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影公司是在『胡作非為』」
談到《佐羅的面具》與上譯廠失之交臂,童自榮有點憤怒地說:「《泰坦尼克號》、《拯救大兵瑞恩》這麼重要的影片也沒有交給上譯廠來配,我不明白這到底是怎麼回事,《佐羅的面具》可能是中影委託其他的譯制單位或找了幾個人來譯制的。過去電影主管部門有規定,進口影片主要讓上譯和長譯來譯制(丁建華曾介紹說,上譯應該每年擔負四分之三進口影片的譯制工作),而現在中影公司並不是充分利用我們廠的力量,我們廠年譯制電影能力是40-50部,而現在每年只譯制30來部,根本吃不飽,加工費用又壓得很低,這等於是在『胡作非為』。」童自榮還表示:「即使《佐羅的面具》交給上譯廠,也不一定由我來給「佐羅」配音,要看我適不適合那個人物形象。對於《佐羅的面具》遠遠沒有產生像當年《佐羅》那樣的轟動」,童自榮認為:「時代變了,當年看優秀外國影片是中國人最大的娛樂,而現在娛樂的形式五花八門,如果以前我沒給佐羅配音,現在再配《佐羅的面具》,也許也不會獲得那麼大的成功。」
「如果市場經濟擴展到我們這個領域,上譯廠就活了」
在談到廠裡的狀況時,童自榮說:「廠裡連年虧損,連辦公用的洋樓都租出去了,而且租金還很低廉。上譯廠的虧損是在計畫經濟體制下形成的,在配音製作上多年受中影公司牽制,業務經營根本放不開。如果市場經濟擴展到我們這個領域,上譯廠一定會好起來的。如果上譯廠今後享有進口影片的自主權,我們可以充分地根據觀眾的需求去挑選譯制影片,並可以與其他公司聯手搞發行,這對上譯廠的未來發展會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
「現在我的處境有點尷尬而無奈」
當記者問到童自榮為何近年配音的影片越來越少時,童自榮首先很坦然地承認:「我的配音戲路不是很寬,聲音上有侷限性,音色、音域都固定了,要想改變很困難,比如老人的角色讓我來配,肯定不合適。」當記者問童自榮為何沒做譯制導演時,童自榮表示:「我沒有這方面的想法,我也沒有這份自信,我只想多配點角色,現在我處於一種尷尬的地位,我們配音演員的心態與影視演員們不一樣,我也從來沒有什麼『腕』的感覺,即使台詞再少的角色,我也努力去配好音,這是我的工作。」
有媒體報導配音演員童自榮遭上海電影譯制廠「封殺」的消息。童自榮告訴記者,實際上「封殺」早在兩年前就開始了。童自榮說,「封殺」的原因就是因為中影公司濫用權力,「他們一再打電話到上譯廠,電話指示不要安排我配主要角色,不希望聽到我的聲音,只因為幾封觀眾來信表示對我的配音不喜歡。」童自榮認為,觀眾來信談談看法本是件很正常的事,但僅以此為依據就要遭「封殺」實在很不公平,「中影公司是老闆,掌握分配任務的大權,但以此干涉廠裡內部的事,實在有些過分」。童自榮告訴記者,廠裡不安排他給主要角色配音已有兩年時間,「我倒不是非要配主角,但兩年裡有三四十部譯製片,卻沒有一部適合我配的,這就說不過去了。」童自榮對中影公司和上譯廠在公開場合都否認「封殺」
一說很氣憤。他告訴記者,中影公司來電話指示一事是他聽廠裡人說的,「他們應該不會編造。作為上譯廠,可能是怕得罪人;作為中影公司為何要否認,他們完全可以站出來明說童自榮不適合配音,那麼大家還可以討論。可現在這樣的做法不太好」。據童自榮說,目前,他剛給影片《木乃伊歸來》中的哥哥配完音,「這又是個小配角,是個滑稽式的人物」。
「我從來沒有對配音事業產生過動搖」
從小就立志當一名配音演員的童自榮已經在這個行當裡經歷了30年的風風雨雨,他說:「當一名配音演員是我從小的理想,不管怎麼樣,不管處境有多差,我對配音事業從來沒有動搖過,我對自己的選擇也絕不後悔,只要『嗓子』允許,我就會一直配下去。我非常感謝觀眾們一直掛念著我,我沒有什麼可以回報他們,只希望能再用自己的聲音多塑造幾個好的角色獻給他們。我的要求並不高,只希望退休前,能使局面有所改觀,每一年有幾部適合自己來配的影片。」童自榮的話聽上去,讓記者覺得頗有幾分「英雄氣短」的味道。
雖然童自榮的聲音聽上去依然年輕,但他已經58歲了,他告訴記者他的身體不是很強壯,只能算是「亞健康」。「我們配音演員的生活跟大款沒法比,我從來都甘當『幕後英雄』。」說完,電話裡傳來童自榮爽朗的笑聲。當採訪結束時,童自榮輕輕地說出「再會」兩個字,彷彿是他在寬大的幕布後面悄悄地向電影散場後離去的觀眾們微笑話別。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 關鍵字搜索:
- 兩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