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这诗讲出了苏轼对生命最终的了悟(图)

 2022-08-17 00:00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2

苏轼在《自题金山画像》中写道:“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苏轼在《自题金山画像》中写道:“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图片来源:Pixabay)

提及大名鼎鼎的苏轼,无人不对他的作品赞声道好。这里要跟各位介绍概其一生的《自题金山画像》,苏轼亦在诗文中,透露自己对于生命最终的理悟。这一首《自题金山画像》总共有二十四个字:“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心似已灰之木”一句中的木成灰,自然就是指没有了生机,心如死灰并非是心死,而是人的欲望之心没有了。从修炼的角度看就是执着心全无之意。“身如不系之舟”表面涵义是指自己像没有缆绳的船,隐含之意是指自己已经没有了任何的约束。这里的约束是指人生的羁绊,简单来讲,就是名利情的羁绊。主要其实还是对仕途的担心。

至于最后两句,其实也没有太多好让大家来进行详细解释的,因为那仅仅是指出苏轼自己一生的轨迹罢了。

诗人一生仕途坎坷,经历了多次的贬谪,慢慢的也就磨去了自己的棱角,但并非是人指涉的心如死灰,反倒是一种真正的大自在,放下了人生的一切名利的羁绊,就像是没有缆绳的小船。船没有了缆绳其实不是好事,会随波逐流,被风吹走,常人没有了名利情的追求,是会走向颓废,从这一点看缆绳和名利情,对常人来说,只要有度,并非是全然的坏事。

作为修炼人,有了对高层次的理的领悟,才会像是没有缆绳的小船,成为不被名利情约束的生命。《西游记》的孙悟空被紧箍咒约束着,为何修成佛的时候,就消失了呢?这是因为孙悟空有了佛法的约束,不会再做坏事,自然也就没有必要再对悟空使用紧箍咒了。此时的诗人也算是到了一种彻悟的境界吧。

責任编辑: 隅心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williamhill官网 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williamhill官网 》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