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文昭:从香港国安新政看港台民主法治的未来(图)

 2025-05-21 23:24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2024年11月23日,2024年11月23日,数百人聚集在加拿大多伦多中领馆外举行抗议集会,谴责中共利用香港国安法宣判45名香港民主人士重刑。(williamhill官网
摄)(16:9)上传者:aprilzhu ---上传时间:2024-11-24 12:27:25.095092
2024年11月23日,数百人聚集在加拿大多伦多中领馆外举行抗议集会,谴责中共利用香港国安法宣判45名香港民主人士重刑。(williamhill官网 摄)

【williamhill官网 2025年5月21日讯】(williamhill官网 记者金言综合报导)本月稍早,香港在一场突如其来的立法风暴中,再次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仅仅48小时,香港特区政府以闪电速度完成《基本法》第23条附属条例的立法,为中央驻港国安公署进一步扩权,标志着中共对这座城市的控制达到新高度。知名自媒体人文昭指出,香港不仅是华人世界展现多元生活方式的窗口,更是中共内部派系角力与中美地缘博弈的前沿阵地。与此同时,台湾的民主根基稳固却面临法治挑战,港台两地在政治现代化道路上各有千秋,却共同承载着华人社会对自由与法治的期望。在中共的“死线”压力下,香港的命运将何去何从?

香港的“死线”:23条附属条例闪电立法

根据中央社报导,2025年5月11日,中美在瑞士举行经贸高层会谈,双方于5月12日发表联合声明,同意暂缓加征关税,为期90天。就在同日,香港特区政府突然宣布为《基本法》第23条制定附属条例,并于5月13日在宪报刊登,条例即刻生效。5月15日,立法会召开特别会议,仅用5个多小时便完成审议,实现了“48小时闪电立法”。这些附属条例包括将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国安公署等履职场所列为禁地,并明确国安公署履行职责的细节,例如国安案件移交中国大陆处理的执行程序。

《基本法》第23条要求香港自行立法,禁止叛国、分裂国家、煽动叛乱、颠覆中央政府及窃取国家机密等行为,并限制外国政治组织在港活动。2020年《香港国安法》实施后,23条作为其本地化对接,已于2024年3月完成立法。此次附属条例的制定,进一步细化了国安法的执行细则,例如根据《香港国安法》第55条,当案件涉及外国或境外势力介入、香港管辖困难等情况时,国安公署可行使管辖权,案件将移交大陆人民法院指定的法院处理。港府强调,附属条例并未增加国安公署的权力,但禁止任何人披露与调查相关的资料,并要求港府部门依法配合国安公署。

文昭分析,这种立法速度之快,显示出中共的紧迫感。据《南华早报》报导,北京数月前已计划制定这些附属条例,并将5月中旬设为港府实施的“死线”,部分原因是预计中美贸易战可能缓和。报导引述消息人士称,北京认为此时立法是最佳时机,因全球新闻焦点集中在贸易战“休战”,美国不太可能立即对香港采取报复措施。文昭补充,中共趁中美“休战”之机,挑选阻力较小的时机强化对香港的控制,以避免美国立即提出强烈反对。

香港的双重角色:自由前沿与权力战场

文昭强调,香港的独特地位使其成为中共内部派系较量的战场。作为全球金融中心和自由贸易港,香港一直是中共权贵向海外转移财产的重要管道。许多高官的财富以房产、公司股份等形式沉淀在香港,与黑帮、情报机构的复杂交织,使这座城市成为各方势力角逐的焦点。《南华早报》引述消息人士表示,北京推动23条附属条例的时机,除地缘政治因素外,还考虑了“其他与香港相关的因素”,虽未具体说明,但文昭指出,这可能与中共对香港作为“中国高压锅撒气口”的担忧有关。

中央社援引香港保安局长邓炳强的说法,国际形势“风云色变”,如美国中央情报局(CIA)早前公开招募在中国的“叛国者”,反映国安风险“非常严峻、突如其来”。文昭提到,CIA近期发布宣传片,直接向中共高官及秘书喊话,承诺为其家人提供“逃生通道”,这对人人自危的中共官场具有一定吸引力。在中美人员往来减少的背景下,香港作为中美情报战的活跃地点,其重要性愈发凸显。因此,23条附属条例的快速推进,实质上是中共试图堵塞情报外泄、财产转移等漏洞,防止香港成为内外联动的风险点。

港台对比:民主与法治的双重挑战

在谈及香港与台湾的比较时,文昭指出,两地作为华人文化圈的政治现代化先驱,各自展现了不同的发展路径。台湾自2000年首次政党轮替以来,民主制度已日趋稳固,公民社会与民主形成正向循环,犹如“榫卯结构”的车轮,越经考验越稳固。台湾的公民团体与利益群体极为活跃,成为社会的基石。然而,这种活跃也带来风险,例如中共渗透的“第五纵队”活动频繁,对台湾的安全构成隐性威胁。

尽管如此,文昭对台湾民主的总体趋势持乐观态度,但他也指出,台湾的法治建设仍有待完善。成文法与民间习惯之间存在显著鸿沟,导致法律执行时常引发争议。例如,近期一位网红因接受节目通告费被以“非法打工”名义举报,遭罚款并限制入境数年。文昭认为,这一事件反映了成文法与习惯法的矛盾。在华人文化中,通告费被视为“谢仪”或“车马费”,是一种表达善意的惯例,金额往往微薄,仅够支付一餐饭或出租车费用。然而,严格的法律执行却将其定性为非法行为,这不仅对外来人士过于苛刻,也暴露了台湾法治在融入民情方面的不足。

相比之下,香港在英国百年统治下,法治精神深入人心,法治习惯已成为社会根基。然而,香港的民主进程却因中共的强势介入而受挫。2010年代以来,中共将《中英联合声明》视为“历史文件”,香港的法治根基受到侵蚀,昔日“东方明珠”的光彩不再。文昭认为,香港的法治传统与台湾的民主活力若能互补,将为华人世界的未来转型提供宝贵参考。然而,实现这一愿景的前提,是解除中共对两地的威胁。

香港的前途:重现辉煌的挑战

对于香港的未来,文昭坦言,重现昔日“东方明珠”的辉煌并不容易。香港的繁荣得益于三次历史机遇:19世纪末东亚贸易兴起、1949年上海资本南移、以及1960年代西方制造业外移。这些机遇在英国提供的安全保障和香港稳定的法治环境下得以实现。然而,随着地缘政治的变迁,香港的独特优势已难以复制。

文昭提到,香港本地人长期将大陆视为潜在威胁,许多人希望香港能如新加坡般独立。但他指出,城邦国家的生存需通过提供价值换取大国认可,香港的地理位置使其难以脱离大陆的影响。他援引历史上的“上海自由市”方案,认为在后共产主义时代,若中国中央权力弱化,类似的自由市模式或许是香港未来的出路之一。该方案由1862年太平天国战争期间提出,建议由英、法、美、俄四大国共同保障上海的安全,成立事实上独立的自由市。类似构想在1980年代中英谈判中也曾以“主权换治理权”的形式出现,但最终未实现。

中央社报导提到,壹传媒创办人黎智英案曾被视为可能移交大陆处理的案件,而香港长和集团出售海外港口的交易,也被指可能涉及国安法审查。然而,《明报》引述全国港澳研究会顾问刘兆佳表示,附属条例并非针对现有案件,黎智英案已接近审结,长和交易也无需以本港法律应对。他认为,此时立法是回应北京对完善国安法律的要求,以及美国总统川普上台后加强遏制中国的政策。

中美博弈中的香港角色

文昭指出,香港一直是中美博弈的重要一环,但其优先级在美国对华政策中从未位列前茅。2019年以来,有声音认为美国“抛弃”或“出卖”香港,但文昭认为这并不准确。香港在中美交往事项清单中始终占有一席之地,特别是在中共承诺开放后,香港作为外资进出中国的桥头堡,其重要性有所提升。例如,外国企业撤出中国时,通常先保留香港总部;外资进入中国时,也往往以香港为第一站。因此,香港的政治包容性成为关键。

中央社报导指出,5月中美会谈前,有消息称美国单独提出黎智英案,认为其释放将是香港气氛回暖的标志。文昭补充,中共选择在此时完善23条,显示其无意在香港问题上做出实质让步。这也意味着中美关税“休战”极为脆弱,随时可能破裂。邓炳强提及北京的“新时代的中国国家安全”白皮书,指有域外势力企图透过“香港问题”围堵中国,显示中共对香港的国安风险高度警惕。

港台对大陆的启示

文昭的分析结合中央社及香港媒体的报导,揭示了香港与台湾在政治现代化道路上的共性与差异。香港作为中美博弈的前沿,正面临中共前所未有的控制压力;台湾则在民主稳固的同时,需补足法治短板。两地的经验不仅是华人文化圈的宝贵财富,也为中国未来的转型提供了借鉴。然而,中共的强势存在仍是最大障碍。

文昭呼吁,港台应在各自的基础上取长补短,共同探索华人社会的现代化之路。香港的法治传统与台湾的民主活力若能结合,将为华人世界树立典范。同时,国际社会应继续关注香港的命运,推动其在压力下寻找新的发展路径。


来源:williamhill官网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williamhill官网 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williamhill官网 》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