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难民出逃。(图片来源:网络截图)
三、解放长春,兵不血刃?
10月20日,新华社陕北电称长春解放,中共中央特电祝贺:“名城光复,秩序井然,人庆更生,欢声雷动。”
10月20日,新成立的长春特别市委为了“救生埋死”,连夜给五万至六万幸存市民发放救济粮。市委书记曹瑛后来写道:“我们乘车入城,看到道路两旁死尸横陈,惨不忍睹。百姓家,有的一家一家地饿死在炕上,活着的人也都奄奄一息。当时天气已寒冷,不少人还没有穿上棉衣。”
夜晚,在秋风萧瑟中,传来共军唱响的歌声:“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
多么讽刺的歌词,怎么能如此昧着良心的唱出来呢?
作家共军中校张正隆在《雪白血红》提到,参加围城的共军说:“在外边就听说城里饿死多少人,还不觉怎么的......可进城一看那样子就震惊了,不少人就流泪了。”很多共军的干部战士都说:“咱们是为穷人打天下的,饿死这么多人有几个富人?有国民党吗?不都是穷人吗?”
长春围城幸存者远藤誉5岁时的照片。她在1953年随家人回归日本,现为日本筑波大学名誉教授。她的一生几乎都活在围饿长春时的阴影里。她以悲痛的心情完成了自己的回忆录《卡子》。(图片来源:免费图片 远藤誉提供))
驻守城外的共军未必知道长春死城的惨状,1948年任职围城部队东北野战军独立八师的邹衍老人回顾:“长春解放的第二天,我坐着吉普车沿着长春市转了一圈,我车没法起步了,走一走,我的通讯员就得跳下去,拖(死尸)到一边,再走走,再跳,把死尸拖到一边。……为什么家里的亲人饿死了,家里不管,……扔在大街上?”
知情人回复:“是走在路上由于饥饿的关系,支撑不住,噗通地就倒了,倒了就起不来了。”邹衍闭着眼晴……说:“太苦了,太苦了,死的太多了,太残酷了。”
如果再回到1948年围城时期,邹衍那些人还会阻挡饥民走出卡哨吗?
然而,东北野战军第一兵团政委肖华却说:“长春兵不血刃地解放,没发一枪一弹,把蒋介石的10万精锐部队解决了......开创了在解放战争中大城市和平解放的光辉范例。”
“解放长春,兵不血刃”,“人庆更生,欢声雷动”,真是这样吗?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被迫走向绝路,共军头子们都看不到吗?
围城后的长春。(图片来源:公有领域)
四、为什么要使长春成为死城?
一名中国军事作家写道,“(长春)城里多张嘴,国民党就多一份压力。城里添具白骨,就多一颗射向国民党军心士气的子弹......城内,街头风雨中号泣、倒毙的孩子,烈日下和静夜中‘蓬啪’炸裂的尸体,炸响在国民党心头的软性原子弹。”
有长春老人回忆,“到了5月就是共产党设卡子了,围住不许出来,有开枪打死的,还有用铁丝穿在脸上送回去的说是奸细。满街爬的小孩、老人和病人,给守军和民众很恐怖的冲击。”
共产党把老百姓视为作战的武器:老百姓活着,可以消耗国军的粮食;老百姓饿死,可以打击国军的士气。未达目的之前,共产党绝不轻易放走任何老百姓离开长春。
1988年9月,在庆祝夺取长春胜利四十周年时,东北沈阳军区出版的《围困长春》一书中,提到采取饿殍战的理由:
“几十万市民食口的包袱,宛如我对敌经济封锁的另一支强有力的偏师,卓有成效地削弱了守敌的固守能量,缩短了我军围困的时间,促使守敌早日土崩瓦解,我军早日解放长春。”
书中内容让我们看到共产党的邪恶:几十万市民只是个经济包袱,用来拖垮国军。为了达到它的目的,可以用任何暴力处置人民,再用一切谎言遮掩它的暴力!
(待续)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