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己所不知 不要不知己所不知(图)
老子像。(图片来源:公共领域/国立故宫博物院)
《淮南子》是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收集史料、文献集体编写而成的一部著作,又名《淮南鸿烈》《刘安子》。梁启超说:“《淮南鸿烈》为西汉道家言之渊府,其书博大而和有条贯,汉人著述中第一流也。”
《淮南子》成于众手,内容广博,融合先秦诸子的思想。《淮南子》于20世纪有英文和日文的全译本,以及法文和德文的节译本,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典籍。
本篇为读者介绍《淮南子》中《道应》篇的部分内容。
【原文】老子曰:“人之所畏,不可不畏也。”
[大意]老子说:“人们所畏惧的,也不能不畏惧”。
【原文】老子曰:“知而不知,尚矣;不知而知,病也!”
[大意]老子说:“知道自己还有所不知,这是很高明的;不知道而自以为知道,这就是很糟糕的。”
(一)周成王向尹佚请教为政之道
周成王向太史佚请教为政之道说:“我要具备怎样的德行,才能使百姓亲附我?”尹佚回答说:“用民要适合时宜,而且要恭敬谨慎地对待他们。”成王接着问:“如何才能达到这种敬慎呢?”尹佚说:“好像面临深渊,犹如行走在薄冰上。”成王说:“做个君王,如此可怕!”
尹佚说:“天地之间,四海之内,你善待百姓,他们就会热爱你顺从你;你不善待百姓,他们就有可能成为你的仇敌。过去夏商的臣民起来反抗桀纣而自愿臣服汤武,宿沙民众自发起来攻打宿沙君王而归顺神农,这些历史事实大家都很清楚,所以怎么能不害怕这民众的力量呢?”这就是老子所说的,“人们所畏惧的,也不能不畏惧”。
注:周成王,姬姓,名诵,周朝第二位君王。其在位时,迁都于洛邑作为天下的中心,即“宅兹中国”的功绩、大封诸侯、派兵东征、制礼作乐,巩固了西周王朝的统治。姬诵与其子周康王统治期间,社会安定、百姓和睦、“刑错四十余年不用”,史称“成康之治”。
(二)秦穆公兵败的启示
秦穆公发动军队,准备去袭击郑国。蹇叔说:“不能这样做。我听说凡要袭击他国,都应该是用兵车行军不得超过一百里,而士兵步行不得超过三十里,这是因为只有这样行动计划才不会泄露,部队官兵才不至于过分疲劳,军队的给养也不至于耗尽,国内的百姓也不至于疲惫不堪,前线后方都能斗志高昂,部队战斗力旺盛,到这时候去攻击敌人,就能消灭他们。现在我军行军数千里,还得多次穿越其他几个诸侯国的地盘,这样去袭击郑国,我不知道行得通行不通。我提请君王慎重考虑此事。”秦穆公不听蹇叔的意见。蹇叔只得到郊外给部队送行,他披麻戴孝、哭哭啼啼,部队在这种气氛中出征了。
部队经过周都向东进发,郑国商人弦高假借郑国君的命令,拿出十二头牛来犒劳秦军,并代表郑国君用宾客礼节欢迎他们。秦军的三位将领以为事情已经败露,惊恐地一起商量:“我军行走千里来偷袭人家,还没到达目的地,人家郑国已经知道,他们也一定事先有准备,看来我们不能再去袭击了。”于是率军回撤。
正在这个时候,晋文公刚去世,还没下葬,晋军主帅先轸对晋襄公说:“早先我们先君与秦穆公交好,天下没有人不知道这件事的,诸侯中也没有人不知道这件事的。现在我们先君去世还没下葬,秦国非但不派人来吊丧,而且偷袭郑国途经我国也不借道,这无异是欺侮我们新君孤幼。请允许我率军伏击他们吧。”晋襄公答应了。于是先轸领兵在肴山与秦军相遇,经过一番激战,大败秦军,并俘获秦军三位将领,胜利返回。
秦穆公听到部队惨败,穿着丧服来到祖庙哭告,以获取大家对他的谅解。所以老子说:“知道自己还有所不知,这是很高明的;不知道而自以为知道,这就是很糟糕的。”
注:秦穆公,嬴姓,赵氏,名任好,春秋时期政治家,秦国第九位国君。秦穆公在位期间,审时度势,在内政方面善于任用人才,加强国内的发展。对外采取以和为主的方针,与晋国保持相对友好,同时向西发展,使十二个戎国服于秦国,拓地千里,得以称霸西戎,并被周襄王赐予金鼓,成为春秋时代的霸主之一。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