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燮热爱竹子,正是因为竹子的风格与他自己的脾性契合。(图片来源:williamhill官网
合成图)
“琴棋书画”按照今天的划分,都属于艺术。而其中最能名垂历史的大概就是绘画了。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清代诗画家、乾隆期间的“扬州八怪”之一的郑燮(1693年11月22日-1766年1月22日,字克柔,号板桥、板桥道人,世称郑板桥)尤擅画竹。而诗人的这首《题画竹》更是道出艺术境界的通理。全诗共二十八个字:“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郑燮爱竹子,因为他认为竹子坚强:无论是风吹雨打还是严寒烈日,竹子都是身板挺直。青青郁郁,竹子“虚心”:无论山野巨竹还是房前青枝,竹子都是空心如一,从不妄自尊大。竹子有“节”:无论磨难如何多,竹子绝对能承接“不变节”这一赞誉。
郑燮热爱竹子,正是因为竹子的风格与他自己的脾性契合,物我交融。他曾说:“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一生有竹为伴的郑燮,在自家门口栽种了许多竹子。无论何时,均观赏着竹子。
夏天,他在竹林中放上一小床,好供自己躺着看书、赏竹、嗅竹;秋冬,他将竹竿截成小段,做成窗棂,再糊上白纸。等风和日暖时,能观赏一片片映在窗纸上、宛如一幅天然竹画的竹影。
“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诗人观察、画竹四十年,得出了此一结论。算是自己一生画竹的领悟吧。有人感叹:郑板桥画了四十年的竹子,终于悟出了绘画是必须去掉繁杂、提炼精髓的道理。
诗人痴迷画竹,白天画晚上构思,一刻也不停的。其实艺术大都是这样的,都要达到痴迷才会有所收获的。王羲之的字、顾恺之的画、鲁班的技艺应该都是差不多的,近代西方的艺术家和科学家都是一样的。“痴迷”这个词是有些贬义的,用“专注”似乎更好一些。
艺术本身也是一种修炼方式,在哪个领域有收获,就像修行的好。因为修炼人是讲放下的,修炼人放下心中的执着才会圆满。而艺术家在专注一个领域时,也要放下很多的其它执着,才会有所得的。道理是一样的。
“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诗人在画竹时,是要去掉多余的,只留下“清瘦”,或许就是自己认为的骨气吧,这就是做人道德品质的提高。“画到生时是熟时”这句才是艺术的本质,看上去所有的竹子都是一样的,那是我们看到了它们的通性,而抛弃这些后会发现,每一颗竹子都有它特有的东西,就像是人和人都有两只眼睛一张嘴一样,这是通性,而内心深处的不同反映到物质身体上,就是人的个体差异。竹子也是如此。诗人画了四十年竹子后,反而对竹子有一种陌生感,而这种陌生感就是看到了竹子个体的差异。
这个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每个生命都有它的特点。这首《题画竹》就告诉了我们这一点。看到世界的美好,尽在点点滴滴中。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