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八分書」開創盛唐書法新氣象(組圖)

作者:靜容 發表:2024-06-11 10:0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2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唐玄宗宋真宗禪地祇玉冊墨拓本
唐玄宗是中國書法史上最著名的帝王書法家之一。圖為「唐玄宗宋真宗禪地祇玉冊」墨拓本。

唐玄宗李隆基(685~762年),唐睿宗李旦第三子。天資過人,英明果斷。善騎射,通音律、曆象之學,亦擅長書法,尤善八分書,是中國書法史上最著名的帝王書法家之一。在位近44年,享壽76歲,是唐代在位最久、最長壽的皇帝

即位初期勵精圖治 開創「開元盛世」

李隆基出生於祖母武則天臨朝稱制時期,幼時受武則天寵愛,生母竇氏卻因捲入「巫蠱之禍」被武則天處死。唐隆元年(710年)六月,與姑姑太平公主聯手發動「唐隆政變」,剿滅欲效法武則天登基掌權的韋后一黨。父親李旦再次即位,是為唐睿宗,同年冊立其為皇太子。

延和元年(712年)七月,唐睿宗禪位,李隆基成為唐代第九任皇帝,改年號「先天」,是為唐玄宗。先天元年(713年)七月發動「先天政變」,大獲全勝,鏟除太平公主黨羽,終結唐高宗中期以來後宮掌權五十餘年的局面。

唐玄宗即位初期勵精圖治,任用賢良,成為繼貞觀之治以後唐代國力達到最巔峰的「開元盛世」。但執政後期逐漸安於享樂,生活奢華,寵愛楊貴妃,聽讒言罷良相張九齡,任用奸佞李林甫、高力士、楊國忠等人,貪汙腐敗,國勢日頹。又重用安祿山等外族,爆發長達八年的「安史之亂」,以致生靈塗炭。唐肅宗即位後,被尊為太上皇,病逝後,諡號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因宋、清兩代皆有名諱含「玄」字的皇帝,故亦稱「唐明皇」,在中國歷史上是一位政績和評價較為複雜、矛盾的皇帝。

盛唐書法新風貌 「八分書」豐腴渾厚 

自唐太宗大力提倡書法藝術以來,唐代在中國書法發展史上開創了一個輝煌燦爛的局面。尤其八分書經過多才多藝的藝術家皇帝唐玄宗積極倡導,蔚為風氣。

漢隸以先秦篆書為基礎。雖然形體寬扁,並增加蠶頭雁尾的波磔用筆,但用筆、章法等仍近於篆書。唐代八分書則是以楷書的結體、章法來寫隸書,用筆以隸書為主,或摻著漢隸中的篆法、蠶頭雁尾,強調每個字的主要筆畫、波磔,成為傳承又創新的八分書新面貌。

初唐的八分書風貌由歐陽詢〈房彥謙碑〉觀之,樸茂嚴整、遒勁險峭,有別於盛唐時期豐腴雄壯之姿。書風轉變的原因在於唐太宗非常推崇骨力,初唐書法以瘦硬剛健為美,而盛唐時期書風受唐玄宗的影響,審美觀轉變,豐腴渾厚的新氣息在唐玄宗的書法中表現得淋漓盡致。北宋魏泰評曰:「唐初,字書得晉、宋之風,故以勁健相尚,至褚、薛則尤極瘦硬矣。開元、天寶以後,變為肥厚,至蘇靈芝輩,幾於重濁。」

「宮廷書家集團」帶動民間八分書潮

唐玄宗傳世書跡很多,代表作品有〈鶺鴒頌〉、〈石臺孝經〉、〈紀泰山銘〉、〈慶唐觀紀聖銘〉、〈龍角山紀聖銘〉、〈涼國長公主碑〉、〈鄎國長公主神道碑〉、〈大唐代國長公主碑〉、〈闕特勤碑〉等。

〈鶺鴒頌〉

李隆基手書《鶺鴒頌》孤本
唐玄宗〈鶺鴒頌〉為傳世僅存之墨蹟。

開元年間某日,約有千隻鶺鴒翔集於宮殿,飛鳴行搖不畏人。唐玄宗聯想兄弟五人相聚和樂情景,召魏光乘撰〈鶺鴒頌〉以喻兄弟互助之情,親自書寫橫卷一幅,為傳世僅存之墨蹟。此幅作品運筆精到,豐厚腴美,淳厚蕭散,與王羲之〈蘭亭序〉相似,但筆畫更豐潤渾茂,可見盛唐書風之轉變。黃庭堅評論此卷曰:「玄宗書,斑斑猶有祖父(唐太宗)之風。」

〈石臺孝經〉

李隆基 唐石台孝經墨拓本
〈石臺孝經〉集唐玄宗、唐肅宗二位帝王的隸、行、楷、篆四種書體於其上。(以上圖片來源皆為國立故宮博物院)

〈石臺孝經〉刻石是一塊巨大的長方柱體,四面刻字。由唐玄宗親筆抄錄並註解孔子《孝經》原文,以隸書字體書寫。結構莊嚴,用筆豐美,恢弘大度,極富貴氣。因建造於三層石臺上,故名。碑額「大唐開元天寶聖文神武皇帝注孝經臺」篆書由唐肅宗李亨所寫,最珍貴之處正是集唐玄宗、唐肅宗二位帝王的隸、行、楷、篆四種書體於其上。

〈紀泰山銘〉

〈紀泰山銘〉位於泰山大觀峰,亦稱〈泰山唐摩崖〉、〈東嶽封禪碑〉。刻於唐開元十四年(726年)九月,是唐玄宗封禪泰山後撰書之摩崖刻石。字體巨大,渾厚遒勁,結構緊密,呈現出盛唐豪邁的氣象。

唐玄宗喜好八分書,開啟盛唐新的審美觀點。影響所及,集賢院和翰林院八分書家人才濟濟,成為一個「宮廷書家集團」,帶動民間興盛的八分書潮,對盛唐書法風氣有深遠的影響。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