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遍地是“尖商”,无商不尖的“尖”,可不是“奸诈狡猾”的“奸”。(网络图片)
现代的许多人,甚至是商人,对“无商不尖”可能已不知是什么意思了,因现在的人常说的是“无奸不商”或“无商不奸”。
当今社会,很多人把赚钱、发财、一夜暴富当成人生的终极目标,为了钱,什么坏事都干。
因此,毒奶粉、地沟油、塑胶米、假鸡蛋等等层出不穷,害人害己,乃至古时的“无商不尖”演化成了当今的“无商不奸”。
商人自古就如此吗?当然不是了,这个成语的原意可不是现代人想的那样,咱们来讲讲集中了古代商人智慧的生意经。
第一点:让利
无尖不商、无商不尖的“尖”,可不是“奸诈狡猾”的“奸”,而是“冒尖”的“尖”,它是怎么来的呢?
古时候的人,买卖粮食都是用“升”或者“斗”做量器的,形状是上宽下窄的一个梯形,但是大小比碗大多了。
商人将一升的米装满斗之后,再将米的上头抹平,就能做到给每个人的米都不多不少了。
有些商人会再给客人加一小撮米,形成一个“尖”,叫作“添头”,让买的人高兴。
在古代,许多卖粮食的商人都会这么做。久而久之,社会就产生了“无商不尖”的说法。
也就是说,只要是商人就会给顾客让利。顾客高兴了,商人口碑好了,回头客也有了,这生意才能做大、做好。
除了卖粮食,卖布的也有“足尺放三”的说法,在丈量到最后一尺的时候,再加放三寸。
还有打油、打醋,商人也会最后再多给客人舀一杓。
所以说,“无商不尖”的让利行为是古代商人们做生意奉守的黄金法则,也是经过时间验证的成功秘诀。
宋代有一个叫曾叔卿的人,他进了一批陶器,想要转运到北方去交换物品,可是正遇到北方发生灾荒,陶器是卖不出去的。
这时候,有人到曾叔卿那里,要求把陶器转卖给他,于是曾叔卿把陶器交给他。
后来,曾叔卿都已经收了钱,还是问了一句:“你要把这些东西运到哪里去呢?”
那个人说:“我想要效仿您先前的打算。”
曾叔卿过得很贫苦、饥寒交迫,遇到好不容易可以将积压货品脱手的机会,却将北方刚发生灾荒的事告诉了这个人,也不再卖陶器给他。
曾叔卿对这位客人说:“我难道不应该告知您这件事,让您免受伤害吗?”
这些小人物的故事恰恰体现了中国古人诚信不欺、舍利取义的道德品行。
第二点:诚信
古人十分注重诚信,商人们更需要如此,因为一旦信任感被破坏,就再也没人来买东西了。
古时候的1斤有16两,成语“半斤八两”就是从这里来的。那么,为何1斤有16两呢?古人认为天上的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再加上旁边的福、禄、寿三颗星总共16颗星星,分别对应着1斤里的16两。
做生意的人相信,如果称东西的时候缺斤短两,掌管福禄寿三颗星的神仙就会惩罚他们。
商人如果少给人1两,神仙就消减他们的福气;少给人2两,就减少俸禄;少给了3两,就要折寿。
宋代洪迈《容斋随笔》中记录几则小故事。
建吕南城有一个人叫陈策,他买骡子的时候,买到一头不能加鞍使用的。
陈策不忍昧着良心把骡子转卖给别人,就把骡子养在野外的草房里,等着它自己死掉。
一天,一位官人路过这里,官人的马突然死去了。陈策的儿子与狡猾的市场经纪人一合计,磨破了骡子的脊背,假装这骡子能驮东西,就这样把骡子卖给这位官人。
陈策听说了之后,追上了那个官人,把骡子不能加鞍使用的事情告诉他,最后陈策把这头养着还要继续赔钱的骡子给领了回来。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