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多伦多方脸:国人“润”的真正价值 该“润”到哪?(图)

 2025-05-17 20:19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华裔移民(P e x e l)
华裔移民(图片来源:Pexel)

【williamhill官网 2025年5月16日讯】(williamhill官网 记者尹华综合报导)近年来,“”(移民)成为许多中国人热议的话题。很多人都在问:该不该润?润到哪最好?润了之后会不会面临阶级下降?尤其是在国内舆论的“洗脑攻击”下,什么“中美对账”、“离岸爱国”宣传铺天盖地,西方国家似乎被描绘得还不如中国,这让不少人对移民产生了怀疑。同时,选择移民目的地的困惑也困扰着许多人:是润美国好,还是加拿大、日本、欧洲更适合?时评人多伦多方脸近日在自媒体节目中结合当前的全球和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了国人“润”的必要性、“润”的好处以及“润”到哪里的选择。

“润”依然是值得的选择

多伦多方脸分析,从个人利弊角度看,润仍是不错的选择,但前提是心态需要调整。过去,很多人对润的期待是“润了就能大幅提升生活质量”。这种心态在20年前甚至10年前是合理的。2000年时,中国刚改革开放不久,人均GDP仅1000美元,而美国为3.6万美元(36倍)、加拿大2.4万美元(24倍)、欧盟1.7万美元(17倍)。当时中国的月薪800元算不错,但在西方国家随便就能拿到上万的工资。医疗、基建、科技水平,中国的差距都非常明显。只要踏上西方国家的土地,生活质量几乎必然提升。那时,“中国大学教授不如美国刷盘子”的说法虽夸张,却有一定现实依据。

然而,情况已经改变。中国近几十年的高速发展缩小了与西方的差距。现在,中国的人均GDP约为美国的1/7、加拿大的1/5、欧盟的1/3.5,尤其在一二线城市,白领的收入与西方的差距更小。润到西方后,很多人发现生活质量未必比国内好多少。如果还抱着“润了就能暴富”的心态,失望在所难免。

即便如此,为什么他仍认为润是好的选择?答案在于:润是在规避阶级下降的风险。很多人可能疑惑,中文网络上不是说“润会导致阶级下降”吗?其实,恰恰相反,润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阶级下降。

“润”的真正价值:躲避经济通缩的“灾难”

回顾历史,中国史上的移民潮,除了2000年改革开放后的浪潮,还有建国前后的移民潮。那一波移民,如张爱玲,润到美国后安享晚年,而留在国内的,如老舍,晚年却因文革被迫害致死。当时的移民一定程度上是为了“躲灾”。如今,情况虽不同,但原理类似。

他所说的“灾难”,不是指中国会重演文革,指在通缩背景下,无差别的阶级下降。别被舆论的“东升西降”宣传迷惑。从房价、出生率、CPI等经济指标看,中国与当年的日本高度相似,甚至更严重。中国的经济不会崩溃,但大概率会像日本一样,进入缓慢衰退。衰退的直接后果是资产大规模缩水和阶级下降。过去几年,房价、车价、人民币都在贬值,这只是通缩的开始。日本的通缩持续近30年,中国或许稍好,但绝非三五年能结束。

2015年时,中国机会很多,多伦多方脸选择回国创业。但2020年前后,趋势变了。如果2020年卖房移民,即使在国外不工作,资产总数可能也比留在国内多。这就是“躲灾”的具象化体现。

当然,经济危机中有人能逆势赚钱,比如早卖房买小米股票的人。但对大多数普通人来说,逆潮流的机会渺茫。移民是躲避这一浪潮的现实选择。相比日本,中国人更难通过投资海外资产规避风险,因为外汇、股票、加密货币投资都受限。润,成为普通人抵御衰退的唯一可行方式。

如果你决定润,需要调整预期。润的目的不再是大幅提升阶级,而是避免阶级下降。如果你认为中国没有衰退风险,那大可不必润。但如果你认同通缩和阶级下降的趋势,润就是一种理性的选择。

“润”到哪里?

润的目的地选择,是另一个关键问题。过去,很多人认为美国优于加拿大、澳大利亚,优于日本、欧洲。这种心态在当年合理,因为中国人的技能水平较低,润到哪里都要从底层干起,自然选择经济潜力最大的国家。但现在,中国人的教育水平提高,润后有可能直接进入较好的岗位。因此,选择国家时,不应只看“哪个国家好”,而应考虑“哪个国家适合自己”。

移民后,阶级下降的主要原因不是西方岗位待遇差——西方同等岗位的待遇仍优于中国,如服务员、会计等都比国内生活更好——而是能力无法延续。语言不通、技能不适配,导致很多人润后只能从事低端工作。因此,移民时要优先考虑如何保留自己的技能。

-语言能力:英语好的人,英语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是首选;英语不好的人,润到日本可能更合适,因为日语对中国人来说相对易学。

-专业技能:比如,计算机人才在加拿大可能不吃香,因为当地IT人才饱和;但在其他国家,某些技能可能更稀缺。选择国家前,研究当地产业、就业网站,了解哪些岗位需求大。

国家好坏的误区

很多人误以为美国一定比日本、加拿大好。其实,发达国家的生活差距不大。日本工资低,但消费也低;美国工资高,但物价也高。每个国家有其优缺点,选择时应以个人适配度为先,而非国家排名。

移民难度的信号

移民难度也在变相反映适配度。比如,加拿大移民现在很严格,非高学历或近母语的英语能力很难通过。这是因为加拿大失业率高(6.9%,G7国家第二),工作难找。移民门槛高的国家,往往就业压力大。如果通过“取巧”方式(如买工作、商业婚姻)润到加拿大,花了一两百万却找不到体面工作,阶级下降的风险更高。与其如此,不如花钱学日语,润到日本——日本失业率仅2.5%,G7最低。

留学移民的优越性

多伦多方脸常常推荐留学移民,不仅因为难度相对低,更因为它能帮助积累工作能力、融入当地社会。相比之下,“取巧”移民(如买工作、商业婚姻)可能让你拿到身份,却难以立足。花钱买身份,不如投资技能和语言,为未来奠定基础。

不同群体的“润”策略

多伦多方脸支招,润的策略因人而异:

-富人:资产雄厚,润到哪里都无所谓,不在讨论范围。

-纯劳工阶级:体力劳动者,缺乏技能和语言能力,润到任何发达国家都能提升生活质量,优先选经济发达国家即可。

-学生:在国内的学生,应专注提升高考成绩、语言能力,选择就业前景好的专业,留学欧美或日本。已在海外的学生,切勿回流——回流可能暂时规避语言或就业压力,但长远看会带来更大挑战。

“润”要选“国运”

选择国家时,还要考虑其潜力。润是为了躲避中国国运的衰退,不能选一个同样潜力耗尽的国家。比如,1990年代润到日本,等于从一个下坡换到另一个下坡。他认为,未来潜力较大的国家包括:

-第一梯队:日本、韩国、美国。日本近期经济指标显示复苏迹象,是不错选择。(台湾因移民限制排除)

-第二梯队:加拿大、澳大利亚、欧盟。加拿大经济潜力较弱,除非英语极佳或追求“躺平”,否则不推荐。

时间压力:逆全球化下的移民窗口

最后,移民还面临时间压力。特朗普上台标志着逆全球化加速,不仅是经济脱钩,也包括国家间的交流减少。全球化是当代移民浪潮的副产物,1990年代前,移民人口比例稳定;全球化后才激增。逆全球化下,各国将提高移民门槛,尤其是对中国人。习近平可能不会锁住人(他需要留学生学技术),但西方国家会逐渐收紧政策。冷战时期仍有中国人润到美国,但难度极高。未来,移民难度将缓慢上升,尽早行动是明智选择。

多伦多方脸认为,移民不是盲目追捧西方,而是基于理性判断的选择。在通缩和阶级下降的背景下,润是普通人规避风险的现实路径。选择国家时,优先考虑能力延续和潜力,而非国家好坏。润不是逃避,而是为了在更好的国运下,追求更稳定的生活。

他也表示,如果中国实现民主化,自己会第一时间回国,但当下对国人而言,润是理性选择。他建议,国人如有润的打算,需尽早规划,调整心态,选对方向。


来源:williamhill官网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williamhill官网 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williamhill官网 》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