不容爭鳴
日前筆者陪一位朋友購買某品牌電腦,正打算讓銷售人員包好機器走人時,筆者卻發現促銷員迅速從機身上揭走了一塊透明膠布。怎麼回事呢?再三盤問之下,促銷員才承認,他揭走的是粘在透明膠條下的「微軟正版標籤」,因為該標籤「不能直接貼」,否則便「揭不下來」。隨後,他告訴筆者,再加500元錢,可以換一臺「有微軟正版標籤」的機器。事後筆者打電話到微軟的OEM部門,得知該標籤是微軟的正版身份識別,而去年頒布的電腦三包規定有明確條款,用戶因安裝盜版軟體而造成的硬體故障,廠商可不「三包」。那麼,這個雖不及聯想、戴爾,卻也頗為知名的品牌所預裝的操作系統是正版軟體嗎?
事實上,在保護知識產權方面,中國所制定的任何措施--哪怕是最嚴厲的措施--都不應允許「無知者」發表其「無畏」的妄言,沉痾須用猛藥,否則只能讓我們的民族軟體企業望著印度同行的背影沉默。
讀者推薦(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 關鍵字搜索:
- 中國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