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大佛(图片来源:Adobe stock)
大唐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时期,中国盛行弥勒信仰,唐太宗亲自为弥勒佛学经典中译本写序,高宗、玄宗均崇信弥勒佛。williamhill官网 文章《神佛护佑玄奘取经的神奇经历》介绍取经过程,本文述评取经原因,取经回来后弥勒信仰在中国和东亚的传播,以及对于今天的意义。
西行取经缘由
《大唐故三藏玄奘大师行状》记载:“法师从少以来,常愿生弥勒佛所。及游西方,又闻无着菩萨兄弟亦愿生睹史多天宫奉事弥勒,并皆如愿,俱有证验,益增克励。”“其未西游之前,几已尽习中国之佛学”可见玄奘一生信仰弥勒佛。13岁玄奘在长安大慈恩寺出家后开始研究佛学,拜访名师,渐渐精通中国当时的一切佛家经典。
同一文中还说,“法师既遍谒众师,备餐其说。详考其理,各擅宗涂。验之圣典,亦隐显有异,莫知适从。乃誓游西方,以问所惑,并取《十七地论》,以释众疑,即今之《瑜伽师地论》也。”玄奘在精研佛学中发现汉地佛经中存在大量错误,他决心到古印度学习弥勒亲传的《瑜伽师地论》原文以澄清疑惑。前代名僧僧叡(355~439年)对于佛经疑问就有“决疑于弥勒”的思想,玄奘在遍览群籍、访遍名师后,仍然难以释疑,解决的方法自然是西行求法和面见弥勒了。
玄奘于公元629年西行取经,三年历经艰辛的数万里步行跋涉后,终于抵达目的地-古印度的佛学研究中心那烂陀寺。玄奘师从那烂陀寺主持戒贤大师,学弥勒亲传的法相宗经典《瑜伽师地论》。而后玄奘周游印度次大陆诸多国家,在古印度声名大震。
弥勒信仰在中国和东亚的弘扬
在古印度学成后,玄奘起程回国洪扬弥勒信仰。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玄奘回到长安,得到唐太宗的隆重欢迎,玄奘历经16年的西行取经圆满成功。
太宗支持玄奘译经,特设翻经院来支持译事。《隋唐佛教史论稿》对唐时译业评价为:人才之优美,原本之完备,译场组织严密,律例之进步四个方面,称赞唐朝译场在中国翻译史上的影响。太宗还敕造大慈恩寺供养佛经。
贞观二十二年,玄奘翻译完成弥勒信仰法相宗经书《瑜伽师地论》一百卷,送太宗详览。皇帝手持此论赞其“真经不失真”。太宗亲自为经书写序,名“大唐三藏圣教序”,共七百八十一字。此篇圣教序说明了佛法东传、奘师西游的情形。
玄奘及其弟子窥基等高僧致力于弥勒信仰的洪扬。大唐盛世,弥勒佛家思想传播规模空前,官吏深信因果,廉洁奉公,百姓修心向善,民风淳朴,朝野上下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其时夜不闭户,行旅不需带食粮。由东都洛阳流行的弥勒造像,由开元年间开始修建的乐山大佛,唐人对弥勒的崇信可见一斑。
乐山大佛(图片来源:Ariel Steiner/維基百科)
玄奘和窥基等依翻译佛经对经文的开释开创了中国法相宗,法相宗的弥勒信仰深深影响了华严宗、律宗、禅宗等宗派。玄奘弟子窥基被称作中国法相宗的始祖,窥基的传人慧沼是二祖,智周师承慧沼,是三祖。之后,法相宗由于安史之乱和会昌灭佛的影响,在中国基本消失,但在韩国和日本流传了下来。
公元628年韩国三国时代新罗国王孙圆测来中国留学。玄奘西行取经归来后,圆测成为了玄奘的弟子。其后圆测弟子道证在新罗传播弥勒信仰,顺憬奠定了新罗法相宗,流传至今天的韩国法相宗。该法门以中国玄奘法师为元祖,以圆测法师为宗祖。
韩国奉恩寺弥勒大佛雕像(图片来源:瑜正/williamhill官网
)
公元717年日本僧人玄昉被天皇派往唐朝,玄昉在长安留学18年,跟随法相宗三祖智周研读佛学理论。公元735年玄昉返回日本,以奈良兴福寺作为大本山推广法相宗弥勒信仰。日本僧人玄昉被称为中国法相宗的第四代传人。中国法相宗消失后,日本法相宗流传至今。
历史上的弥勒信仰对后世的意义
中国历史上弥勒信仰主要可分为弥勒上生信仰和弥勒下生信仰,弥勒上生信仰者是期愿能往生到弥勒下世前所在兜率天(也称史多天)内院,成为弥勒(也称慈氏)的弟子。而弥勒下生信仰者则期愿,在释迦牟尼预言的末法时期弥勒佛来到世间正法时,随弥勒下世修炼并普度众生。
唐代的多数中国法相宗弟子是弥勒上生信仰,玄奘本人则兼具弥勒上生信仰和弥勒下生信仰。法相唯识学过于深奥难学,在唐都长安曾盛极一时,到三祖智周以后,受到政治因素、安史之乱、武宗灭佛等影响,法相宗在唐都衰弱,渐渐没落。随着法相宗的沈寂,弥勒上生信仰失去了推动力,使得后来兜率净土信仰逐渐被西方净土信仰所取代。但法相宗经由圆测的弟子传到了新罗,经智周的弟子传到了日本,发展至今。在唐代,法相宗的弥勒净土信仰和阿弥陀佛西方净土信仰之间有许多争辩。其实历史上不同宗派的修行都是为了未来末法时期弥勒佛驻世正法打下基础,按《圣经启示录》中的话来说,即是为神之道作见证的。
玄奘圆寂前的心愿是往生到兜率天内院,还期望在弥勒佛未来下生人间时跟随下世,成为弥勒佛的弟子,证得正觉。玄奘圆寂时说:“玄奘…,所作事毕,无宜久住。 愿以所修福慧回施有情,共诸有情同生睹史多天弥勒内眷属中,奉事慈尊。 佛下生时,亦愿随下广作佛事,乃至无上菩提。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可见,玄奘的信仰不以上升兜率内院当弥勒弟子为终极目的,他还要在末法时期随同弥勒佛下世当弥勒佛的弟子助师洪传佛法。
唐代诗人白居易(公元772-846年)也曾说:……常日日焚香佛前,稽首发愿,愿当来世与一切众生,同弥勒上生,随慈氏下降,生生劫劫,与慈氏俱永离生死流,终成无上道。白居易看来与玄奘一样,兼具弥勒上生信仰和弥勒下生信仰。
李白(公元701-762年)著有《答湖州迦叶司马问白是何人》:
青莲居士谪仙人,
酒肆藏名三十春。
湖州司马何须问,
金粟如来是后身。
其中青莲居士李白告诉湖州迦叶司马,自己是谪仙人。同代的大诗人如贺知章、杜甫等也经常称李白是谪仙。诗仙李白可能真是神仙下凡。李白在诗中还告诉了湖州迦叶司马,他未来将是金粟如来。鉴于各预言未来末法时期要来世的如来是弥勒佛,这儿的金粟如来应即是佛教预言中末法时代来救世的弥勒佛。诗中何须问三字用得妙。
在许多佛学经论中有释迦牟尼佛将正法托付给弥勒佛(慈氏)的记载,如禅宗典籍《传法正宗记》云:“(佛陀)以化期将近……复谓迦叶曰:‘吾将金缕僧迦梨衣亦付于汝,汝其转授补处慈氏佛,俟其出世, 宜谨守之。 ’”在末法时期,弥勒佛继承释迦牟尼佛衣钵广度众生,自然也应为一切正法门共同信奉、崇敬。
佛经云:优钵罗花开之时,“万王之王”转轮圣王将来世间普度众生。据《千古英雄人物 李白(2) -大鹏赋名扬天下》一文介绍,青莲原本出自于西域,梵语里称为优钵罗花(又名优昙婆罗花),青白分明,不染尘埃。李白以青莲自称及点明“金粟如来为后身”,寓意优钵罗花开之时李白将作为转轮圣王将携如意真理来世间。
那位湖州司马既然称自己是迦叶,如是真的迦叶,是肩负把释迦衣钵转授弥勒佛的职责,本应知道李白的未来身份,何必多问?看来这是李白在诗中用了何须问三个字的原因所在。
本世纪初以来优昙婆罗花开遍全球。2010年2月国内媒体中国新闻网等纷纷以《中国江西庐山发现传说3000年一开优昙婆罗花》为题报导传说中3000年一开的仙界极品之花“优昙婆罗花”在江西省庐山被发现。
優曇婆羅花 Utambula Flower3 pic.twitter.com/t5UkiYKnug
— ST0620 (@ST06201) October 16, 2021
2003年被发现的牛顿手稿,把《圣经》预示的末期锁定在21世纪,并预言末期之时,会再有圣者降临地球,到时牛顿自己可能成为新的圣徒来到世间协助圣者。
莫非历史上的李白、玄奘、白居易和牛顿今天又来到了世间?而这些风流人物奠定的人类历史和文化是为今天作铺垫?
参考:《大唐故三藏玄奘大师行状》《隋唐佛教史论稿》《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千古英雄人物 李白(2) -大鹏赋名扬天下》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