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南微子:「紅蕃」論--一股有礙中東和平的乖戾思潮

 2002-09-27 23:49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看中國報導專稿】最近從《楓華園》上看到有人把今天巴勒斯坦土地上的阿拉伯人處境,比作16世紀後的美國「紅蕃」,對嚴斥阿拉伯人屠殺以色列人而輕忽以色列「屠殺」阿拉伯人深感不平,提出如果以色列人不去佔領巴勒斯坦的土地就不會有今天的巴以衝突,擔心未來阿拉伯人的命運會和美國「紅蕃」相似。言下之意,解決中東和平問題應當先由以色列停止對巴勒斯坦恐怖襲擊的反制,退出巴勒斯坦地區。

這是一種為巴勒斯坦極端民族主義者的恐怖活動張目,與世人對中東和平
努力背道而馳,具有反歷史主義傾向的一種乖戾思潮。

首先,以色列在巴基斯坦劃地復國,與歐洲人殖民美洲是完全不同的。歐
洲人不是美洲的原住民,而以色列人曾經在巴勒斯坦土地上蕃衍生息過十五、六個世紀,而且為保衛家園先後與亞述人、巴比倫人、希臘人、羅馬人奮戰過,直到公元二世紀起義失敗遭到大屠殺才被迫逃離這片故土。從這個意義上說,以色列人的遭遇比美國「紅蕃」還要糟糕一點。

巴勒斯坦的阿拉伯化是公元七世紀阿拉伯帝國建立以後的事。如果要說原
住民,以色列原住在先,阿拉伯原住在後。請問到底應該誰讓誰?

如果說歐洲人進入美洲全然沒有什麼法理依據,那麼以色列的復國倒是1948年聯合國決議通過的,包括當時的蘇聯也贊成。那時的聯合國建立不久,還很有權威,不像今天老化痴呆。無怪乎人類科學巨擘、頭腦清醒的愛因斯坦也贊成復國主張。

所以,以色列在巴勒斯坦的土地上復國有其一定的合理性,斷非歐洲人殖民美洲可比。

其次,籠統地提出如果以色列人不去佔領巴勒斯坦人的土地就不會有今天
的巴以衝突,亦屬似是而非。假如這裡「巴勒斯坦人的土地」是指以色列人不該佔而多佔領的部分,那麼說句公道話,恰恰是阿拉伯人的戰爭和恐怖襲擊引起的安全和防衛的實際需要。只要阿拉伯人停止戰爭和恐怖襲擊,以色列安全有了保障,可以歸還。而這,正是和談所要解決的。如果指的是以色列在巴勒斯坦土地上復國,那麼喪失部分土地的阿拉伯人值得同情,喪失整個家園的以色列人就不值得同情嗎?

況且,如果土地都要還給原住民,那麼歐洲人要退出美洲、澳洲,臺灣應
當還給高山族,漢族應當回到黃河中下游地區,黑人只能回到非洲。這種反歷史主義傾向,何其邏輯錯亂、何其荒唐滑稽!

第三,巴勒斯坦阿拉伯極端民族主義者為破壞中東和平,以以色列無辜平
民為對象進行恐怖襲擊,同以色列出於自衛和實現中東和平對阿拉伯極端民族主義者實行必要的反制,難以避免地殃及無辜,性質截然相反。無視兩者的本質區別,各打五十大板,只會使恐怖襲擊得益,拖延中東和平的到來。結果是繼續讓更多的阿拉伯人充當炮灰,讓他們繼續為共產集權主義和極端民族主義付出代價。名為同情阿拉伯人,實為坑害他們。

第四,擔心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未來會落到和美國「紅蕃」相似的命運。
這恐怕是抱持中世紀心態的杞人憂天,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現在世界已進入和平、民主和人權節節勝利的時代,停留在中世紀極權專制統治的國家只有共產中國、伊拉克等數得出的幾個國家,只有它們才會幹出滅絕人性的勾當。以色列是民主國家,有新聞出版言論自由,決不會像米洛舍維奇、薩達姆、中國大陸那樣大規模清洗不同種族、不同宗教甚至同族同文的人。如果一定要比,和平的巴勒斯坦倒更貼近回歸前的香港;英國殖民統治了一個多世紀之後那兒的中國人並沒有變成「紅蕃」。政治和經濟堪稱「東方之珠」,除了因系殖民地沒有直接選舉領導人之外,其它人權保障和自由度不會輸給中國人自己管理了半個世紀的臺灣。比起共產中國大陸,更是不知要先進多少倍,不知要人道多少倍。

筆者贊成對歷史上發生過的恃強凌弱事件進行反省,斥責強者而同情弱者,並教育下一代使他們以史為鑒,讓人權高於主權及政權的常識深深扎根人心。但一要止於當事者,不遷怒於恃強凌弱者無辜的後裔,二要對解決現實問題取客觀態度,明辨是非,明察秋毫,從具體的時間、地點和條件出發,不可主觀片面以至良莠不分,自相矛盾。

南微子/寄自美國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