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liamhill官网 2021年9月24日讯】对货币政策表述有无变化?美联储按兵不动,提高逆回购交易限额
美联储关于货币政策表述几乎未变,基准利率和资产购买计划不变,全票通过维持联邦基金利率区间在0%-0.25%水平不变,维持每月1200亿美元的购债规模,其中800亿美元国债和400亿美元MBS,CMBS购买和回购操作不变,超额准备金利率、贴现利率和隔夜逆回购利率三大利率保持不变,基本符合市场预期。但由于美国债务上限谈判陷入僵局,导致资金加速流向逆回购工具,美联储逆回购工具用量持续突破万亿,创历史记录,这次美联储将隔夜逆回购每个交易对手的日度交易限额从800亿美元提高至1600亿美元,加速回笼市场流动性,提振短期利率。
Taper路线图基本确定?Taper靴子基本落地,明确放缓购债步伐,暗示11月官宣Taper
8月,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鲍威尔讲话虽然没有明确Taper时间表,但也给出了大致时间范围,我们当时预测最快11月官宣Taper。这次FOMC声明和鲍威尔讲话验证了我们的推测,明确“如果经济按照预期继续取得进展,预计资产购买步伐可能很快就会放缓”。四季度还有两次议息会议,11月4日和12月16日,由此可见,美联储Taper路线图基本确定,如果经济符合预期,大概11月官宣Taper,12月开始实施,平均每次会议缩减200亿购债规模,2022年7月结束购债。
加息进程大幅前移?点阵图隐含2022年加息概率在上升,加息预期提前
点阵图传递出鹰派信号,如果2022年中期结束购债,就会有半年左右的缓冲期,2022年加息的条件会更加成熟。2022年有9位成员预期会加息,比重从6月的38.9%上升至50.0%,2023年有17位成员预计会加息,占比从72.2%上升至90.0%。6名委员预计2022年加息一次,3名委员预计2022年加息两次;除一名委员外其余所有委员均预计在2023年开始加息,超过7成官员认为2023年至少要加息2次。联邦基金利率期货隐含的2022年加息次数由0.7次升至0.9次,加息预期大幅前移,美联储加速正常化,货币转向节奏可能会比预想来得更快。
美国经济表现如何?美联储大幅下调今年GDP增速预测,但对长期经济增长较为乐观
美联储对2021年底GDP增速预测由7.0%下调至5.9%,大幅下修,主要是受疫情反弹影响; 但小幅上调了2022年和2023年的GDP增速预测,2022年增速从3.3%上调至3.8%,2023年从2.4%上调至2.5%,2024年经济预期仍为2.0%,更长周期预计增长1.8%,保持不变,看好长期经济发展。
美国就业怎么看?美联储上调失业率预测,开始为官宣Taper做准备
美联储小幅上修2021年美国失业率,从4.5%上升至4.8%,主要是短期疫情反弹,就业受到拖累,8月非农就业十分惨淡,非农就业人数新增23.5万,远低于市场普遍预期72.5万。但美联储对2022年和2023年预测则保持3.8%、3.5%不变,预期失业率持续下行,看好明后两年经济复苏。大多数美联储成员认为今年就业已经有明显的修复,不应被短期扰动所影响,不需要看到“非常强劲”的非农就业报告。
美国通胀怎么看?美联储大幅上调通胀预测,通胀担忧加剧
尽管美联储还在重申通胀只是暂时的,却大幅上调了今年通胀和核心通胀预期,2021年PCE预测大幅上调了0.8个百分点至4.2%,核心PCE预测上调了0.7个百分点至3.7% ,2022年PCE预测上调了0.1个百分点,2022年核心PCE预测上调了0.2个百分点,整体通胀压力值得警惕。虽然美联储将长期通胀水平仍然锚定在2%,短期通胀扩散也是不争的事实,美国CPI同比中值为2.4%,连续5个月上行,而且通胀上行的持续时间可能比美联储官员们预期得要长,由于供需失衡,通胀可能会持续高位运行,美国CPI季调同比连续3个月保持在5%以上的高位。
怎么看美股反应?Taper信号基本符合市场预期,美联储提前与市场沟通,预计本轮回调幅度会小于2013年
由于2013年5月美联储突然宣布Taper,全球金融市场出现“缩减恐慌”,遭遇全面重挫,美债1个月内上行了50多个BP,标普500和纳斯达克指数跌幅超过4%,沪深300跌幅超过10%,泰国SET指数跌幅超过17%,大宗商品全线暴跌,美联储对此还心有余悸。所以美联储这次非常谨慎,自7月以来提前与市场充分沟通,预留窗口期,加大预期管理力度。但随着美联储正常化路径逐渐清晰,Taper临近,市场风险偏好回落,调整不可避免,只是幅度会小于上一轮。
还有哪些风险值得关注?外部关注美债上限问题,内部关注金融出清风险
随着10月临近,全球都在聚焦美国债务上限问题,美股波动会放大。美国财政部部长耶伦多次敦促国会上调和暂停债务上限之间二选一,一再强调美国债务违约风险,如果偿还不了10月到期债务,债务违约造成的影响不可估量,可能会出现政府停摆风险,就会损耗美国信用,引发美国金融市场乃至全球金融市场巨震,出现灾难性后果,确实是“美国的货币,世界的问题”。
短期来看,美国国会不可能视而不见,只要美元霸权还存在,美联储就会开动印钞机稀释债务,这招确实屡试不爽。但长期来看,美国债务就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风险越来越大,但总有难以为继的一天,那时风险不可估量。对于港股和A股还要关注金融出清风险,最近恒大事件持续发酵,风险加速蔓延,是港股大跌、地产股成为“重灾区”的主要导火索。但我们认为现在不是雷曼时刻,恒大风险还会蔓延,地产企业还得过苦日子,但整体风险是否相对可控,是否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仍有待观察。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