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在给一个小孩子做核酸检测(图片来源:STR/CNS/AFP via Getty Images)
【williamhill官网 2022年9月23日讯】昨天网上有视频说,在一居民家,男的被执法人员按倒在地,女的被训斥“在家不戴口罩”,并两次被厉声喝令“蹲下”。
当地官方随即出来辟谣,称该居民不戴口罩出门购物、辱骂威胁殴打防疫志愿者,对依法上门传唤仍不配合,遂采取强制传唤措施,并非该视频所表述的在家不戴口罩被抓走。
问题是,“该居民”是指这家男的,还是女的,抑或两口子都包括?倘如是,为何不交代清楚?
抓人就抓人呗,喝斥那女的像违法犯罪分子一样蹲下,而你们的理由明明就是“在家不戴口罩”嘛。如此辟谣,越描越黑。
今天一起床,又看到朋友圈热转的一段视频,画面显示执法人员在路边摊,要求食客“吃饭时戴上口罩”。
遭质疑后,执法者现场演示一番,用手拉口罩露出嘴来,吃一口再戴上去,如此反复上下拉动口罩。
诸如此类的情形,每每会被热转热议。因为不通情不达理,甚或荒诞。发号施令者自己都做不到的,却被用来规训相对弱势的一方。
在特殊管控状态下,公权力对私权利进行限缩具有一定正当性,但前者对后者的克减并不是随心所欲、毫无限制的。
要求居民在家戴口罩、吃饭戴口罩,就超越了必要限度,违反了比例原则。
公众警惕的是,任由公权力如此延伸和扩张,势必会增加个人权利受侵害的风险。
我在一篇文中说过,疫情不只是一次公共卫生事件,也大幅度冲击、改变了中国社会业已形成的权力与权利边界,形成某种特殊的权力关系。
权力的惯性一旦形成,必然倾向于把控更多的细节,对权力点的挖掘更加严苛,力求权力的覆盖范围更加广泛。
这是观察分析此类问题的一个视角,即行政应急性权力的无限扩张。当然,也可从行政主体在特定情势下,由“邀功”变“避责”的行为逻辑去看待。
而当这类问题越来越普遍和怪诞,就会发现用上述视角未必全然解释得到位。如果从人性的角度去看待,往往更具说服力。
常有一种说法是,“见不得穷人过年”。
这句俗话可指代的范围很宽泛,比如“见不得人家米汤起皮”、“见不得人家喝汤”、“见不得穷人吃碗面”等等,说法不一而足,意思都差不多。
总之,别人只能比自己不堪,这样才“看得下去”,心里才安稳、才舒坦。
由此推及开来,总有人见不得百姓过几天安生日子,见不得风平浪静的好气象。
总要以折腾为能事,千方百计生出一些事儿来的。说这类人有施虐倾向也不为过,此乃一种人格特质,即施虐人格。
正如受虐狂常常表现出敬爱,施虐狂则常常表现为仁爱,即“为你好”——往往凭借某种不可置疑的理由,行动得理直气壮。
我确信这种人,乐意制造“人为的痛苦”,善于激发他人的窘迫、尴尬、颓丧、痛苦等负面情状,让民众忙于应付“新增加的痛苦”并欣赏之。
正如尼采所说,“通过让其他人受苦,他意识到自己仍然拥有权力,从而得到了安慰。”
换句话说就是,“就连惩罚中也带有那么多的喜庆”。
比如,你以为在家不戴口罩,就管不了你?你以为吃饭时不戴口罩,就真的有理了?
“只有我知道什么对你最有益,服从只会对你有好处”;“只要听我的,你的日子会更好”。有了被动服从的“弱者”,“强者”也就有了“强大感”。
这些被制造出来的形形色色“人为的痛苦”,让众人不得安宁,在此过程中,一些人的地位得以彰显,存在感得以宣示。
懂得了这个缘由,便会从相当程度上明白,时下我们承受的种种不堪和痛苦,所为何来。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