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洛專訪】2024三峽水庫的作用!加大洪災?發電量增加?(視頻)

作者:李靜汝 發表:2025-01-09 11:49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5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看中國2025年1月9日訊】 (看中國記者李靜汝採訪報導)據海外媒體綜合報導,在剛剛過去的2024年,中國南方在汛期的水災,至少導致超過百萬人受災,對民眾受災包括財產、人員的傷亡等實情,都受到了中共官方的嚴格控制,鮮為人知。不過,根據中共官媒《人民日報》的報導,三峽水庫發電量截至2024年9月,較去年同期增幅超100億千瓦時。如何看對於三峽大壩在中國2024年洪災中所起到的作用,看中國記者就此採訪了旅居德國環保著名生態學、水利工程學專家王維洛博士。

三峽水庫運行方案與目標自相矛盾?

據悉,就三峽水庫在中國去年(2024年)的洪災中起到了什麼樣的作用,大陸媒體鮮有報導。王維洛對此表示:「按照1992年李鵬和鄒家華副總理,對全國人大代表做的關於三峽工程的這個解說報告裡,它有兩個很重要的點。當時李鵬、錢正英支持三峽工程的這些人,他們認為上三峽工程它有兩個比較大的難點。第一個是移民問題,就有100多萬搬遷這個移民問題很大。第二個問題是這個泥沙淤積問題。就像在黃河上建了個黃河三門峽,開工沒多長時間就被泥沙淤掉了,工程失敗了。泥沙問題很大。但是他們非常自信的說,就是說通過三峽工程的兩個措施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對於針對這個移民問題,他們認為就是就地安置,認為三峽庫區有足夠的後備的土地、可以安置這100多萬移民。

然後又提出另外一個概念叫做‘蓄清排渾’,就是說我們只蓄不帶泥沙的或者少帶泥沙的水,而排泄的是泥沙量含量比較多的這個水。他們就認為用這個辦法就可以解決我們前面提到的水庫泥沙淤積的問題。那麼要達到這個蓄清排渾的目標,他們就提出一個三峽工程運行的這麼一個方案。就是到每年到6月開始的時候,三峽進入汛期,他們把三峽的這個水庫的水位降到海拔145米,也就是我們常常聽到的它說的汛限水位,就是把水位放低。在整個汛期從6月份到9月中旬,這段時間是長江汛期、經常下暴雨,可能發洪水的時期。所以就把這個水位放在低水位,放在145米,讓這個帶著泥沙的洪水就通過三峽大壩下去。等到9月份以後,由於長江的雨季過去了,進入一個枯水季。長江的這個水裡面含泥沙量就少,那麼這個時候他們再開始蓄水到175米,就是所謂的正常的蓄水位,來保證我們所說的萬噸輪能夠從上海到重慶,也保證三峽水庫發電,因為水庫的水位蓄得越高,它的發電能力就越大。同時也保證對下游的供水。這時候蓄的水都是清水,不會有泥沙淤積的問題。然後從11月初開始,三峽水庫的水位慢慢的下降到第二年的6月1號時,它又回到了145米。這個解決了三峽工程的水庫淤積的問題。人們要問的是那你三峽水庫怎麼能夠防洪呢?就是說洪水來的時候,你把水蓄在水庫裡,減輕水庫下游的洪水量。如果按照「蓄清排渾」的這個方案,在洪水期你是不蓄這個有泥沙的洪水,那你怎麼來完成你的所謂的防洪的目標呢?」

三峽工程的主要目標是不是防洪?是發電

王維洛認為:「就是說三峽工程它是一個多目標,它的這些目標都是互相矛盾的,你干了這件事情你就不能幹那件事情。但是他們向全國人大代表講的時候,他就是這麼講的。反正下面坐的幾千的人大代表也是聽不懂的。聽你怎麼說就是怎麼說。而且當時也不允許有人說你這個東西是不對的。

我們就知道,按照三峽工程的運行方案,它每年到9月中旬以後,從145米開始蓄水,蓄到11月上旬的時候,它就到了175米,就可以達到它所謂的航行萬噸輪、發電、供水這些目標。從11月初的時候再慢慢的把水往下放,到第二年6月份的時候又到了一個低水位145米。每年就是這麼重複。中間它有一個多大的幅度呢?就是從145米到175米,就是水位是上下是30米。

2024年9月11號新華社就發表一篇報導,說現在開始蓄水了,從9月10號開始,要把它蓄到175米。它說三峽水庫在每年汛末蓄水,在枯水期至次年的汛前,逐漸釋放並騰空庫容,以蓄豐補枯調度,為當年冬季和次年春季長江流域的航運、供水、生態、發電等需求提供有利的保證。其實它這裡有一個詞是用錯了。從9月10號開始蓄水的時候它已經進入了枯水期。其實它是蓄枯補枯的這麼一個調度。10月18號新華社又發表了一篇文章。說長江流域全面進入枯水期,相關部門積極採取措施、應對枯水期產生的不利影響。氣象數據顯示8月以來長江流域的降雨量顯著偏少。8月到9月長江流域累計降雨量是160.7毫米,較多年平均值偏少三成。

如果大家還記得的話,2024年7月中三峽工程開閘緊急泄洪。它說開閘泄洪的目的是為了7月下旬、8月上旬當時預測是有大洪水。當時下游比如說洞庭湖流域、湖北很多地區正在遭受洪災。那三峽水庫也不管了,就是要把水放下去,哪怕增加這些地區的洪災。但是它天氣預報預測錯了,到了8月份的時候,降雨比常年少了三成。長江航運局說到了10月上旬,長江的航道的普遍的水位偏低,船舶航行已經出現了困難。如果長江下游的航道船舶航行已經出現了困難的話,它就要求三峽水庫最好多放點水下來,讓下游有足夠的航道的深度,可以保證這個船舶的正常航行。而這個時候三峽工程它又想著要盡快的把水位續到175米以上,而保證我的船舶在三峽水庫的庫區裡面能夠正常航行。如果續不到175米的話,所謂的大輪船從三峽大壩往重慶開,它最上面的那一段是開不過去的,也會有水位太低的這麼一個問題。儘管它已經把重慶的碼頭,從重慶的老城下移到長壽區,已經下移了70多公里了,但是它還是有一段航道,不能夠滿足這些大的船的通行的。

2024年10月18號在新華社發表的一篇文章中,第一,它承認了2024年三峽水庫不可能續到175米,蓄水失敗了。同樣也承認就是說2024年的洪水期間,就是在7月中旬所做出的會出現七下八上的洪水個氣象預測是錯的,當時的放水也是錯的,這個決策也是錯的。

其實,三峽工程現在的它所面臨的一個情況,就像李銳先生、像黃萬里先生說的一樣,三峽工程你說能夠防洪,你到底是能幫著武漢防洪呢?你還是幫著重慶防洪?幫了武漢防洪,你就要加大重慶的洪災。幫了重慶防洪,你就要加大武漢的洪災。你不能就是說你既能防下游的洪水又能防上游的洪水。那麼由於三峽水庫在9月份以後開始蓄水,又碰到了同樣的問題,就是下游沿長江的兩邊的這些湖泊的乾涸的問題,鄱陽湖、洞庭湖、巢湖、洪湖,就是沿著長江一線的湖泊的水位都大幅度的下降、出現了湖底朝天。當鄱陽湖、洞庭湖的湖底朝天的時候,這個湖泊的這個生態系統它就死了。同樣的對於這個鄱陽湖、洞庭湖旁邊的這些居民他們的供水、農田的灌溉用水都成了一個大問題。

就是說我們現在可以發現的就是說建造三峽工程,它的主要的目的不是防洪,最主要的目的它還是為了發電。根據中央電視臺2024年10月2號的一篇報導,它說截止到9月底,三峽電站的發電量比去年同期多發100億度電。就是說三峽工程它並沒有按照當時的規定,到了6月1號以後你要把水位放到145米。它只是在一天放到了145米以後馬上就讓水位上去了,一直保持在158米的高度上,甚至高達到167米、168米的高度。所以為了發電發的多,它沒有按照它平時說的在汛期‘蓄清排渾’,就是它並沒有把水位保持在145米,而是保持在158米到160多米的高度上。水位高就能多發電。

當時提出的發電的目標是平均每年發電量是840億度電。當時一個口號大家還記得很清楚,就是說三峽工程可以照亮半個中國。還有就是說可以提供最廉價的電力,只要付8分錢就夠了。為了達到每年發電840億千瓦時的目標,它現在安裝了32臺70萬千瓦的發電機組。世界上另外一個比較大的水電站,就是在巴西和巴拉圭邊境上的伊泰普水電站,安裝的是20臺70萬千瓦的發電機組。和中國的三峽的發電機組相比,兩個發電站的發的電有的時候三峽多,有的時候是伊泰普多,基本上差不多。從效率上來說,就是人家20臺幹了你32臺發電機組能夠干的活。就說三峽工程的發電機它的利用率是很低的,50%都不到。

中國現在大家都談經濟問題,什麼產能過剩、就業不足,其實中國的經濟問題的最大的問題是經濟效益不好,就國營企業它不掙錢。像中石油、中石化、什麼中糧這些很大的企業,它不掙錢,它的經濟效益很低。三峽工程也是一樣它很大,它安裝的發電機組很多,和伊泰普比,你20臺、我32臺,但是發的電幾乎是一樣多的,發電機的利用的效率很低。這其實是中國經濟從改革開放開始到現在為止,一直是一個致命的問題,經濟效益不行。」

三峽水庫2024年為多發電蓄高位水、不惜淹沒庫區長壽

王維洛還提到,2024年三峽水庫為了多發電把水位在汛期的時候蓄的很高。「到了9月份它已經比去年多發了100億,給長江電力帶去了很多的好處,它的收益增加了。可是當時就在7月上旬中旬的時候,由於三峽水庫的水位蓄得太高,三峽庫區的在靠近重慶上游這一段的特別是長壽這個區的水位已經超過了175米以上到了183米。長壽被淹,重慶的很多縣被淹了。但是重慶市對於洪水的消息控制得很嚴。只是在一個吹噓報導中說,現在的中國的水利用大數據來做決策,說根據數字孿生三峽系統的預測,長壽的水位將達到海拔183米。就是說由於三峽水庫在汛期它蓄到了158米、甚至到165米,以至於三峽庫區在長壽這個地方出現了水位是183米。城裡面一層樓幾乎全部被淹沒了。它在為了多發電根本就不考慮三峽庫區的居民,他們的房屋會被洪水淹沒的。對三峽工程來說它是多發了100億度電,而對於長壽、對於三峽庫區的很多地區來說,他們家的房子全部被淹了。」

三峽水庫對自然生態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據悉,最近海外網站上有篇報導,談到三峽大壩是如何影響地球自轉的。王維洛對此表示:「那個是美國NASA的一個研究的文章。做那個研究的是一個臺灣的博士,他在NASA工作的時候做的。他們觀察到就是三峽工程上馬以後,地球的這個軸發生了偏轉,地球的這個自轉的那個速度好像有點減慢了。它的總的這個意思就是說三峽工程或者說三峽水庫它對於這個自然界或對於我們這個生存的地球的這個環境的影響,大大的超出了我們人類它所理解。它的影響很大,就是說它能夠把一個地球的這個自轉的軸給它發生偏移,哪怕這個偏移只是很小一點的話,那它的影響就很大。

我們從這裡可以推出來,就是說三峽工程對於自然生態的這個很多影響,是我們現在還不能認識到的。所以它的很多的這個弊病也是我們現在不能認識到的,所以它危害可能會更大。就是說從2003年三峽工程投入運行以後,長江下游的鄱陽湖、洞庭湖、巢湖、洪湖這些湖都面臨著同樣的問題,就是說枯水期的時間延長,水位也是大幅度的下降,而造成了就說沿湖地區的生態環境受到了極大的摧殘。最後它所影響的並不是像三峽工程可行性預測的時候那樣它說的我們的影響是很小的。」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