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美的项链(williamhill官网 )
身戴首饰的鱼篮观音。学者认为,璎珞是菩萨、天女配戴的饰物,根据不同长度可作为颈饰、胸饰、腹饰等。(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莫高窟里,诸天菩萨胸前各色宝石串成的珠链,叫什么名字?《红楼梦》中,象征金玉良缘的宝玉项圈和金锁项圈,又有什么来历?千百年来,从印度到中土,从天国到世俗,有一种来自佛教的饰品,逐渐成为中华古代首饰中精美华丽的一类。它有一个美丽的名字——璎珞。
何为“璎珞”?
璎珞,是出自梵语Keyūra。从字面来看,璎,是似玉之石;珞,为石坚硬貌。璎珞并称,指的是各种珠玉、宝石制成的装饰品。《说文》中未收录二字,却有同音的词语“缨络”,意为纺织物编织、连缀而成的冠饰或颈饰。这起源于印度的习俗,印度的贵族男女都以此装饰。
璎珞一词,最早出现在汉译佛经中,如《中阿含经》载:“沐浴香薰,着明净衣,华鬘璎珞,严饰其身。”南朝的《玉篇》明确解释为“颈饰”。大概可以推知,璎珞饰品随着佛教东传而走进中原汉人的视野,藉已有“缨络”之意创造出新词“璎珞”。
实际上,在佛经以及史书中,璎珞有时也和缨络通用。那么西来的璎珞到底是什么样的首饰呢?今天的学者们通过考证佛经,认为璎珞是菩萨、天女配戴的饰物,其形制以项饰为主,根据不同长度可作为颈饰、胸饰、腹饰等,但也不局限于头饰、镯钏、耳饰等饰物。
按照材质来说,璎珞有单一材质和多宝之分。《添品妙法莲华经》中说:“又雨千种天衣,垂诸璎珞、真珠璎珞、摩尼珠璎珞、如意珠璎珞,遍于九方。”其中真珠、摩尼珠等皆是天界的名贵珠宝。
多宝璎珞,也就是用多种玉石组合而成,也叫杂宝、众宝。其中最知名的要属“七宝璎珞”。《佛本行集经》载:“七宝所成。砗磲、玛瑙、珊瑚、琥珀、黄金、白银、及以琉璃。”关于佛教七宝的具体内容,历来说法不一。但是仍然可以推知,七宝璎珞是由珍珠、宝石、金银等七种名贵材料制成的高档首饰。
璎珞堪称世间奢华之物,比如无尽意菩萨的一条璎珞就价值“百千两金”。佛国世界是光明殊胜、辉煌绚丽的,菩萨们的饰品自然是由稀世珍宝制成,并且光彩夺目、明艳照人。
璎珞如此华美宝贵,在佛教艺术中,最主要的作用便是装饰了,能够展现佛法的美好和圣洁。对于尘世的善男信女来说,璎珞是供养神明的宝器。佛经中,神佛曾许诺,世人若诚心用璎珞、天衣、宝盖、妙车、宝床等奇珍异宝供奉,就可以得到庇佑,实现心愿。因此,在现存的佛教雕塑、壁画中,随处可见配戴各种宝石璎珞的菩萨像。
在佛教盛传的过程中,璎珞也成为印度以及中华王朝周边各国贵族青睐的饰品。在历代史书的记载中,印度的王公贵族,常常是“头戴花冠、身佩璎珞”的装扮,而释迦牟尼早年做太子时,也有“璎珞庄严身”的说法。其它国家的情况与印度相似,比如扶南国王,着法服、加璎珞,仿照佛像之饰;狼牙修国的女子,璎珞绕身;婆利国王喜戴花冠,上面装饰着珍珠璎珞。
菩萨的璎珞有多美?
佛教传入汉地后,早期的汉人工匠在塑造佛像时,都是模仿印度、西域的样式,因而诸位菩萨配戴的璎珞也具有明显的异域风格。随时间推移,佛教文化与中华文化相融,佛教艺术也逐渐有了本土特征,璎珞也融入了中华文化的元素,并且在纹饰、造型、组合方面,极尽华丽繁复之能事,凸显出饰品的细节之美和工艺之精。
按照长度不同,璎珞可分为位于胸部以上的短璎珞、长及胸腹之间的中璎珞,以及下垂至腰部以下的长璎珞。璎珞有单圈也有多圈,而且经常是长短组合使用,没有固定的形制或等级之分,尤其注重一个“美”字,将庄严身体的装饰作用发挥到最大。
营建千年的莫高窟,是中华佛教艺术的精华,其中的菩萨尊像,能够代表中华历代的艺术高峰。莫高窟中的璎珞饰品,短者有盘状式和项圈式两大类,主体有的是宝石与金属连缀或单纯联珠,可錾刻纹样,也可悬挂坠饰、流苏,造型复杂多变。
中璎珞大多是联珠式,也有金属拉丝质地,呈U形或交叉形装饰胸腹。而长璎珞除了交叉式,还增加斜挂式,装饰感更强。
隋唐以前,莫高窟的璎珞饰品大多是短、中璎珞组合,到了唐朝风格渐趋稳定,以项圈式短璎珞和长璎珞的组合最受欢迎。
像初唐的第57窟壁画中,有一尊菩萨像被誉为“美人窟”。这位菩萨是南壁的一位脇侍菩萨,她的璎珞刻画,十分细腻传神。整体结构是双层短璎珞搭配交叉式长璎珞的组合,金灿灿的项圈镶嵌著名贵宝石,各部分的连结件也以写实手法描摹,与整体华丽的衣饰完美结合。
另外,法海寺中的一幅水月观音像的壁画,也完美地展现了璎珞型态。联珠式的短璎珞,以及点缀着团花造型铸件的交叉式长璎珞,形成错落有致、浓墨重彩的装饰效果。而菩萨的宝冠两侧,有长长的璎珞流苏垂下,她的手臂、手腕、耳垂甚至足部,均配戴了风格相似的多宝镯钏、耳坠、宝带等饰品,反映了璎珞繁丽丰富的特点。
此图为敦煌莫高窟第61窟的女供养人像,画中人配戴着绿色宝石串成的多圈短璎珞。(图片来源:公有领域)
富含吉祥寓意的古代颈饰
璎珞虽然在印度等地成为贵族配戴的饰品,但是在中华王朝经历了漫长的沉寂时期。两汉至魏晋时期,璎珞沿着佛教传播的路径,只在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中流行。这时的汉族女子,大多崇尚清高、雅致的风格,而且有重头饰、轻项饰的传统。因而她们几乎不会亲自配戴璎珞,这一点从传世的仕女图中也可发现。
进入隋唐的文化盛世,璎珞仿佛一下子走进了汉族女子的视野。不独佛窟内女性供养人的壁画上,出现了多圈的奢华璎珞,璎珞还走进宫廷,成为贵族女子喜爱的新奇颈饰。隋代贵族幼女李静训墓中,出土了一条纯金嵌宝的单圈短璎珞,千百年后依然光彩熠熠。
这条璎珞由28颗镶嵌珍珠的“蜻蜓眼”金珠串成,当中的主体为圆弧形纯金宝石拖盘,镶嵌撞色风格的红蓝色宝石,周边还有细腻的纹饰。与之呼应的扣头部分,也是精工细作的宝石金托,而且最中间的青金石戒面阴刻鹿纹,于细微处更显贵气逼人。饰品的整体,呈现出浓郁的波斯风格,可以看出西域文化在中原的影响。
在繁荣的乐舞文化中,璎珞也迅速走进人们的视野中。盛唐时期的女舞俑身上,也可看到样式简约却名贵的短璎珞。
据唐人朱揆的《钗小志》载:“上皇令宫伎佩七宝璎珞,舞霓裳羽衣曲,曲终,珠翠可扫。”《霓裳羽衣曲》表现的是月宫仙女的宫廷乐舞,因而宫女们在演出时,配戴巧夺天工的璎珞饰品,最是相宜。随着舞蹈节奏和舞姿变化,璎珞上的珠玉珍宝亦随之摇动,发出叮当清越之音,更将传统舞蹈的空灵秀美展现出来。
宋元以来,璎珞渐渐淡出汉族女子的妆奁,一种形似短璎珞的项圈,却成为孩童的饰物。这种项圈,大多坠着一枚“长命锁”,具有驱邪避灾的祈福寓意。而元朝统治者本就来自漠北的蒙古民族,璎珞重新成为王公贵族的饰品,时常出现于宫廷中的宴会、歌舞中。
再回到开篇提到的《红楼梦》,它虽然成书于清代,背景却是明代。大概是综合了宋元两代风俗,璎珞大多为短款项圈式,搭配长命锁、如意、护身符等吊坠,并点缀简单流苏,成为男女皆可配戴的流行饰品。比如贾宝玉日日不离身的金螭璎珞,由五色丝绦系着通灵宝玉,其上镌刻“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宝钗的金锁璎珞,就是典型的长命锁项圈,同样錾着“不离不弃,芳龄永继”的吉谶。
由于对神佛的信仰,人们千百年来,模仿着将璎珞配戴己身。曾属于天国菩萨的璎珞,最终飞入尘世百姓家,成为一款寄寓美好祝愿的项饰。这大概,也是神佛对众生的一种祝福吧。
张大千绘制的观音菩萨(图片来源:公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